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上海,中国最发达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之一,2004年预拌商品混凝土产量超过4000万m3,因此,众多国内外混凝土机械“大腕”纷纷汇聚上海滩。而上海鸿得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董事长徐沛良的率领下,凭借一股对专业的执著和热情,在竞争激烈、强手如林的市场上异军突起,以其卓越的表现被业内专业媒体评为“200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未来之星”,成为混凝土机械行业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从配件到主机制造的三级跳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浦东正处于 相似文献
2.
3.
4.
5.
<正>近日,全长约1 776 km的兰新铁路全面开工。鸿得利7台泵送设备担负了酒泉肃州制梁厂、玉门瓜州的全部泵送施工任务。目前,3台24 m鸿得利臂架泵车在酒泉肃州制梁厂施工,3台设备24 h连续泵送5 000 m~3混凝土,平均每天制梁 相似文献
6.
HDL5160THB型混凝土泵车是鸿得利重工继HBT系列拖泵、HBC85型“城市猎豹”车载泵之后,全力打造的中短臂架泵车。HDL5160THB集高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耐用性于一体,底盘、动力、电控、液压、泵送系统匹配合理,能满足高标号混凝土远距离输送的苛刻要求。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27日,柳工鸿得利混凝土机械全国巡展银川站拉开帷幕。来自宁夏地区的150多名用户参加了活动,对柳工鸿得利此次展出的37 m、47 m臂架泵车、车载泵、搅拌运输车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徐沛良,江苏丹阳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工程师职称。自1999年1月起,任上海鸿得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历任上海鸿兴结构件厂厂长、上海鸿得利实业公司总经理、上海唐镇机械集团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兼总经理职务。 1999年月,经过二次资产重组和兼并,在市场经济风浪中时隐时现的上海劲力电工机械厂,被上海鸿得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兼并。董事长、总经理徐沛良时年38岁,当他单枪匹马走进这家公司时,一股焦虑和不安油然而升,员工的文化素质、管理意识、技术水平,要在短期内适应新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11.
鸿得利HDL5160THBCN-22m中短臂架泵车,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技术,不仅保留了臂架泵移动便捷的优点,还继承了拖泵出口压力高,可泵送距离长的优点,是集泵车、车载泵、固定泵性能于一体的新一代混凝土泵车。车载泵在拖泵的基础上增加了底盘系统,使这种产品兼具臂架泵和拖泵的双重优点,其性价比很高,该产品的面世,开辟了移动泵送设备的新格局。22m中短臂架泵车是以国内施工特点为基础进行研发生产的,其占用空间小,机动灵活性强,臂架展开速度快,轻巧的 相似文献
12.
13.
<正>2010年1月18日,鸿得利重工城市猎豹全国巡展走进成都。这是该公司继2009年在苏州、重庆活动成功举办后,2010年又一次大型品牌推广活动。在会上,中铁五局成都天成混凝土有限公司杨晓兵表示,鸿得利车载泵和 相似文献
14.
在轻型商用车新品研发上,“东风汽车”首家导入轿车化设计理念,前桥独立悬挂等,更具人性化,人文关怀尽在其中:引进美国全自动焊接装配线、俄罗斯大型冲压线、日本整车检测线等世界一流的工艺设备,代表着国内轻型商用车制造的最高水平;孜孜以求整车最佳安全性能,首次进行国内轻型商用车第一碰,正面碰撞的安全性完全符合严格的欧洲标准;第一家全面 相似文献
15.
外表并不代表一切,但在很多场合,它还是相当重要的.在CIMT 2005机床展览会SECO(山高)刀具的展台上,他们展出的QuattroMill快豹铣刀正是以其漂亮的外表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并为此专门采访了SECO(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蒋文德先生. 相似文献
16.
17.
GM记者:英国肯呐特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擅长什么样的技术?胡进平:英国肯呐特有限公司(KINETROL LIMITED)是1958年成立的,其创始人J.Nash先生在公司成立之前是英国某飞机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专业从事飞机稳定 相似文献
18.
早就听说上海泽天与东芝空调之间有一段动人的“情感故事”,带着好奇,冒着酷暑,我们来到了位于上海浦东大道龙珠广场的上海泽天实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世界,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的制造,大多数都与模具相关。影响模具制造水平的因素多种多样,模具加工用刀具技术的发展也是其因素之一。随着对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高效、智能、环保逐渐成为主流趋势。模具制造的精细化也对装备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黛杰的模具加工用刀具以"高效率、高精度、长寿命"而闻名,能适应全部的模具加工要求。在DMC展会现场,本刊记者访问了黛杰工业株式会社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高永明博士,对未来模具加工用刀具的发展方向以及黛杰的经营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16):53
《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和上海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根据上海目前存在的科技供需结构性矛盾现状,将“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作为上海下一阶段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