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药小分子半抗原合成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药残留免疫分析中,农药小分子半抗原的分子设计及合成是基础和关键。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农药小分子半抗原的设计及合成、合成的影响因素、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刘景坤  张奇  赵方方  王秀嫔  马飞  张文  李培武 《化学试剂》2012,34(4):295-300,345
文献报道的氰戊菊酯半抗原结构有多种,分别从氰戊菊酯二苯醚和α-氰基部位引出连接臂合成人工抗原。为了探寻抗体与目标分子互作取向规律,以氰戊菊酯为载体,基于半抗原不同连接臂位点,同时也考虑到二苯醚和α-氰基结构为多种菊酯农药所共有,因此从其特征结构氰戊菊酸苯环结构上引出连接臂位点设计了一种新半抗原,采用α-异丙基苯乙腈等为主要原料,分别经过6和7步反应合成了两种连接臂不同的新结构的半抗原,并采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手段对该新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然后通过重氮化和活泼酯法将两种半抗原共价偶联到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经过紫外光谱扫描、电泳进行鉴定,证明偶联成功,免疫小鼠结果 IC50值为δ2.4,与相关拟除虫菊酯农药有一定交叉反应,为抗原抗体识别位点和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溴氰菊酯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溴菊酸和4-[(4-硝基苯)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溴氰菊酯半抗原1-氰基[4-(4-氨基苯)苯基]甲基-2,2-二甲基3-(2',2'-二溴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用重氮化法将溴氰菊酯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相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紫外吸收法估算偶联比分别为11:l和8:1;以BSA偶联物作免疫抗原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溴氰菊酯多克隆抗体,间接非竞争ELISA法测定两个抗血清效价分别为100000和80000,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体测定溴氰菊酯的IC50值为0.16 mg/L,与其他供试农药的交叉反应率均≤1%.制备的溴氰菊酯人工抗原和多克隆抗体为研究建立溴氰菊酯农残免疫快速测定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药分子半抗原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药分子半抗原的合成直接影响后期制备抗体的质量,对于建立农药分子特异、灵敏的免疫分析方法具有关键性作用。综述了国内外农药人工抗原合成过程中的农药分子半抗原的设计原则、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半抗原合成方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药免疫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发展的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之一。半抗原的合成是小分子免疫分析技术的关键。以氰戊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为例,综述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半抗原合成方法,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半抗原安定卤代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定为原料,与1-氯-3-溴丙烷在二异丙基氨基锂(LDA)的催化下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半抗原安定卤代衍生物,其结构通过IR、1HNMR进行了表征,产率61.06%.  相似文献   

7.
农药人工抗原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思祥  刘福成 《农药》2005,44(8):337-341
免疫分析法是以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和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以抗体作为生物检测器而建立的一种灵敏、简便、快速的超微量分析方法。抗原的质量决定了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性,最终影响免疫分析的质量。在农药残留的分析中,建立免疫分析方法的关键是农药人工抗原的合成,包括半抗原的设计(强调连接臂的位置、长度、性质和功能基团的引入)、半抗原的合成、载体的选择、半抗原与载体的偶联方法和条件、最佳结合比的讨论、人工抗原的纯化与鉴定。  相似文献   

8.
二噁英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引起了广泛关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技术是实现高效检测环境中二噁英残留的重要方法,而酶联免疫分析的关键基础是半抗原的合成。对二噁英半抗原合成中的核心步骤进行了详尽地探索,确定了此类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常温、甲苯为溶剂、0.015 mol氢化钠为碱、催化剂15-冠-5-醚的加入量为n(15-冠-5-醚)∶n(4-氯-3-硝基苯甲醛)=0.02∶1。  相似文献   

9.
农药人工抗原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综述了农药人工抗原合成、鉴定、偶联比测定和影响农药人工抗原质量的因素等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除草剂异丙隆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以对异丙基苯基异氰酸酯和N甲基已内酰胺为原料,经N甲基已内酰胺水解,而后与对异丙基苯基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与目标分子具有相似结构的异丙隆半抗原1(5戊基羧基)3(4异丙基苯基)1甲基脲。产物结构以红外及核磁等分析方法确认。为进一步研制异丙隆免疫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氰戊菊酸、间苯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利用酰氯与伯胺的活泼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有3个碳原子长度连接臂的氰戊菊酯半抗原,并通过核磁共振鉴定;用活泼酯法将合成的氰戊菊酯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和检测抗原,紫外-可见连续光谱扫描结果显示,所制备的人工抗原的图谱具有载体蛋白和半抗原的特征峰叠加现象,表明偶联成功;人工抗原的免疫结果显示,以BSA偶联物免疫小鼠后获得抗血清效价分别为160 000、140 000和110 000,间接竞争ELISA(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定抗体IC50(半数抑制浓度)值为35.1 μg/L,与其他供试农药的交叉反应率均<1%,为氰戊菊酯抗体研制及免疫分析检测技术研究提供了关键试剂.  相似文献   

12.
魏松红  王振  李兴海  逄若霖 《农药》2012,51(5):327-330
[目的]合成咪唑乙烟酸完全抗原并加以鉴定。[方法]以除草剂咪唑乙烟酸原药、草酰氯以及六氨基己酸等为起始原料,通过亲核取代、水解等反应合成了咪唑乙烟酸的半抗原。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用混合酸酐法将半抗原与鸡卵清蛋白偶联制备包被原。[结果]半抗原的结构经IR、UV、1H NMR以及HPLC-MS确证。经紫外光谱分析,计算得出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和鸡卵清蛋白的结合比为18∶1和7∶1。[结论]紫外光谱分析证实咪唑乙烟酸抗原合成成功,该抗原可用于咪唑乙烟酸多克隆抗体和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测定磺酰脲除草剂甲磺隆残留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以邻甲酸甲酯苯磺酰胺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半抗原1-[(2-甲酸甲酯)苯磺酰]单胺琥珀酸.用活性酯化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通过免疫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甲磺隆的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达800 000.以此抗体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甲磺隆的线性范围在0.7~40 mg/L,最低检测限为0.16mg/L.与甲磺隆结构相似的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氯嘧磺隆的交叉反应率为38.2%,其他4种除草剂的交叉反应率都小于1%.  相似文献   

14.
以环境荷尔蒙类物质2,4-二氯酚、对氨基苯甲酸等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反应合成了2,4-二氯酚半抗原。再经过混合酸酐法与载体蛋白BSA,成功合成了2,4-二氯酚人工抗原,为其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产物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鉴定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5.
毒死蜱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毒死蜱与3-巯基丙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毒死蜱半抗原。然后通过碳二亚胺法将毒死蜱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白蛋白(OVA)共价偶联,得到了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用免疫抗原免疫兔子获得了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抗血清效价达到了1:160000。通过试验确立了毒死蜱标准曲线,检测限为0.5μg.L-1,抑制中浓度I50为18.2μg.L-1,检测线性范围为1.8~1000μg.L-1。  相似文献   

16.
An aromatic–aliphatic AB2 monomer, 5‐[3‐(4‐aminophenyl)propionylamino]isophthalic acid, prepared from 5‐aminoisophthalic acid and 3‐(4‐nitrophenyl)propionic acid, and the corresponding hyperbranched polyamide were fabricated. Applications in piezoelectric immunosensors as supports for antibody immobilization were studie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yperbranched polyamide greatly increased the amount of immobilized antibody on the electrode and consequently increase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omplete piezoelectric immunosens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sensors indicated that the hyperbranched polyamide was a suitable support for antibody/antigen immobilization. Copyright © 2007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