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典型冶炼企业集中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南方典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集中区为研究对象,对冶炼企业厂界内表层土壤中Cd、Pb、As、Zn、Hg、Cu、Cr(Ⅵ)、Ni八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模型对冶炼厂的生产区、储存区、废水治理区、固废贮存区或处置区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内土壤受到Cd、Pb、As、Zn四种元素不同程度的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冶炼厂内土壤总体存在强潜在生态风险,Cd、As、Zn是主要生态危害元素;同时As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Pb存在非致癌风险;厂内污染主要集中在生产区和废水治理区。 相似文献
3.
以萍水河何雁桥至向阳湖段为研究对象,在21个采样点采集地表水样品,首先分析水体中10种重金属的空间污染特征,然后运用多元统计法对重金属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采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重金属经饮水途径对成人和儿童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V、Fe、Mn的最大值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最大超标2.3倍,重金属浓度均值大小依次为:Fe>Mn>V>Zn>Mo>As>Cu>Cd>Pb>Cr;从空间分布特征看,重金属多集中在研究区上游和下游,受人类工农业活动影响明显。Cu与Fe、Cu与Cr、Fe与Mn、As与V间呈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4、0.677、0.671和0.440,具有相同的来源或转换过程;Mo与Cu、Mo与Cr呈负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44,表明来源不同或者两者间相互抑制。成人与儿童的健康总风险均大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6,污染物致癌风险值比非致癌风险高3~4个数量级,总健康风险主要由Cr、As、Cd产生,儿童健康风险比成人健康风险高。模型参数的合理取值和本土化是精确量化地表水中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关键要素,特别对儿童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应分年龄段计算。 相似文献
4.
以某高原地区典型的铬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判断和系统布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点采样。场地共设置了104个土壤采样点位,覆盖了表层、中层以及深层土壤样品。对这些样品进行了总Cr,Cr(Ⅵ),Fe(II),Fe(III),SO42-和Ca 6项分析。结果显示,该场地中钙、铁、铬等元素含量较高,为前期化学修复产生的影响,表明场地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显著,特别关注的污染物是Cr(Ⅵ),平均含量可达12.88 mg/kg,且离散程度较高,具有明显的污染迁移风险。结合《土壤环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进一步开展场地的危害识别、暴露和毒性评估,并进行风险表征,对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致癌效应、经口摄入土壤途径非致癌效应和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非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将Cr(Ⅵ)含量降至5.72 mg/kg时,可显著降低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10种常见深海鱼体中砷的含量,并对海南省沿海居民经由饮食途径摄入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合理的饮食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利用混合液(硝酸+过氧化氢)消化样品,以盐酸作载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进行测定;采用目标危险系数(THQ)的方法对海南省沿海居民食用深海鱼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10种深海鱼的砷水平在0.018 5~0.091 2mg/,kg范围内,均低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对无公害海产品中砷含量的限量标准(≤0.1 mg/kg),未出现超标现象.对成年人食用深海鱼的健康风险评估发现:海南省沿海居民长期食用带鱼、白鲳鱼、金线鱼、马鲛鱼、黄尾鱼、鲇鱼的目标危险系数大于1,存在健康风险;长期食用黄花鱼、石斑鱼、海肝鱼的目标危险系数接近1,有潜在的健康风险.[结论]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鱼种以减少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避免单一大量食用风险系数大于1的鱼种.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某砷、锑污染场地项目场地环境调查、小试试验、修复方案设计进行了介绍,通过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了本场地的污染物为砷和锑,修复工程方量近30万m3。经过方案比选,本场地最适合的修复技术为原地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通过小试试验可知,对于高浸出污染风险土壤建议添加2%的粉末离子矿化稳定剂,对于低浸出污染风险土壤,建议添加0.5%的广谱性重金属稳定化药剂,处理后的土壤浸出浓度满足相关要求后进行原地异位阻隔回填。最终制定了场地的修复方案,可为同类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8.
为探究废弃铜矿尾矿区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以云南省某废弃铜矿尾矿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地块历史变迁、现场踏勘,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及废渣进行采样分析,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以及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评估方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评价。结果显示,项目区废渣属于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地表水及地下水均能满足Ⅲ类标准限值要求,但是堆渣场周边农用地及非农用地土壤存在重金属As、Cu和Ni元素超标现象。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项目区土壤整体均处于轻度污染及其以下水平,但As和Cd两种重金属元素处于警戒线分级标准之间,要加强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关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项目区56.76%的点位处于警戒线及轻度污染水平,表明项目区重金属污染情况不容忽视。根据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项目区土壤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在33.200~62.162,整体生态风险较低。鉴于堆渣场周边土壤中的重金属存在超标现象,为避免这些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等潜在途径侵入人体,对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在研究区重金属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前,建议在研究区的受影响范围内暂停种植粮食、蔬果及其他植物,以规避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与危害。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研究山东省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方法]以秋季或春季日最低地面温度≤0℃作为霜冻指标,利用1961~2008年山东省67个气象监测站的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近48年来,山东省的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气候特征具有明显地域差异.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极差均为标准差的3倍以上,说明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离散程度均较大.近48年山东省平均初霜日以1.99 d/10a的速率推迟,终霜日以1.46d/10a的速率提早,初霜日推迟幅度比终霜日提早幅度大;无霜期以3.42 d/10a的速率延长.从年代际变化来看,初霜日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明显推迟,终霜日90年代之后明显提早,无霜期是90年代开始明显延长.[结论]该研究为霜冻灾害的预测预防和农作物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滑动平均和线性倾向率等方法,对山东省栖霞市年际动态变化和年内分配、旱涝状况等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市1961~2008年间年和季降水量的变化特征,总结了该市降水变化规律,得出了栖霞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年平均降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采自梅州市的2种广东省新记录藤本植物,分别是俞藤[Yua thomsoni(Laws.)C.L.Li.]和长序南蛇藤[Celastrus vaniotii (Levl.)Rehd.];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植物标本室(CANT).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山东省农村贫富差距问题现状,揭示了山东农村贫富差距扩大的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即: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扶贫力度,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招掖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产金地之一.在回顾前人对本区矿床成因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本区的构造、矿源层以及花岗质岩石成因和同位素、稀土元素等特征,提出了本区花岗岩是胶东群的中生代重熔花岗岩;玲珑式—焦家式金矿床都是中生代岩浆热液金矿床;成矿母岩是郭家岭花岗岩,并且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山东省电炉钢生产状况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市场的需求,提出采用直接还原铁冶炼高附加值的纯净钢是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通过水土流失敏感性、植被与生物多样性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防洪排涝敏感性以及地质灾害敏感性分析,综合得出风景旅游区范围内生态控制性方案,并对五当召风景旅游区生态风险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以含砷烟尘为原料进行了湿法提取白砷的试验研究.介绍了烟尘在不同条件下砷的浸出率,经综合分析确定了回收白砷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为含砷烟尘的处理提供了方法.结果表明:热水浸出的理想工艺条件为浸出时间60 min,浸出温度75 ℃,液固比12∶1;对浸出液进行脱色、浓缩结晶、洗涤及干燥,能够得到白砷产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