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适应民用基础设施的远程、多点、实时温度监测的需要,研制出一种通用的温度监测系统;利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LF2407A来采集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并结合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实现温度的远程在线监测;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电子技术应用》2017,(10):16-19
针对宽带电力线通信芯片因工作频段宽和通信速率高而导致功耗较大的问题,在介绍宽带电力线通信单元及芯片的基础上,围绕芯片功耗的影响因素,从工作频段、物理层、MAC层及芯片级多方面详细分析了芯片的低功耗设计技术。目前宽带电力线通信芯片及模块已研发成功,测试结果表明完全满足国家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宽带电力线通信单元的功耗要求。  相似文献   

3.
法国ST公司的ST7536是一个半双工、同步FSK调制解调器芯片。它专为低压电力线传输而设计,较好地克服了低压电力线载波传输中的技术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力载波网络的通信距离远远大于其芯片的通信距离,所以必须使用相应的算法来补偿,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当中。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路由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PLC的TTU通信模块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PLC)的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通信模块。模块选用SGS-THOMSON公司的电力线载波芯片ST7538对电力线载波信号进行调制解调。通信模块的主控制器采用高性能处理芯片ARM芯片做为核心单元,对ST7538进行通信控制。此模块的通信格式参照DNP3.0通信规约进行设置,对其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电力线载波技术实现变流器的分布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北京福星晓程公司PL3200芯片的主要特点、结构、载波通信原理以及基于该芯片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应用的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并给出了将该芯片构成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应用于蓄电池化成分布式测控系统的数据通信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基于HomePlug电力线通信的智能家居网络系统的设计,利用电力线网传输以太网数据速率达200Mbps。系统以INT6000通信芯片为核心,以S3C2510为主要控制芯片,实现家居网络的智能化联网。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选用扩频载波芯片SC1128和MSP430F149单片机实现了一套电力线通信系统,在软件设计部分引入了纠错码以降低误码率.利用扩频技术实现了电力线通信,同时提高了电力线通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智能家庭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线载波技术是实现家庭与个人信息化“最后10米”问题最有效手段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家庭智能化解决方案;借助电力线的公共性,采用载波通信处理芯片,设计智能家庭嵌入式软件系统,实现对智能家庭管理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建筑物内用电设备的实时信息获取、监控及节能优化等目的,提出了以电力线载波技术和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架构,研制了该系统关键部件——物联节点.实现了以太网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间协议转换、数据转发等功能.其硬件主要采用LPC1768 ARM7作为主控芯片结合DP83843以太网PHY芯片和MI200E电力线载波芯片完成,结合相应软件实现了建筑用电设备与Internet技术的完美融合.该物联节点的实现使得构建建筑设备物联网这一复杂网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其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窄带载波和宽带载波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电力专用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详述了该芯片的结构及其关键技术,并结合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两种典型通信单元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基于该芯片的模块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和工业以太网的电加热温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可编程控制器作为基本控制器实现了对大滞后、强非线性电加热系统温度的自动控制。并采用先进的工业以太网通讯方式,实现了西门子S7-200 PLC和STEP7 Micro/WIN编程软件以及S7-200和组态王监控软件之间的通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对电加热温控系统进行PID控制可以达到化工实验过程中对温度控制的要求。同时,采用工业以太网进行通讯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为将Internet通信和嵌入式系统结合起来,设计了一款基于C/S和B/S结构相结合的嵌入式Web服务器。选用DS80C400作为主控芯片完成硬件设计,采用Java技术完成应用软件设计,并以西门子PLC作为现场设备通过以太网完成了对PLC的控制和数据采集。结果证明本设计科学,可靠,稳定,具有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可编程控制器(PLC)与单片机为两个常用的工业控制设备。PLC的优点是用阐明明了的梯形图编程,但价格偏高;于是:把PLC的简明编程之优点移植到单片机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作者以电梯控制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的温度采集系统具有时间长、精度低等缺陷,采用嵌入式技术及无线传感器技术,设计了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系统以ARM920T内核S3C2410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以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软件资源的核心,通过无线收发模块CC1100完成数据的传输,并把采集的数据信息显示在LCD上,利用C语言完成了软件设计.实验证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方便性和安伞性,可用于工农业各个领域的实时温度采集.  相似文献   

15.
Simatic控制系统对特定场景信息的识别能力较差,整体响应时间较长。为了完善系统功能,利用MMX-VPU设计了人工智能模块,该模块由识别单元和处理单元两部分组成,识别单元的核心设备为摄像机和加速度计,使用的芯片为型号为FM11RF08的非接触式识别芯片,处理单元在集成接口上安装了可兼容的传感器,使用的处理芯片名称为Tensor Processing Units,通过神经系统完成运行。通过WinAC提供的软件PLC和插槽PLC来实现人工智能模块硬件PLC的识别和处理功能。为检测人工智能模块工作效果,设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人工智能模块的Simatic控制系统识别效率更快,响应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6.
PLC在钢坯温度自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以PC+PLC结构组成的钢坯温度自动监控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构成、功能作了介绍。较详细地讨论了系统中PLC的程序设计,包括对AD模块的编程技术;给出了相应的PLC梯形图程序。  相似文献   

17.
基于PLC的温控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罗克韦尔PLC设备构成温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讨论了PLC输入输出控制的外部接口及显示扩展的软硬件设计,并对PLC和PC的通信和数据技术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部分程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芯片功耗和工作温度的飙升,计算机芯片散热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芯片冷却方法和设备也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地发展起来。在分析当前计算机芯片发展趋势、芯片散热需求和芯片散热技术研究趋势的基础上,从传统和新兴两方面对典型的芯片冷却技术进行详尽的评述,并对这些技术和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运用PLC技术和电力电子整流技术控制加在热炉电阻丝上的电压,实现温度控制.PLC控制程序采用了PID控制算法,使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结晶生产温度控制要求较高且工艺复杂,人工方式难以满足对温度冗长实时精确控制等生产问题,利用PLC为核心,结合变频器技术,通信技术,专家系统理论,根据晶体生产经验设计了基于专家系统原理的PLC控制系统,进而组建功能完善的工业系统控制网络,用于结晶生产。实际生产中表明此种控制方式很好的满足了温度实时精确控制的要求,缩短了生产的复杂流程,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通过该系统在某公司食用糖醇晶体实际生产应用为背景,介绍该系统控制生产的原理,硬件构成以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