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纳米钒钛硫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一步合成二甲氧基甲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快速燃烧法制备了纳米钒钛硫催化剂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甲醇氧化一步制取二甲氧基甲烷(DMM)的性能。结果表明硫的改性有效抑制了甲酸甲酯(MF)的生成,显著提高了DMM选择性,这与硫对催化剂表面酸性修饰有关。XRD,FT-IR,NH3-TPD和H2-TPP-MS结果表明,硫以硫酸根形式存在,硫物种的存在没有改变钒氧化物的赋存形式及其氧化还原性能,但显著增加了催化剂表面酸性中心。反应前后催化剂硫酸根含量及催化剂表面酸性均无明显变化,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4.
5.
《石油化工》2015,44(10):1199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V2O5/TiO2催化剂,并用硫酸对其改性得到HS-V2O5/TiO2(HS为硫酸)催化剂,利用H2-TPR,NH3-TPD,XRD,UV-Vis DRS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甲醇选择性氧化制二甲氧基甲烷(DMM),研究了硫酸改性对催化剂的还原性、酸性、物相及催化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硫酸改性对V2O5/TiO2催化剂中V2O5的分散性和还原性的影响较小,但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酸性和酸量。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硫酸改性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甲醇转化率和DMM选择性。以SO42-和V2O5负载量均为10%(w)的HS-V2O5/TiO2为催化剂时,在甲醇与O2的摩尔比为2、液态空速为1 200 h-1、常压、反应温度为150℃的条件下,甲醇转化率为70.52%、DMM选择性高达91.92%,明显高于未改性的V2O5/TiO2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7.
8.
建立了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原料气及反应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反应样品包括七种组分(O2,N2,CH4,C2H4,C2H6),在一根色谱柱上不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法改装色谱气路。将两极色谱柱并联,使用两个串联的热导池,获得了满意的分离,重现性好。该方法定量准确、简便迅速。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改进的气相色谱法分析检测丁烷氧化制顺酐过程相关的气相组分,此方法只使用一台色谱仪,一个TCD检测器,两根色变柱,两次进样,所需设备少,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浸渍复合工艺制备H2SO4改性的V2O5/TiO2双功能催化剂V@HTi,在连续流固定床微反装置上考察其催化甲醇选择氧化制甲缩醛的稳定性,利用XRD、BET、H2-TPR、NH3-TPD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初步讨论催化剂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在1025.5h的考察中,V@HTi催化剂稳定性优良,催化性能无下降趋势,反应温度、甲醇转化率、甲缩醛选择性和收率分别维持在约174℃、50%、90%和45%。在考察后,活性组分V2O5晶粒略有长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容积、孔直径有不同程度下降,氧化还原能力略有下降,"弱"酸量减少,但催化剂晶相、孔结构及类型、钒氧物种的量和存在形式及酸种类均未发生变化,催化剂相对稳定的结构可能是导致其具有优良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用Benson基团贡献法估算了二甲氧基甲烷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标准摩尔熵Smθ和摩尔等压热容Cp,m,计算了缩醛化合成二甲氧基甲烷的标准摩尔焓变ΔrHmθ、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θ以及反应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联式;用UNIFAC基团贡献模型关联甲醛-甲醇-水-二甲氧基甲烷四元体系液相活度系数。考察了反应温度T以及原料醇醛物质的量比M对甲醛平衡转化率Xe的影响,并与实验数据比较。本热力学分析为二甲氧基甲烷合成的实验研究及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为后续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在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石油样品中的金刚烷系列化合物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包括前处理方法在内的用全二维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定量分析石油样品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正交分离的特点,使得常规的金刚烷系列化合物在色谱条件下就能很好地分离,实现了该类化合物的色谱定量分析。为减少前处理过程中低碳数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挥发损失,新方法中对现有的石油样品饱和烃馏分的分离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用小柱法分离收集饱和烃前馏分的方法,具有所需样品量少、分析时间短、实验耗材少的特点,金刚烷回收率满足色谱定量分析的需要。与传统的色谱-质谱定量方法相比,全二维色谱定量方法分离度高,重复性好,对内标物质要求低,7次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满足复杂体系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