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恒温型燃气热水器分段燃烧时不同风机转速条件下所输出的燃烧工况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结合风机转速选型对燃气热水器不同火力段热效率、运行噪音及抗风压特性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对燃气热水器风机转速与燃烧负荷进行匹配调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燃气热水器不同火力段条件下性能指标,并对后续产品基础性能设计及提升产品可靠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燃气热水器工作过程,是一个燃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量、然后传递给水的加热过程,不同燃烧方式,对燃气热水器产品性能、制造成本及产品外形,有很大影响,如何选择合理的燃烧方式.以优化产品结构,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燃气热水器的工作机制及能量守恒原理对其机器内部产生的冷凝水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特定燃烧负荷下风机风量与露点温度、燃烧负荷与排烟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对燃气热水器进风量及燃烧负荷进行匹配调节,提高排烟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了燃气热水器产生的冷凝水问题,并对后续产品基础性能设计及提升产品可靠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孔介质燃烧技术是指燃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通入多孔介质材料,并在多孔介质孔隙中燃烧的技术。通过对现有的燃气热水器进行改造,利用全预混多孔介质燃烧技术,进行多孔介质燃气燃气热水器新型样机设计;同时,对多孔介质燃气热水器进行了性能试验,并与原机型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引入全预混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后,负荷调节范围相比目前常见的大气式燃烧技术可以进行拓宽;同时,热水器污染物排放更低,热效率有所提升,节能减排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现有燃气热水器受传统热交换器的结构限制,外形以长方形居多,形态较为单一。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弧形换热片的热交换器,以满足小空间、不同形态的燃烧换热需求,通过仿真分析,找出最优的换热片表面结构布局方案并对其进行做手板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有导流孔、阻流板、导流板等结构的弧形换热片可更好地应用于异型热交换器结构,能得到更高的换热效率、更低的烟气排放,也为进一步提升热交换器性能、改变传统换热结构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裴虎 《日用电器》2020,(1):83-86
本文采用 fluent数值模拟的方法,将内插弹簧管与光管的对流换热特效进行研究,得到内插弹簧管比普通光管具有更优的传热性能,并分析其原因。引入综合性能评价标准指数,对不同水流量下的换热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得到在热水器水流量工作范围内管内弹簧有一定的强化换热效果。为便于热水器扰流弹簧的选择,本文进一步在研究扰流弹簧的尺寸对强化换热的影响,对不同钢丝直径、不同弹簧外径、不同节距的弹簧进行对比研究,为燃气热水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拔高度对燃气热水器运行存在重要的影响,结合高原实地试验统计数据分析了燃气热水器在高原地区的热负荷、热效率、燃烧烟气、排烟温度等方面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潘泽林  张文 《日用电器》2023,(12):78-81
根据欧洲EN26的标准要求,烟气不得在排烟口以外的位置排出。烟道式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室为开放式,故需对漏烟问题重点关注。本文从烟道式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排烟原理出发,以水冷低氮燃烧器为例子,从燃气的燃烧状态、燃烧室、热换结构等因素进行着手分析,研究火焰形态、一次空气、换热阻力等因素对漏烟的影响;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的。  相似文献   

9.
赵婷  王晔  颜超  范汇武 《家电科技》2021,(z1):160-164
为提升燃气热水器的火排性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火排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结合燃烧实验得到的燃烧状况与火焰形态,分析得出火孔出口气流速度不均、方向倾斜会导致燃烧时出现离焰及火焰倾斜不均等问题,并研究了增加整流孔板对火排流场及燃烧的影响,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增加整流孔板对优化火排性能,提升火排良好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赵婷  王晔  颜超  范汇武 《家电科技》2021,(z1):160-164
为提升燃气热水器的火排性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火排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结合燃烧实验得到的燃烧状况与火焰形态,分析得出火孔出口气流速度不均、方向倾斜会导致燃烧时出现离焰及火焰倾斜不均等问题,并研究了增加整流孔板对火排流场及燃烧的影响,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增加整流孔板对优化火排性能,提升火排良好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赵婷  王晔  颜超  范汇武 《家电科技》2021,(z1):160-164
为提升燃气热水器的火排性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火排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结合燃烧实验得到的燃烧状况与火焰形态,分析得出火孔出口气流速度不均、方向倾斜会导致燃烧时出现离焰及火焰倾斜不均等问题,并研究了增加整流孔板对火排流场及燃烧的影响,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增加整流孔板对优化火排性能,提升火排良好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燃气热水器中双引射通道浓淡燃烧技术的燃烧原理分析,指出现有双引射通道浓淡燃烧~([1])技术在燃气热水器行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单一燃气引射通道浓淡燃烧技术解决方案,应用CFD数值仿真工具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最后通过实验手段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总结,为燃气热水器行业低NOx燃烧器研究开发提供一种全新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朱自强 《家用电器》1994,(12):15-16
一、供气气源与燃气热水器型号不一致 主要表现为燃烧器燃烧不正常,火焰过旺或不旺。原因是供气气源、供气压力与燃气热水器的设计条件不一致。 燃气热水器的供气压力是根据我国现行的供气压力标准制订的,产品的设计亦是以标准规定的压力为计算基点。它们有两种表示法:帕(Pa)是国际计量标准的压力单位;毫米水柱(mmH_2O),这是压力的工程计量单位。标准规定为: 人工煤气 800或1000Pa(80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燃气热水器风冷燃烧技术的总体结构及技术原理进行了介绍,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风冷技术的技术难点及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设计研发了风冷燃烧器并应用于产品,试验表明:风冷燃烧技术对燃烧工况无明显影响,其燃烧腔体表面温升小于65 K,额定热负荷运行噪声小于45 d B(A),同时系统可靠性进一步提升,由此可看出,风冷燃烧技术相比于常规产品总体性能更具有优势。本文的设计思路及方案可以为后续风冷燃烧器的设计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燃气热水器水路的进水部件在高压小水时,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对进水部件的水阀芯进行多孔设计、间隙设计、斜孔设计,增加稳流装置等措施,在0.3 MPa水压下,按照国家标准GB 6932-2015《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噪声的声强级有效地降低了,且斜孔设计和增加稳流装置的降噪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对燃气热水器的恒温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恒温控制过程。介绍了热负荷误差修正方法的实现过程以及应用情况。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误差修正方法能够有效修正燃气热水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提高恒温性能。  相似文献   

17.
住房条件的改善,使热水器已逐步成为住家必需品,出差归来、锻炼结束、丰富的夜生活之后,随手打开热水龙头冲个热水澡,那份惬意、那份满足是任何家电都无法替代的。这使得热水器从季节性需求转变为四季性需求。热水器大致分为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按加热方式又可分为即热式和贮水式。 燃气热水器 燃气热水器按排气方式分为直排式、烟道式和强排式。其中强排式热水器采用的是封闭燃烧方式,热水器燃烧时排放的废气和需要的空气都通过它的平衡烟道直通室外,安全可靠,逐渐热销起来。 烟道式热水器是直排…  相似文献   

18.
燃气热水器恒温性能是用户关注的焦点,各燃气热水器生产企业围绕恒温的研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出热水等待时间长、出水温度忽冷忽热、二次开水不出夹生水等行业难题。针对如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变燃气热水器的管路设计和软件控制的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热交换器的主管路和旁通管路上增加水量伺服器,燃烧过程中根据需求热量自动调水;其次利用软件精准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例;最后设计自动抗风控制方案,使控制燃烧过程的空燃比在设定范围内。通过上述方法,可实现开机后出水温度稳定时间不大于8s,出热水温度变化控制在±1℃。  相似文献   

19.
燃气热水器的出水即热功能是企业打造极致产品的重要体现,也是"互联网+"时代下用户体验以及高端产品需求的完美诠释。燃气热水器出水即热功能实现需要用户家庭给排水系统的支持,为此本文在家庭住宅给排水的基础上,针对燃气热水器的出水即热循环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目前该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设计出一种新型用于出水即热循环系统的龙头装置,以及设计出新型的出水即热并联循环系统方案,优化了现有燃气热水器出水即热的功能,提升了燃气热热水器出水即热的生活热水使用体验。通过增加手动循环回水开关,体现人性化设计的同时,真正实现用户所需出水即热的生活热水,为燃气热水器出水即热功能的升级和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建立燃烧热平衡,分别计算普通式燃气热水器和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理论热效率,主要方法是根据普通式燃气热水器的排烟温度和烟气中的氧含量来计算其理论热效率;根据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排烟温度、烟气中的氧含量以及冷凝水的重量等来计算其理论热效率,并通过实验测试得到的热效率值来验证计算得到理论热效率值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