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天宝  史文利 《山西建筑》2010,36(5):173-175
对无机料植筋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出现的不同破坏形态,确定了植筋的破坏形态及粘结锚固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无机料植筋的检验验收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双植筋锚固间距对受弯植筋梁锚固性能的影响,对植筋间距2d(d为植筋直径)的双筋植筋梁进行了受弯加载试验,结合单植筋拉拔试验结果,对比了双植筋与单植筋构件的差异;在试验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植筋梁在不同植筋间距下力学性能的差异;通过植筋的平均黏结应力和混凝土的等效塑性应变云图,找到了植筋梁的双筋界限间距;通过不同植筋间距下黏结应力的关系,提出了与植筋间距系数相关的基本锚固深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由于2根植筋在混凝土中应力重叠作用的影响,当植筋间距较小时会导致植筋应力发展不充分,削弱植筋的锚固性能;随着植筋间距增大,两植筋的应力重叠作用减弱,当植筋间距大于6d时可忽略植筋应力重叠作用带来的影响,故工程中梁式受弯构件的植筋间距建议大于6d;针对实际工程中因原构件尺寸限制,植筋间距无法设计为6d以上的问题,建议适当增加锚固深度。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植筋锚固性能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混凝土植筋在拉拔力作用下的破坏机理与破坏形态:分析了锥体—粘结组合破坏形态下的锚固承载能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胶层体厚度、性能、混凝土强度、锚固深度、多根植筋组合效应等因素对拉拔承载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分析了混凝土结构植筋锚固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和一些植筋施工中的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分析了混凝土结构植筋锚固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和一些植筋施工中的工艺。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结构植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工程中较有代表性的环氧砂浆植筋锚固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 ,试验主要内容包括环氧砂浆的基本力学性能和钢筋混凝土植筋锚固构件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植筋锚固构件的破坏机理、锚固特性。  相似文献   

7.
主要重点介绍了对植筋粘结锚固结构静载试验的方法,为植筋锚固建筑物的检测鉴定与加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并对一植筋粘结锚固实际工程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试验表明:植筋锚固后的梁及楼板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值及裂缝宽度远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值,满足承载力要求,从而验证植筋技术的适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混凝土结构双筋植筋的锚固性能,进行了8个混凝土结构双筋植筋试件和1个单筋植筋试件的拉拔对比试验,得到不同植筋深度和不同植筋间距对双筋植筋锚固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植筋间距对双植筋锚固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当植筋深度为10 d,且植筋间距大于200mm时,可以不考虑单筋锚固承载力的降低,当植筋间距在100mm~200mm时,应考虑植筋间距对双筋植筋承载的影响。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凝土结构双筋植筋锥体-粘结复合破坏拉拔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可以作为混凝土结构双筋植筋锥体-粘结复合破坏拉拔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高飞 《浙江建筑》2010,27(10):79-81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植筋、粘结锚栓等后锚固连接的研究成果总结,探讨了混凝土强度、植筋埋深、钢筋强度、钢筋直径等因素对于植筋试件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植筋构件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锚固性能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为工程实践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钢筋混凝土结构植筋锚固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钢筋混凝土植筋结构中影响植筋锚固性能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建筑结构植筋的荷载-滑移特征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植筋锚固性能研究有待于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三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基材中的植筋拉拔试验,研究普通钢筋在无机植筋胶的作用下与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的粘结锚固性能。归纳出典型的破坏形态,用双因素分析法分析钢筋直径、锚固深度和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强度对植筋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对试验数据用tablecurve3D软件进行回归,拟合出实用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WHY全自动应力试验机测量了最大压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8096重复5次时混凝土的变形。结果表明磨细矿渣对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有显著影响。磨细矿渣掺量从10%增加到30%时,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和静弹性模量随矿渣掺量增加而增加,最大变形随矿渣掺量增加而减小,矿渣掺量为10%和20%时,混凝土的残余变形略大于基准混凝土;矿渣掺量为40%时,28d抗压强度和静弹性模量低于基准混凝土,最大变形和残余变形均明显大于基准混凝土的变形。  相似文献   

13.
随着预应力钢筋强度的提高及钢筋外形的变化,加之抗震设计必须考虑的黏结退化,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锚固问题愈显突出。通过光圆钢棒、异形钢棒和螺旋肋钢丝拉拔试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拔出试验,比较了3种不同外形高强预应力钢筋的黏结特性,研究了螺旋状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界面间的黏结锚固机理,并讨论了影响黏结锚固性能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结果,给出3种高强预应力钢筋在等幅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特征荷载值与应力水平上限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光圆钢棒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较差;而异形钢棒和螺旋肋钢丝具有较好的黏结性能,且螺旋肋钢丝的黏结性能优于异形钢棒。研究成果为承受重复荷载的此种高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淑凤 《山西建筑》2009,35(26):55-56
通过在不同强度等级(C15~C40)的基体混凝土上植入不同深度(分别为10,13,15,20倍的钢筋直径)、不同直径(Φ12~Φ22)的钢筋,测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并得到了植筋的几种破坏形态(钢筋拉断、钢筋拔出、混凝土锥形破坏、复合破坏),最终推导出了植筋的基本锚固长度公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火灾作用下锚具对预应力(PC)钢棒锚固性能退化规律,完成65组由JXM型锚具、混凝土块、抗拉强度标准值为970 MPa的φ7高强PC钢棒及反力架组成的预应力锚固系统高温性能试验,其中29组为裸露锚具高温瞬态试验,18组为裸露锚具高温稳态试验,18组为带防火保护的锚具高温瞬态试验。研究PC钢棒应力水平(0.2~0.7)、温度(20~800℃)、防火保护措施(灌浆料封锚、涂抹防火涂料、灌浆料封锚后再涂抹防火涂料)和升温速率(10.0、26.7℃/min)对锚固性能的影响。裸露锚具高温瞬态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锚固系统破坏模式为PC钢棒在锚具中发生滑移;PC钢棒的应力水平越高、温度越高、升温速率越大,锚固系统破坏时间越短。高温稳态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低于400℃时,锚固系统破坏模式为PC钢棒被拉断,温度高于400℃时,破坏模式为PC钢棒从锚具中滑移;高温后锚具不能再使用。带防火保护的高温瞬态试验结果表明:锚固系统破坏模式为PC钢棒从锚具中滑移,防火保护不改变锚固系统的破坏模式;与无防火保护措施相比,三种保护措施下锚固系统破坏时间均提高100%以上;若将GB 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关于钢结构防火涂料厚度的要求直接应用于预应力锚具防火,将偏于不安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3个钢筋混凝土试件的静载和重复荷载作用下拔出试验,研究了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峰值应变和残余应变、自由端和加载端滑移发展特征,得到了重复荷载作用下黏结应力-滑移滞回曲线变化规律。运用试验测定的钢筋应变,计算了静载和重复荷载作用下锚固端黏结应力分布曲线,总结了重复荷载作用下峰值黏结应力、残余黏结应力变化特征,分析了锚固端黏结应力分布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重复荷载作用后黏结强度并不受重复次数影响;重复荷载作用下,自由端、加载端峰值滑移量和残余滑移量发展均符合疲劳破坏的三阶段特征;当滑移量累积到静载作用下破坏时的峰值滑移量时,发生黏结疲劳破坏;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黏结应力沿锚固长度的分布出现明显的双峰现象,最大黏结应力位于距离加载端和自由端约1/4锚固长度位置处。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混凝土结构疲劳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扁梁边节点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扁梁宽度与柱宽三种不同比值的扁梁边节点破坏机制、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突破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扁梁截面宽度限值的要求,验证了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扁梁边节点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为钢筋混凝土扁梁边节点钢筋粘结锚固性能及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T形截面柱箍筋约束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加卸载模型,在已有5根箍筋约束混凝土T形截面柱轴心重复受压性能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受力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T形截面柱箍筋对核心混凝土的有效约束作用。综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及试验结果,建立了T形截面柱约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计算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通过分析重复荷载作用下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包络线、共同点轨迹线的特征,发现共同点轨迹线与包络线形状相似,给出了应力-应变包络线方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据此建立了重复荷载作用下T形截面柱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卸载曲线、再加载曲线方程,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说明建议的加卸载准则能较好地反映轴压重复荷载作用下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严涛 《福建建筑》2007,(11):75-77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型钢混凝土结构从型钢的工厂制作、现场安装到混凝土浇筑等作一简单介绍,重点突出如何保证型钢柱安装的精度,以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节点施工复杂的难点问题,减少了因节点处型钢腹板预留孔尺寸不精确造成的返工,节约了工期,降低了损耗,取得了建设单位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