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针对以平台为中心的传统防空作战存在的局限性,建立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中舰空导弹网络化协同反导杀伤区空域模型。结合舰空导弹武器系\杀伤区的概念,利用解析方法,建立了单舰制导条件下的舰空导弹杀伤区边界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协同制导条件下编队杀伤区边界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证明:舰空导弹网络化协同反导作战能有效扩展整个编队内部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协同反导杀伤区空域面积,发挥编队协同反导的作战优势,可为指挥员防空作战的队形配置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水面舰艇及其舰载直升机协同反潜作战为背景,根据舰机协同反潜作战的典型过程,建立了舰机协同立体反潜作战能力指标体系;然后结合变权理论,建立了基于目标熵值变化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用区间数理论表示舰机协同反潜作战能力指标,并构建了区间数排序方法,通过加入评估人员心态指标和评估人员对属性区间数的修正系数,建立了完整的人在回路控制的舰机协同反潜能力评估系统;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多平台协同作战中的目标分配问题,首先分析了目前舰艇编队防空火力分配模型普遍存在的不足.然后,以"编队不被目标突防的概率最大"为准则,结合多智能体分布协同拍卖的思想,建立了舰艇编队协同目标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步骤.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给出具有很好优化效果的分配方案,较好地满足了舰艇指挥员在海上对空防御作战中火力分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城市防空作战目标威胁评估排序模型,利用多属性决策(MADM)理论建立.其步骤包括对各属性按威胁程度影响大小进行量化、确定权重值及建立目标威胁度模型.该方法全面考虑城市空袭与防空作战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解决了城市防空中目标威胁评估与排序问题,能有效提高城市防空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层防御的舰艇编队空中目标威胁度排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方舰艇编队防空火力的主要性能和敌方空中目标的部分属性值,按照分层防御的原则,建立空中目标威胁度的分级模型,再在同一威胁级中运用模糊理论根据目标的属性进行进一步排序,从而建立基于分层防御的空中目标的威胁度排序模型。该模型可为舰艇编队防空作战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反舰导弹目标威胁等级评估与排序对于合理进行火力分配和制定科学攻击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水面舰艇编队目标的作战能力及军事价值。从综合防空、反潜、反舰、对陆攻击、电子战、情报、军事价值、效费比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威胁等级的评估方法,给出了舰艇编队威判评估算法,建立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目标威胁度评估模型以及基于目标价值权重向量分析的人工辅助威胁判断模型。通过多目标编队的案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目标威胁判断算法较全面地反映了水面舰艇编队目标的威胁特性,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可行有效,能够为反舰导弹的协同火力使用、作战任务辅助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有评估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数的防空保卫目标价值评估技术。分析了影响防空保卫目标价值的评价指标,建立了权重为区间数的保卫目标综合评价模型,给出了保卫目标价值的排序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技术评估结果准确,能有效减小误差,对指挥员科学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舰艇编队协同防空射击次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舰艇防空射击次数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编队协同防空下的射击次数模型。首先,对非零航路捷径的情况下单舰射击次数模型进行了求解;然后,将编队协同防空射击次数分解为被攻击舰和掩护舰的射击次数之和;同时,对掩护舰禁射线与目标进攻线的距离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模型;最后,对编队连续射击次数与目标进攻舷角、目标流时间间隔和目标速度等参数的关系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计算编队的射击次数,有助于提高编队防空作战的拦截效能。  相似文献   

9.
粘松雷  陈榕  林云 《兵工自动化》2011,30(11):39-42
为有效进行编队防空作战部署,确保重点目标不受或少受损失,对区域防空舰与被警戒舰艇之间的距离问题进行研究。从舰艇编队的整体角度出发,建立了区域防空舰配置距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及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区域防空舰配置提出了一定的建议,给指挥员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网络效果度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滕克难  盛安冬 《兵工学报》2010,31(9):1247-1253
网络条件下海上舰艇编队协同反导是"网络中心战"理论研究的难题之一。为了度量其网络效果,本文在分析海上编队协同反导过程、原理和网络化组织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图论和网络特征值有关理论与方法,建立网络化组织作战效果的度量模型;并结合一个运用案例,对有或无数据链2种条件下网络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舰艇编队的协同反导作战网络中,作战节点的战损直接影响网络的最大期望特征值,有数据链条件下的协同反导效果是无数据链条件下协同反导效果的3~5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微小型多旋翼飞行器的控制缺点,对微小型多旋翼飞行器进行系统的非线性建模研究。采用叶素理论对螺旋桨桨叶进行建模,对其前行中的周期挥舞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修正旋翼的负载特性;研究刚性机身、桨毂、叶片、电机转轴等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更为完善的微小型多旋翼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选取四旋翼飞行器作为仿真对象,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开环仿真框图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概率论与可信性理论的不确定性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应用概率论和可信性理论对随机和可认知混合不确定性参数进行建模,提出了基于概率论和可信性理论的不确定性设计方法.以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不确定性设计为算例,验证了该不确定性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实际工程应用中,采用近似方法生成近似模型,将计算复杂的系统响应模型替换为计算简单的近似模型,可大大提高该方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证据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证据(D-S)理论基于非空集合.其隶属函数用比较/增量/三分法或事先人为确定,再试验验证.根据信息粒度和可能性,把D-S推广到模糊集,将期望确定和可能性定义为信任和似真度推广函数,并引入信任、似然及类概率函数描述命题,或证据精确、不可驳斥及估计等信任程度,从不同角度刻划命题或证据的不精确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采用特征线法、正激波理论和牛顿碰撞理论相结合的一种计算方法,估算了脱壳穿甲弹弹托前腔压力,并将估算值用于确定风洞测压试验压力传感器量程,满足测压试验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标属性信息相关时融合识别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多源信息融合的一个主要应用方向是目标识别,但是各传感器测量到的目标属性值常常是相关的、不独立的,因此对各属性信息的融合比较困难。基于多属性决策模型( MADM)和D-S证据理论提出了加权融合的方法,并给出了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和权重灵敏性分析方法,介绍了利用条件概率加权进行目标识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分析的滤波方法及其硬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滤波方法是基于Fourier分析理论,根据信号在Fourier频域的特性设计滤波器,但这类滤波方法没有时间分辨率,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一种称为小波分析的信号处理理论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因其具有时间—频率分辨率而倍受人们的青睐。本文结合小波分析理论,研究利用小波分析进行时—频域滤波的方法,并介绍其硬件实现方法。最后用数值模拟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计算智能的产生和特点,阐述了计算智能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指出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外某型直升机典型飞行科目中的时间、起落次数等信息的分析,进行了基于概率论的直升机飞行谱编制方法设计,并用该方法编制了直升机使用飞行谱,经验证该方法能较真实地反映该型直升机的使用情况,在使用寿命估计方面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0.
依据空腔膨胀理论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了弹丸侵彻介质时头部阻力表达式。为分析某产品出现半爆现象的原因,计算弹丸在侵彻不同介质时所受阻力,结果显示介质性质对侵彻阻力影响明显。经试验验证,故障现象与分析、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在弹丸的运动条件和几何形状相同的情况下,地面介质的密度和强度越大,侵彻介质阻力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