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聚乳酸接枝淀粉的原位溶液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乳酸为接枝单体,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原位溶液接枝工艺,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逐次完成淀粉糊化、丙交酯的生成及淀粉的聚乳酸接枝反应,制备了聚乳酸接枝淀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研究了反应温度、L-乳酸与玉米淀粉质量比、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采用FTIR,1H-NMR和SEM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溶液合成产物为聚乳酸接枝淀粉;其最佳工艺条件的反应温度为95℃,L-乳酸与玉米淀粉质量比为3∶1,催化剂为乳酸用量的1%(质量分数),反应时间11 h,聚乳酸接枝率可达到14.81%,淀粉颗粒表面聚乳酸包覆均匀。  相似文献   

2.
以L-乳酸(LLA)和壳聚糖(CS)为原料,4-(二甲胺基)吡啶(DMAP)及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为催化剂在室温下,通过直接缩合方法制备了聚乳酸-壳聚糖接枝共聚物(PLLA-CS)。采用IR、1H-NMR及薄板毛细渗透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LLA的二氯甲烷溶液浓度、反应时间等对共聚物收率和亲水性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NH2∶LLA为1∶15,DCC∶LLA为1∶1,LLA的二氯甲烷溶液浓度为1.88 mol/L,反应时间为24 h。此方法合成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聚乳酸-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有望成为一类优良的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3.
Fe2+-H2O2引发淀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Fe^2 -H2O2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淀粉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DMDAAC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接枝体系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单体转化率和阳离子度等因素的影响,探讨了Fe^2 -H2O2引发淀粉接枝DMDAAC共聚反应的基本规律。并用IR和^1H-NMR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蔗渣木聚糖(BX)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合成了AM/MMA-BX交联型接枝共聚物。考察了BX与混合单体(AM-MMA)质量比、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溶剂用量、交联剂MBAM用量等对单体转化率(C)、接枝率(G)和接枝效率(GE)的影响。实验确定的较佳反应条件为:m(BX)∶m(AM-MMA)=1∶1,单体配比n(AM)∶n(MMA)=2∶1,引发剂浓度0.043mol·L-1,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8.0h,m(BX)∶V(溶剂)=3∶25(g/mL),m(BX)∶m(MBAM)=3∶0.07。采用IR,SEM,XRD对蔗渣木聚糖和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IR在1668cm-1、1737cm-1处出现特征峰;SEM显示颗粒表面结构比改性前光滑,没有粗糙和较大的沟壑;XRD说明分子排列的规整性提高,结晶度增加,结晶区域变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与溶胶凝胶法相结合,通过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2FMA)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下共聚得到了含氟/硅共聚物,再将其与可溶性淀粉水解缩合制备含氟/硅共聚物接枝淀粉涂膜材料。红外光谱表明,含氟/硅共聚物被成功地接枝到淀粉分子中。当淀粉羟基与共聚物物质的量比为1∶1且接枝反应温度为60℃时,可以获得接枝率为32.3%的含氟/硅共聚物接枝淀粉。与淀粉相比,接枝淀粉涂膜表面自由能明显下降,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将醛基化改性的聚乳酸接枝到壳聚糖,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分别对接枝产物的接枝率、结构和结晶性能进行表征。IR和1H-NMR结果表明聚乳酸成功接枝到壳聚糖主链,不同投料比和接枝率的关系与元素分析一致;PLLA-CHO/CS-NH2最佳摩尔比为1∶2.5,此时的接枝率为52.22%;XRD和TG结果表明接枝产物的结晶度和热分解温度降低,说明壳聚糖的高结晶性得到改善,其应用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将玉米淀粉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DAC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体系阳离子度的影响,探讨了过硫酸铵引发淀粉接枝DAC共聚反应的基本规律.并用FTIR、X-ray和1H-NMR等表征手段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醛基化改性的聚乳酸接枝到壳聚糖,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分别对接枝产物的接枝率、结构和结晶性能进行表征。IR和1H-NMR结果表明聚乳酸成功接枝到壳聚糖主链,不同投料比和接枝率的关系与元素分析一致;PLLA-CHO/CS-NH2最佳摩尔比为1∶2.5,此时的接枝率为52.22%;XRD和TG结果表明接枝产物的结晶度和热分解温度降低,说明壳聚糖的高结晶性得到改善,其应用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种光引发剂引发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聚合,IR光谱分析表明了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生成,考察了光引发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引发接枝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及接枝共聚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pan80和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稳定的W/O型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探讨了乳化剂HLB值、油水比、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类型及稳定性的影响,得到最佳配方:乳化剂HLB值6.49、油水比1∶1、乳化剂用量3%。在此反相乳液体系中,成功进行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 h、引发剂浓度0.0175 mol/L、单体与淀粉质量比1.5。在此实验条件下合成的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之聚合率和接枝效率分别可达95.46%和95.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机械活化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法合成了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各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7.30 mmo/L、丙烯酸中和度80%、m(AM):m(从)=0.67、V(油):V(水)=1.2:1、反应温度50℃、m(单体):m...  相似文献   

12.
HRP引发酚类与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结构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解淀粉和酚类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2O2的催化作用下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淀粉和酚类接枝共聚物。研究了淀粉降解程度、酚类单体配比、HRP用量、反应温度和pH对接枝改性淀粉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α-淀粉酶降解后的淀粉15与12g间苯三酚(PG)和20g对羟基苯磺酸钠(HBS)在5mg HRP/H2O2引发体系下,在30℃及pH值为7.0时反应5h制备的酚类与淀粉接枝共聚物具有较好的性能,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26.6mN/m,所鞣制皮革收缩温度(Ts)达到了78℃。用FT-IR、1 H NMR、UV-Vis和GPC等方法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聚氯乙烯接枝聚乳酸的合成及生物降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己酮为溶剂,将聚氯乙烯(PVC)与聚乳酸(PLA)的钠盐进行反应,合成了以PVC为主链、PLA为支链的接枝聚合物(PVC-g-PLA)。讨论了实验条件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 R)、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土壤掩埋试验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接枝物的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14.
以乙交酯和淀粉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在二甲基亚砜介质中合成了聚羟基乙酸接枝淀粉共聚物。讨论了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共聚物接枝率(G)、接枝效率(E)和单体转化率(C)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谱仪(1H-NM 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粉末(多晶)衍射仪(XR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以及体外降解试验,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将乙交酯单体和淀粉接枝共聚,可以得到一类新的可降解聚合物。  相似文献   

15.
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产物结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设计对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方法表征产物结构。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丙烯酸:淀粉=3.5,丙烯酸中和度=83.3%,过硫酸钾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分别为淀粉用量的3.0%和0.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产物吸水率>800g/g。聚合过程中淀粉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并且接枝反应破坏了淀粉颗粒结晶结构,接枝产物趋于无定型结构。  相似文献   

16.
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三元接枝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军  黄劲松  杜先锋 《材料导报》2011,25(24):46-49
在60 Co间歇式共辐射条件下探讨了淀粉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流变相态的接枝共聚反应;采用FTIR和SEM对接枝产物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盐单体的配比、原料配比、辐射剂量等因素对聚合物吸水率、耐盐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添加任何化学引发剂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较高耐盐性和高吸水速率的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克服了传统生产方法中耐盐性低、吸水速度慢、高污染、高耗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淀粉与丙烯酸乙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乙酯(EA)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体系的自由基引发反应规律.实验结果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单体浓度1.4939mol/L,引发剂浓度0.0293mol/L,AGU浓度1.1075mol/L,硝酸浓度0.02 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在以上的反应条件下,转化率(C)可达98.64%,接枝率(G)可达34.92%,接枝效率(GE)可达74.55%.通过对接枝共聚产物的红外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DSC分析及电镜扫描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A与淀粉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POE和苯乙烯(St)-丙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OE-g-SAN)。研究了单体比率及POE和单体比率和溶剂等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从聚合产物中用丙酮抽提得到接枝共聚物POE-g-SAN,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1、H-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OE-g-SAN的结构,接枝SAN链的组成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St-An已经接枝在POE分子链上,SAN接枝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POE的结晶性。  相似文献   

19.
淀粉/DMDAAC-AM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淀粉(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Fe^2 -H2O2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和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接枝体系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阳离子度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了Fe^2 -H2O2-抗坏血酸引发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基本规律。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氯化原位接枝法制备氯化聚氯乙烯接枝顺丁烯二酸酐的共聚物(CPVC-g-M AH),并用FT-IR、1H-NM R对产物进行表征;同时还讨论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以及膨润时间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