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讨了2-酮基-L-古龙酸经过甲酯化转化为维生素C钠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甲酯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00 min,最佳醇酸配比为无水甲醇∶2-酮基-L-古龙酸(mL∶g)为5∶ 1;2-酮基-L-古龙酸甲酯转化为维生素C钠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40 min,碳酸氢钠∶2-酮基-L-古龙酸甲酯(物质的量)最佳配比为1.1∶1.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2-酮基-L-古龙酸经过甲酯化转化为维生素C钠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甲酯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00min,最佳醇酸配比为无水甲醇:2-酮基-L-古龙酸(mL:g)为5:1;2-酮基-L-古龙酸甲酯转化为维生素C钠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40min,碳酸氢钠:2-酮基-L-古龙酸甲酯(物质的量)最佳配比为1.1:1。  相似文献   

3.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H11为催化剂催化合成2-酮基-L-古龙酸甲酯。考察了催化剂的内外扩散、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配比、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最高产率可达到97%。还考察了催化剂的失活性,发现H11是一种理想的催化剂,连续反应4次都不影响催化效果。反应数据用Langmu ir-H inshel-wood模型拟合,通过验证反应模型符合反应原理,表面反应是关键的控速步骤,反应活化能为32 kJ/mol。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葡萄糖发酵产2-酮基-L-古龙酸体系中的4种代谢产物D-葡萄糖酸、2-酮基-D-葡萄糖酸、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和2-酮基-L-古龙酸的定量测定方法,分析条件为:300 mm′7.8 mm Aminex HPX-87H柱,柱温30℃,流动相为50 mmol/L硫酸,流速0.2 mL/min,RID-10A示差检测器,以丙二酸为内标物. 结果表明,4种物质分离较好. 该方法对2-酮基-D-葡萄糖酸、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和2-酮基-L-古龙酸3种代谢物的检测平均误差分别为1.53%, 0.89%和1.84%.  相似文献   

5.
以维生素C结晶母液为研究对象,用2-酮基-L-古龙酸盐回收率作为衡量回收工艺的指标参数。根据维生素C母液的特性,将其用碱中和反应生成维生素C盐和2-酮基-L-古龙酸盐,利用不同溶质盐的溶解度差异过滤分离得到2-酮基-L-古龙酸盐及析出2-酮基-L-古龙酸盐后的维生素C钠盐溶液。研究盐溶液的浓缩比例、析出温度、析出时间对2-酮基-L-古龙酸盐回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析出条件为浓缩比例50%,析出温度为15℃,析出时间为6.5 h。在此条件下,2-酮基-L-古龙酸盐回收率达到89.5%以上,维生素C总收率提高3%以上。  相似文献   

6.
在利用微生物氧化合成维生素C(VC)的研究方面,阐述了微生物通过以D-山梨醇和D-葡萄糖为底物进行生物转化的代谢途径,以合成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GA)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古龙酸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果  赵晓丽 《河北化工》2010,33(4):14-15,30
介绍了古龙酸的用途。综述了维生素C生产中古龙酸提取技术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探讨了2-酮基-L-古龙酸的分离提取工艺。展望了古龙酸生产技术的前景。指出我国的维生素C生产应当重视分离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古龙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清格 《河北化工》2002,(2):16-17,19
选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浓硫酸催化剂,对古龙酸的甲酯化反应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D72树脂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古龙酸甲酯收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9.
应用自行合成的阴离子树脂D02直接吸附发酵液中的2-酮基-L-古龙酸,并研究了其吸附的静态与动态过程.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对吸附等温线数据进行拟合,发现2种模型相关性都很好.测定了不同流速、温度、浓度以及pH条件下古龙酸在合成树脂柱中的穿透曲线,当上柱液pH为1.5、质量浓度为10 g/L、吸附温度为309 K、流速为0.35 mL/min时,每g湿树脂的动态附容量为133 mg.同时测定了不同洗脱剂、洗脱流速条件下的洗脱曲线.每g湿树脂的动态吸附容量达到了133 mg,当温度为283 K、洗脱剂为10%H2SO4-CH3OH、流速为0.2 mL/min时,洗脱收率可达65.3%.  相似文献   

10.
D301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2-酮基-L-古龙酸母液中草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离出2-酮基-L-古龙酸母液中的草酸时,D301阴离子交换树脂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吸附草酸的过程,并利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对吸附等温线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D301树脂对草酸的平衡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在293、303、313K三种温度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且在pH值为6、温度313K、流速30mL/min时吸附量达到最大。这些研究为从古龙酸母液中除去或者回收草酸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并且可降低母液的COD值,从而降低污染。  相似文献   

11.
邓德华  许剑平 《化工时刊》2001,15(11):37-39
论述了以丁二酸,无水乙醇为原料,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乙酯的新工艺。考察了催化剂种类,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使用次数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催化剂种类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D-8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多次重复使用,酯化率可达76.4%,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射下,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通过正丁醛和乙二醇反应合成正丁醛乙二醇缩醛。系统的研究了醛醇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醛醇物质的量比为1∶1.6,催化剂用量为4 g,微波加热功率为260 W,反应时间为9 min,环己烷为带水剂,产率达74.5%。  相似文献   

13.
月桂酸甲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家胜  姜恒  宫红  王锐 《应用化工》2004,33(1):34-36
采用自制的磺化DNW 1树脂作为合成月桂酸甲酯的催化剂。考察了酯化反应中各种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在醇酸摩尔比20∶1,催化剂用量为月桂酸质量的15%,回流反应12h的反应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4.6%。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加带水剂,不需要分水;催化剂可以直接过滤分离出来重复使用,大大简化了分离操作;催化剂重复使用12次以上,酯化率仍保持在94%左右,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磺化DNW 1树脂作为液固酯化反应催化剂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SO_4~(2-)/M_xO_y型固体酸作为水解催化剂,对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五甲酯水解制备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催化剂加入量、水酯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水解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SO_4~(2-)/M_xO_y型固体酸催化水解PBTC五甲酯,能有效缩短水解反应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催化剂活性高、用量少,产品经~(31)PNMR谱测定,PBTCA物质的量分数达91.6%。  相似文献   

15.
以C_(4~6)混合二元酸、甲醇为原料,固体酸为催化剂,合成C_(4~6)混合二元酸二甲酯。进行了不同种类催化剂筛选、反应工艺条件优化及催化剂寿命的实验研究,确定了适宜的酯化反应条件:以干氢树脂酸为催化剂,反应时间4.5h、酸醇物质的量比1:5、催化剂加入量10%、反应温度74~82℃。在此条件下,混合二元酸转化率达87.8%。干氢树脂酸催化剂连续使用4次时,混合二元酸转化率仍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异丁酸正丁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异丁酸和正丁醇为原料,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合成了异丁酸正丁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通过实验得到了较佳制备工艺条件:n(正丁醇)∶n(异丁酸)=1.4∶1,NKC-9催化剂用量为异丁酸和正丁醇总质量的4%,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2.0h,在该条件下,异丁酸的转化率达97.6%,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异丁酸的转化率为96.4%。并建立了该酯化反应的表观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采用β-环糊精做催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对3,4-二氢嘧啶-2-酮合成反应进行了条件优化,提高了反应的产率。反应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以有效催化3,4-二氢嘧啶-2-酮的合成,在催化剂用量为2.5mmol、n(苯甲醛)∶n(乙酰乙酸乙酯)∶n(尿素)为1.0∶1.2∶1.5、温度75℃、时间75 min、功率140 W时反应收率最高,达到78.5%,是一条绿色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8.
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绿色环保型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通过催化反应,以葑醇和草酸为原料,合成草酸葑醇酯。考察催化剂类型、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物质的量比对葑醇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催化剂为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催化剂用量为葑醇质量的50%,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96 h,n(草酸)∶n(葑醇)=4∶1。在该条件下,葑醇平均转化率为92.06%,草酸葑醇酯平均选择性为93.51%,平均收率为86.07%。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后,葑醇转化率为87.15%,草酸葑醇酯选择性为89.44%,收率为77.95%。NKC-9催化剂可以取代酰氯法合成草酸葑醇酯,具有环保和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叔十二硫醇合成方法,主要介绍具有工业化前景的以十二烯、H2S为原料,分别以传统Friedel-Crafts催化剂、沸石分子筛、离子交换树脂、固体超强酸等为催化剂合成叔十二硫醇的方法.比较了各种催化剂的优缺点,指出以固体酸为催化剂,固定床多相催化反应是合成叔十二硫醇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甲苯磺酸作为酯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羧酸酯(丁酸乙酯)合成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对甲苯磺酸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可使酯化反应时间大大缩短,收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