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该文从空间入手,以杭州城西水街为例,研究了水与城市有机结合的方法和必要性,阐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沉积和历史底蕴是值得我们去感悟的。 相似文献
2.
以余杭塘河综合整治工程为例,分析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出现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从疏浚淤泥、截污纳管物理治理到湿地景观的生态治理以及生物治理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城市河道整治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温岭市率先实施河道整治,将前溪、东月河综合整治作为"五水共治"的示范性项目,在查阅相关规划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设计理念、工程措施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建议,规划并实施整治工程,为进一步提升美化城市河道周边环境、有效保障河道防洪排涝、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笔者就河道整治工程与生态河道的建设方向在本文当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着重强调了在设计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转变的观念,大力学习先进国家河道的整治方式与技术,特别是过去20至30年当中的典型案例。本文从河道整治工程的基础上出发,结合河道生态设计的要求与设计的方式,详细的介绍了我国在河道整治工程方面的具体措施与各项原则。 相似文献
5.
6.
7.
8.
新时代背景下,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应该从生态角度出发,更多地关注河湖水系的系统梳理与河道蓝绿空间的打造。本文通过安平浦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的实践与设计研究,探索水系综合治理项目中的滨水景观设计策略,从人与城市和谐共生角度进行设计探索,为以后同类项目提供实践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羞人们高品质生活价值的提升以及都市生活中表达的亲水体验和回归自然的本性需求,城市滨水景观的营建成为近年来河道综合整治的关注焦点。本文结合天津武清区龙凤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实际项目,研究和探讨了构建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策略,提出了“道法自然”地构筑水陆过渡生态敏感带的理念,并从多方面具体地分析了为达成这一要旨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景观生态学及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从河道形态、生态河床、生态护岸、生态生物系统等方面,结合南宁市五象新区良庆河、楞塘冲综合整治工程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探讨城市河道生态自然景观的营造. 相似文献
11.
城市滨水空间的环境综合整治与利用——以广州荔湾区五眼桥涌规划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广州滨水规划主题和建设现状模式分析为背景,以广州荔湾区五眼桥涌规划为例,提出五眼桥涌景观规划的设想及构思。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建筑不仅记载了城市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继续记载着今天城市的发展信息。本文以汉口原租界建筑为例,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相应措施,即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城市整体环境的整治。 相似文献
13.
城市蓝绿空间的科学规划有利于缓减城市热岛、降低能耗和增进城市人群健康。然而,中国大城市滨水蓝绿空间冷岛效应却缺乏较为深入的定量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以武汉、南京和杭州三个水系发达城市为例,在借助多源遥感和GIS空间数据计算三个中国城市地表温度(LST)及冷岛强度基础上,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决策树回归方法探究各滨水蓝绿空间形态因子的对城市冷岛效应的影响程度和分布特征,同时有效克服了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揭示蓝绿空间众多影响因子交互作用方面的受限问题。结果表明,武汉滨水蓝绿空间的强冷岛效应区域位于东湖、汤逊湖等大型湖泊周边,南京则为秦淮河南岸,杭州则为钱塘江中段南侧和西湖南侧。决策树回归结果表明,不同城市起主导作用的景观形态因子也存在差异,不同城市的水域形态对城市热岛影响作用明显。在杭州和南京,水面率和绿地率为主导因子,杭州受其共同影响占72.9%,南京则为61.8%。在武汉,水面率、水域形状指数为主导因子,受其共同影响占63.5%。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大城市滨水蓝绿空间的科学规划及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河道空间的优化改造作为城市人居
环境与社会多元价值提升的手段在我国南方
地区被大量运用,其周边将随之汇集大量人
口和丰富的活动。本文在应对全球性气候变
化的大背景下,关注河道空间对城市微气候
的影响,讨论如何最大化其对密集城市的微
气候的调节作用,探讨基于人体舒适度提升
城市设计的评价方法和策略。以广州市具代
表性的河道工程荔枝湾涌一期为例,综合考
虑外界盛行风、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等多重作
用机制的影响,采用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
对改造前、改造后的风环境和人体舒
适度进行比较,总结出在河道空间城市设计
中建立气候适应性评价机制的必要性与策
略,并尝试探讨优化模式,探索从人体舒适
度的角度出发,在量化、实证的基础上,建立
南方地区河道空间设计可操作的城市设计方
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