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在重庆世界贸易中心的设备层中,利用风冷热泵机组作为空调冷热源,通过给机组配备高我机及采取管理强制通风的方式,解决了机组的换热问题;同时介绍邓在设计中与建筑、结构等专业的配合,使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户用风冷冷水(热泵)机组是户用中央空调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等组成的制冷空调机组,产生的冷/热水由水管路送至各室内末端换热设备(如风机盘管),通过风机盘管供冷/供热,达到维持环境温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冷凝器换热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水—水热泵机组冷凝器的稳态仿真模型 ;根据制冷剂的三种可能的存在状态将冷凝器的换热分为三个串联换热器的换热。针对一新型复合套管冷凝器编制了稳态传热仿真程序 ,利用该仿真程序分析讨论了冷却水入口温度和流量对冷凝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该仿真程序可模拟计算出冷凝器内温度分布和换热量 ,也可根据给定的设计工况确定换热面积 ,可用作整个热泵传热模拟和设计软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水-水热泵机组冷凝器的稳态仿真模型;根据制冷剂的三种可能的存在状态将冷凝器的换热分为三个串联换热器的换热.针对一新型复合套管冷凝器编制了稳态传热仿真程序,利用该仿真程序分析讨论了冷却水入口温度和流量对冷凝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该仿真程序可模拟计算出冷凝器内温度分布和换热量,也可根据给定的设计工况确定换热面积,可用作整个热泵传热模拟和设计软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过程中,一种非定型的换热器箱式横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思路及过程,并对该换热器的经济性和运行情况进行了说明。文中传热系数K值的计算,换热管内液速w′的校核以及传热面积的校核较为合理。该换热器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运行经济可靠。  相似文献   

6.
热管性能评价准则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评价热管的传热性能的方法是比较热管的等效导热系数(有效寻热系数、当量导热系数、相当导热系数)的大小,其不足之处是几何因素与传热因素混在一起来评定传热性能。为此,在剖析传统评价热管的传热性能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等效对流换热系数来评价热管性能,等效对流换热系数客观地描述了热管综合的传热能力,其值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热管传热性能优劣的标准。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从而使对热管性能的评价更加完善、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风冷散热器仿真中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温度场仿真,需要计算对流换热系数的值。根据导热理论,建立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散热器风冷的物理模型,给出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干空气不同温度条件下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取值表,提出仿真时对流换热系数的调整流程。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方法和调整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对吸收器风冷方式进行探讨,并利用CFD软件对双排风冷垂直管吸收器的翅片表面的空气流动及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研究获得不同结构参数下翅片表面流体流动特性和换热性能。获得的结论对于风冷吸收器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某办公楼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空调系统方案冷热源的设备投资,运用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对各方案能耗进行计算,得到其运行费用及对环境的影响,并对不同空调系统方案的冷热源采用年经常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性方面,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为最佳方案,太阳能温水—天然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次之;在能耗方面,太阳能集热器的日均运行时间超过2h时,太阳能温水—天然气直燃型溴化锂空调系统为最优方案,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次之;在环境影响性方面,太阳能温水—天然气直燃溴化锂空调系统对环境污染最小,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对环境影响最大.综合经济性、能耗性和环境影响性3方面因素,该办公楼采用太阳能温水—天然气直燃型溴化锂空调系统为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某办公楼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空调系统方案冷热源的设备投资,运用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对各方案能耗进行计算,得到其运行费用及对环境的影响,并对不同空调系统方案的冷热源采用年经常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性方面,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为最佳方案,太阳能温水—天然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次之;在能耗方面,太阳能集热器的日均运行时间超过2 h时,太阳能温水—天然气直燃型溴化锂空调系统为最优方案,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次之;在环境影响性方面,太阳能温水—天然气直燃溴化锂空调系统对环境污染最小,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对环境影响最大.综合经济性、能耗性和环境影响性3方面因素,该办公楼采用太阳能温水—天然气直燃型溴化锂空调系统为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11.
将高温热管翅作为翅片强化换热的设备,可以大大地提高换热器的传热能力。为预测高温热管翅强化传热性能,推动高温热管翅的开发与应用,将12根高温热管翅的冷凝段排成2排置于管道内组成换热设备。运用FLUENT软件,选用TGrid网格技术方法、k-ε湍流模型、SIMPLE压力-速度耦合方法对该换热设备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数值模拟结果直观地表征了高温热管翅强化管内换热的温度场、速度场以及对流换热系数场;表明管道换热设备内因为有了高温热管翅,流动速度加大,表面换热能力加强。第1排热管翅的换热系数高于第2排热管翅的换热系数。随流量的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增大。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基本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利用汽车尾气的热管暖气装置是通过调整蒸发段与冷凝段的管长之比,进而控制蒸发段与冷凝段的换热系数之比,使冷凝段的换热系数和传热面积之积与蒸发段的换热系数和传热面积之积的比值在合理范围,从而控制热管管内温度,使热管处于安全工作范围.阐述了利用汽车尾气的热管暖气装置管内温度控制原理,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吸收器风冷方式进行探讨,并利用CFD软件对双排风冷垂直管吸收器的翅片表面的空气流动及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研究获得不同结构参数下翅片表面流体流动特性和换热性能。获得的结论对于风冷吸收器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避免目前板式蓄冰设备中存在的载冷剂短路和换热效果受空气层影响严重等弊病,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板式蓄冰设备.方法在这种蓄冰设备中,冰板立式放置,板内空气层集中在上方的较小空间内,减少空气层对设备换热效果的影响,同时在蓄冰槽内用折流板将载冷剂流程组织为若干通程,提高载冷荆流速.结果新型立式封装板蓄冰设备的贮槽体积0.015m^3/kwh,容器换热面积0.41m^2/kWh.与现有蓄冰方式相比,在相同的名义蓄冷量时,板式蓄冷设备所需的蓄冰槽占地空间较小,传热面积大,传热热阻小,结冰融冰速率稳定.结论开发研究的新型板式冰蓄冷产品为冰蓄冷技术的应用开拓了适用范围。降低了材料的消耗量。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金属氢化物反应器传热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更紧凑高效的双螺旋结构换热管。建立了内置螺旋管的金属氢化物反应器的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了换热流体入口平均流速对反应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模拟中入口平均流速的范围,对比分析了单、双螺旋结构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换热流体入口平均流速大于0.5m/s以后,能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换热流体的平均真实温升趋于稳定。减小螺旋导程可以明显提高换热流体的平均真实温升和反应器的传热性能。对于导程为60mm的单、双螺旋结构管,床层平均温度降至300K所用时间从7000s缩短到3000s。导程为30mm的双螺旋结构管的单位重量输出?功率比导程为15mm的单螺旋结构管更高,可见内置双螺旋结构管反应器的传热性能优于内置单螺旋结构管反应器。双螺旋结构管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在反应器床层内的位置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16.
层板冷却结构传热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层板强化换热机理,提高其内部换热效率以优化层板传热设计,在相同的两侧换热条件和冷气密流下,对孔径、通道高度和开孔率相同,但内部绕流形式不同的5种层板结构和1种双层壁结构进行了流固耦合传热计算,得到了其综合冷却效率,结果表明层板结构的综合冷却效率明显高于双层壁;冷气沿程吸热焓增带走了大部分从燃气侧进入层板的热,并且冷气与层板内表面的换热主要发生在出气板上;绕流柱的存在增加了换热面积,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换热;合理设计绕流结构有利于改善层板的热均匀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性能,降低其流动阻力,需要对其内部的传热元件进行板型的优化设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几种常用传热元件的传热与流动问题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对模拟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传热元件的传热特性及阻力特性曲线,通过对具体模拟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带波纹的传热元件的换热效果较由光板组成的传热元件好;随着板型当量直径的减小,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逐渐增大,传热元件的换热效果不断提升,流动阻力不断增大;同类型板型的几何参数对其传热特性及阻力特性有较大影响。模拟结果可为传热元件的选型优化以及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设计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目前业内的一些新型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结果,重点介绍了新型换热器的结构和传热效果的强化机理。结论如下:使用泡沫金属和热管虽然会抑制自然对流但会大幅度提高导热性能,对传热的强化效果显著;换热面积更大,四重管比三重管更具换热优势;螺旋管节距随温度梯度变化时具有更好的温度均匀性;弯折板式换热器性能优异且占地面积小;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效果好、结构简单、工业应用前景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作为换热器核心元件的碳化硅传热管的热传导机理及气孔对导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工程陶瓷碳化硅材料作为高温换热元件性能良好.并对三种强化传热元件进行了传热试验,结果表明:强化管内传热,有利于提高总传热系数 K值,而喷流强化传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对蛇形管换热及相变材料熔化的传热理论进行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对蓄能过程中蛇形管热交换及相变材料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一套经济合理且能满足项目蓄能要求的设备,制作了实验用的设备并进行实验验证,得出建立的模型是比较合理的。研究表明:自然对流换热对相变材料的熔化过程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