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研究大冷量、大质量流G-M制冷机中冷端换热器结构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研究制冷机换热效率及制冷性能与冷端换热器结构的内在变化规律,为冷端换热器设计提供参考,本文建立了G-M制冷机冷端换热器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增大换热面积的结构,并搭建实验台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冷端换热器的间隙厚度存在一个最优值,间隙长度在30 mm左右时制冷机的制冷性能较好;通过将换热器平面结构变为凸台结构,有效提高了制冷机在70 K温度下的制冷量。本研究对研制大冷量G-M制冷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常温下对一台蓄冷器外置式的液氮温区G-M制冷机组二级各主要部分的压力损失进行了测试,发展蓄冷器外置式的G-M制冷机二级各主要部分的压力损失自大小依次为蓄冷器料阻力占41.2%,蓄冷器附件阻力占31.5%,二级冷头换热器阻力(仪外狭缝部分)占27.3%,通过与常规G-M机蓄冷器阻力的对比,表明蓄冷外置式的G-M制冷机蓄冷器的压力损失有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3.
脉管制冷机冷端换热器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脉管制冷机在液氮温区(77K)的制冷量,本文对脉管冷端换热器进行了改进,同时还对脉管冷端气流的平均温度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常规脉管制冷机冷端换热器中的换热面积是不足的,脉管制冷机冷端换热器的传热损失较大,在设计计算中不应忽视。采用高目数的换热器填料有利于降低脉管冷端壁面与冷端气体之间的温差,从而提高冷端换热器效率,进而提高液氮温区脉管制冷机效率。  相似文献   

4.
20 0 1310 1 改进冷端换热器的大功率脉冲管制冷机孙卫佳 ,戴 巍 ,梁惊涛等 《低温与超导》  2 0 0 1 № 1  1~ 7( 3 2 )依据热力学非对称理论对脉冲管制冷机冷端的热力学过程进行分析 ,对脉冲管制冷机制冷功率的提高提出了改进方案 ,搭建了单级低频大功率脉冲管制冷机的实验台 ,在实验中首次采用新型的填料烧结型换热器作为脉冲管的冷头 ,对这种换热器的效率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了计算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新型换热器在脉冲管制冷机中应用的可行性。实验表明 :改进冷端换热器是提高脉冲管制冷机制冷效率的关键问题。在使用烧结换…  相似文献   

5.
从翅片效率、单个换热单元的传热系数和整个换热器的换热量三个方面对不同翅片结构、不同管子结构和不同工况下的翅片管换热器由铝翅片换为铜翅片前后的换热特性和成本进行了分析比较:详细给出了各个结构和工况参数单独变化对换铜前后的翅片效率、单位制冷剂侧换热面积上的总传热系数和换热器换热量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发现,翅片越薄、越高,管外径越小,风速越大时,换铜后的翅片管的换热能力增强越大,成本增加越小。在所选择的结构和工况范围内,铜管铜片换热器比铜管铝片换热器的翅片效率约提高0.938%~29.86%、总传热系数约提高9.88%~23.276%、总换热量约提高0.112%~22.3%;对于典型的1.1kW空调器的蒸发器,材料成本约增加8~42元,体积可最多缩小18%。  相似文献   

6.
逆流换热器是多元混合工质低温节流制冷机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本文针对多元低温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经常采用的管套管式逆流换热器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采用不同工质下的换热器温度、压力沿程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得到了混合工质逆流换热器的整机换热系数,实验中各条件都是真实制冷机的典型运行工况,实验结果加深了我们对采用多元混合工质在具有相变传热情况下的工作特性的了解,对今后制冷机换热器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王超 《低温工程》1995,(4):15-19
建立了可逆脉管制冷机的等温-绝热模型,着重考虑脉管中过程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并与斯特林制冷机等温模型的计算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理想工况下,可逆脉管制冷机的效率约为斯特林制冷机的85%,制冷量约为72%。可逆脉管制冷机配气活塞的最佳运动相位与斯特林制冷机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逆布雷顿(Reverse-Brayton)循环空气制冷机系统试验台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逆布雷顿循环的空气制冷机在普冷和深冷领域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而且随着国际上对CFSs工质的限制,对环境无污染的空气制冷机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对逆布雷顿循环低温制冷机的研究有利于空间和宇航制冷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对逆布雷顿循环制冷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西安交通大学低温工程研究所搭字逆布雷顿循环的空气制冷机多功能试验台,可对透平膨胀机、换热器和制冷系统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可采用不同的工  相似文献   

9.
20 0 4 5 10 1 小型透平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的研制林韶宁等 《低温与超导》  2 0 0 4 № 2  1~ 4随着高效紧凑换热器和低温透平膨胀机特别是高速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的发展 ,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在普冷和深冷领域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深入研究逆布雷顿循环空  相似文献   

10.
20 0 4 110 1  4 2K温区 1瓦级脉管制冷机的实验研究邱利民 ,G .Thummes 《低温工程》  2 0 0 3 No .5  1~ 5小型回热式低温制冷机中的冷端换热器在制冷量高效传输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这一作用往往被忽视。研究发现 ,通过脉管冷端换热器的结构改进 ,液氦温区脉  相似文献   

11.
换热器无论是在工业和民用的换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其重要性也是显而宜见的,换热设备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效率以及成本的费用问题。据有效数据显示,换热器在化工建设中约占投资的20%,因此,换热器的利用率及寿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由换热器的损坏原因来看,腐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而且换热器的腐蚀是大量的普遍存在的,能够  相似文献   

12.
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及目的时间序号第四届全国低温制冷机学术交流会(1)通过交流,找出国内低温制冷机与国外 先进低温制冷机的差距;(2)促进国内低温制冷机研究单位和生产厂 间的相互交流,明确提高质量的方向。三季度制冷低温传热传质学术交流会(i)有相变换热、低温绝热、新型换热器及 低温贮运设备的研究及测量技术,(2)精馏及吸附中的传热传质;(3)混合制冷剂的热性能及其应用开发。二季度制冷机测试技术与测试标准讨论会(1)研究、修订制冷机测试技术与测定标准;(2)研究小型制冷机测试标准如何适用于大 批量生产;(3)配套设备的标准问题。三季度…  相似文献   

13.
方良  王莉  张亮 《低温工程》1999,(4):86-89
冷头换热器的不完全换热损失是 G M 制冷机的主要冷量损失之一。制冷机的蓄冷器性能愈好, 就要求冷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愈高。为了获得较高换热效率的冷头换热器, 本文根据外置式 G M 制冷机的特点, 采用烧结工艺, 设计和加工了一种填料型冷头换热器。测试了该换热器阻力性能, 流动阻力比相应的间隙换热器小。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该换热器的单级 G M 制冷机无负荷温度达到15 K, 在20 K可提供44 W 的冷量。  相似文献   

14.
方良  王莉 《低温工程》1999,(4):86-89
冷头换热器的不完全换热损失是G-M制冷机的主要冷量损失之一,制冷机的蓄冷器性能愈好,就要求冷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愈高。为了获得较高换热效率的冷头换热器,本文根据外置式G-M制冷机的特点,采用烧结工艺,设计和加工了一种填料型冷头换热器。测试了该换热器阻力性能,流动阻力比相应的间隙换热器小。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换热器的单级G-M制冷机无负荷温度达到15K,在20K可提供4.4W的冷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风冷式制冷机组的应用,分析铜管管径变化时翅片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管侧容积、换热量和压降变化情况,并进行材料成本和单位换热量材料成本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选择管列间距和管排间距的前提下,7.94 mm和7 mm的换热器都可以达到9.52 mm换热器的换热量,并实现约10%的成本节约。  相似文献   

16.
逆布雷顿循环微型低温制冷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目前广泛采用的低温制冷循环中,以透平机械为主的逆布雷顿循环制冷机有望能够满足卫星,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上低冷量,高性能,高效率的特殊要求,成为空间制冷的一种选择,总结了近几年空间用逆布雷顿循环制冷机的研究成果,表明由DC-AC转换器,微型离心式压缩机,微型透平膨胀机及高效紧凑式换热器组成的微型逆布雷顿循环制冷机是一种有前途的微低温制冷机。  相似文献   

17.
螺杆制冷机稳定运行8年后,制冷能力下降,随时可能影响空分设备的稳定运行。用离子静电处理器清洗制冷机的换热器,拆检制冷机并对存在的缺陷进行合理处理,提高了制冷机的制冷效率。  相似文献   

18.
小型回热式低温制冷机中的冷端换热器在制冷量高效传输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往往被忽视.研究发现,通过脉管冷端换热器的结构改进,液氦温区脉管制冷机在4.2 K温区的制冷量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压缩机输入功率分别为4.8 kW和6.0 kW的条件下,双向进气型二级脉管制冷机在4.2 K获得了760 mW和900 mW的制冷量,相应的制冷系数(COP)为1.58×10-4和1.50×10-4.该脉管制冷机在4.2 K获得的最大制冷量达960 mW.  相似文献   

19.
40 T稳态混合磁体装置的外超导磁体需要4.5K、5×105Pa、18 g/s超临界氦迫流冷却,拟采用盘管换热器将从制冷机出来的氦冷却至超临界状态.首先对氦制冷机进行混合模式的热力学分析,确定过冷槽中盘管换热器的进口压力及温度,进而提出阶梯管径理论,根据工程要求设计并优化盘管换热器,得出盘管换热器的盘绕方式及尺寸;最后...  相似文献   

20.
多圈式换热器在溴化锂制冷机组溶液换热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中国专利“一种新型热交换装置-多圈式换热器”(ZL-65215477.3)在溴化锂制冷机溶液换热器中实施应用的初步效果,包括在3M^2原理试验机和工业试验机组中的试验结果,作者指出:多圈式换热器传热强度高,尺寸紧凑,流动阻力小,在溴化锂制冷机组中,代替传统的管壳式溶液换热器,可以大大减少金属消耗量和溶液充注量,改善要组的启动特性,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