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换热器传热特性的试验方法.按着传热的基本原理,应用最优化方法,得出可以同时准确的确定换热面两侧冷、热流体的对流换热规律.这种方法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了 Wilson 方法.它可以进行多个末知参数的计算,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文中依据理论分析和应用实例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数学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螺纹槽管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螺纹槽管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螺纹槽管由铜镍合金管(B30)辗轧制成,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得到了计算对流换热系数、冷凝换热系数及阻力系数的经验关联式。在实验范围内,内联式的计算精度分别为±40%,±13%和±25%。  相似文献   

3.
带水平传热管束的组合加热流化床传热及干燥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合加热流化床干燥机综合了间接加热热效率高及普通流化床热质传递效率高的优点,在高湿含量物料及热敏性物料的干燥中具有优势。本文考察了带水平传热管束的组合加热流化床干燥机中各操作条件对传热系数及干燥机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气速及床层温度对传热系数及热效率有较大影响,操作气速增大,传热系数先增大后降低,存在一个最大值,而热效率呈单调下降;床层温度升高,传热系数增大,而热效率降低;因此,合理选择这些操作条件,对提高传热系数及热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工业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干燥机的热效率达70%以上,远高于普通流化床干燥机。  相似文献   

4.
5.
AAQ6370型轿车车身的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通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MSAP。对半承载式桥车车身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并借助于CRAS模态分析系统软件。进行试验模态分析,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通过车身动态分析,提出车身结构的动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国徽结构的态设计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齿型螺旋翅片管束传热及通风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种先进的强化换热元件--齿型螺旋翅片管束进行了传热及通风阻力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用直接法进行,得出受洁净气流冲刷时该管束传热特性关联式和通风了阻力特性关联式,并将该种型螺旋翅片管束的性能与相同结构的整体型旋翅片管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基于CFD对2×2光滑棒束通道网格模型多维度节点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最佳网格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棒束通道内温度、速度场参数分布规律,探究光滑棒束通道内超临界流体的流态特征。结果表明,周向及径向网格节点数目对结果影响较大,r、θ、z三个方向节点数量分别控制在50个、120个、1 200个为最佳,第一层网格高度应控制在1.74μm。工况1条件下流体流速分布较为均匀,进出口流体温差、速度差要小于工况2,单根燃料棒周向温度中心侧要高于棒束外侧,以通道中心与棒束中心为中心面,温度逐级下降且呈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8.
应用Realizablek-8紊流模型对吹风比为0.5、1.0、1.5和2.0的三维气膜冷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回流区和反向涡旋对(CVP)对射流下游壁面换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壁面换热峰值点位于分离点附近,在分离点后,努塞尔数沿流动方向逐渐降低;努塞尔数并不随吹风比的变化而单调变化,而是在吹风比为1.0时存在最佳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孔介质流动、传热理论,采用了多孔介质内流动、能量传递的相关数学模型,并采用P1近似法处理多孔介质的辐射吸收过程,最后运用CFD软件,计算得出了孔隙率、材料材质、流速等因素对多孔介质区温度场、对流换热系数、努赛尔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径向通风电机内部流体分布、传热性能及温升特性,根据径向通风电机通风结构及传热特点,建立三维流动及传热耦合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工程实际给出基本假设和边界条件,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流体场及温度场进行求解,得出电机内部冷却介质流动性能、传热特性及电机各部件的温升分布情况。最后,对电机定转子股线、绝缘及铁心温升分布做了详细分析,获得电机温升分布趋势及温升最大值的位置。为径向通风电机综合物理场的准确计算以及通风结构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蒸发冷却被应用于工业过程和空调系统中以降低不同流体的温度,其工作过程涉及空气和水的两相流、两相流的传热传质及传热和传质间的耦合.作者主要研究了立管式蒸发式冷凝器的传热特性,建立了一个一维、稳态的性能计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气-液界面的热阻是立管式蒸发式冷凝器热传递过程中的主要热阻,弹簧插入物有助于提高其传热性能.所得的结论为该种设备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HS2000电动轿车综合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试验数据为依据针对HS2 0 0 0型电动轿车建立了包括直流永磁加增磁绕组电机模型在内的综合特性仿真模型 .在试验基础上 ,通过建模和编程对电动轿车的综合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 ,建立高精度的仿真分析模型对HS2 0 0 0电动轿车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可为样车开发过程中性能预测、性能参数分析和具体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撞流干燥的传热传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对撞流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论证了对撞流这一干燥形式强化传热传质过程的原理。设计了同轴对撞流干燥器,进行了对撞流强化传热传质过程的试验验证,总结了对撞流强化传热传质的特点和影响传热传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一种空间实验装置中电子箱热控制系统的关键热控元件——散热板内嵌热管的传热能力进行了热分析计算.采用热容热阻网络法,建立了非规则截面槽道热管的传热模型,在传热网络分析的基础上,以热管No.21和热管No.22为例,选取空间实验装置在最热工况下稳定运行和最冷工况下从启动到稳定运行两种实验边界条件,计算了热管的传热能力,并与西班牙IberEspacio热管公司提供的传热极限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全部内嵌热管都能在传热极限范围内可靠运行,其中最热工况和最冷工况下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分别为工作温度41.7℃时的74.9W·m和-9.3℃时的69.6W·m.  相似文献   

15.
对一种空间实验装置中电子箱热控制系统的关键热控元件——散热板内嵌热管的传热能力进行了热分析计算.采用热容热阻网络法,建立了非规则截面槽道热管的传热模型,在传热网络分析的基础上,以热管No.21和热管No.22为例,选取空间实验装置在最热工况下稳定运行和最冷工况下从启动到稳定运行两种实验边界条件,计算了热管的传热能力,并与西班牙IberEspacio热管公司提供的传热极限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全部内嵌热管都能在传热极限范围内可靠运行,其中最热工况和最冷工况下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分别为工作温度41.7℃时的74.9W·m和-9.3℃时的69.6W·m.  相似文献   

16.
孔型材料优化组合对复合墙体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墙体的传热特性是衡量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拟从材质、孔型及组合技术等方面,分析其对复合墙体传热特性的影响,建立孔型材料模型对其进行评价,提出优化组合墙体结构的适宜区域及选材的设计依据,从而满足建筑节能的双重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热特性参数可变时等厚度环肋传热和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分析,在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模型基础上,考虑管内流动和传热,提出了集管内流动与土壤导热相耦合的传热分析模型,并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传热特性分析.讨论了不同埋管管径组合对流体出口温度及埋管换热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丙酮、乙醇和水为工质,对小型平板热管在充液率为20%~90%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管壁、加热和冷却风道进、出口截面等处的温度分布,计算了传热量和传热系数。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了工质、充液量和热流密度对热管传热系数的影响。得出该平板热管以乙醇为工质的传热性能最好,传热极限qmax为16~17 kW/m2,最佳充液率为50%,并给出平均传热系数综合关联式。实验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开式二相热虹吸管的传热特性,对其内部流动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影响其工作极限———阻流现象的判据。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开式二相热虹吸管倾角、开孔数、孔径及热流密度等影响的当量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对比实验表明:开式热管的当量传热系数为闭式热管的85%以上,总传热量为相同工况下闭式二相热虹吸管的90%以上,而成本只有其5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