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混凝土快速碳化试验,获得不同碳化龄期和碳化深度的混凝土试件,结合RCM法测定其氯离子扩散系数,研究了碳化作用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碳化对氯离子渗透有一定的影响,当碳化深度小的混凝上试件氯离子扩散系数会有很大程度的下降;碳化深度大的甚至完全碳化的混凝土试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略有升高。混凝土在碳化早期,由于碳化产物填充了混凝土孔隙,阻止了氯离子扩散;而随着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混凝土对氯离子的化学结合能力以及物理吸附能力都下降了,自由氯离子反而增多。 相似文献
2.
3.
4.
5.
用RCM法和电通量法2种方法测试了高温后不同配比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特性,比较了2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并通过SEM观测了高温前后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前和高温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氯离子渗透性均有明显影响;随着温度升高,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不断提高,特别是当温度达到800℃时有显著增加;RCM法和电通量法所测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RCM法能更为准确地反映出高温对各配比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高温前后混凝土微观结构变化与其宏观上氯离子渗透性的变化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6.
碳化改性能够有效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为提高碳化改性效果,以碳化压强和碳化时间为变量,通过再生骨料混凝土电通量试验,探究碳化改性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并得出最佳碳化参数。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电通量随着碳化压强增大、碳化时间增加而降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呈正相关。最佳碳化压强为1 bar,压强继续增大并不能显著提高碳化效果,同时改善速率在碳化3 h后开始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8.
海工混凝土早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氯离子渗透试验和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孔结构试验,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随早龄期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矿渣掺量(质量分数)为50%与水胶比(质量比)为0.30,0.40和0.50时,海工混凝土早龄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远小于它们的28 d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且其随龄期变化规律不同于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在早龄期时由于海工混凝土的孔隙率高、孔径大于50 nm的大孔数量多,因此其抗氯离子渗透能力较弱;尽管在设计海工混凝土时选用了高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高性能混凝土,但其在早龄期时也不具有抗氯离子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11.
研究了泌水和水泥早期水化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拌混凝土泌水使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大幅度下降,水泥早期水化越快,混凝土早期强度越高,对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越不利。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凝结硬化阶段抗扰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凝结硬化阶段的抗扰动性能是指混凝土在此期间经过振动的干扰,其强度发展不受影响的能力,这对于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对桥梁进行维修和加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定义混凝土贯入阻力值与凝结硬化阶段初期、中期及后期的对应关系基础上,利用超声法对混凝土抗扰动性进行了研究,对混凝土凝结硬化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强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混凝土在凝结硬化阶段的初期和后期具有一定的抗扰动性,但凝结硬化中期混凝土抗扰动性能最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采用交流电测量法、RCM法和电通量法进行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3种试验方法均表明氯离子的渗透阻力随粗骨料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当最大粗骨料粒径小于25 mm时氯离子渗透阻力随着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加而增加,大于25 mm时氯离子渗透阻力随之降低。粗骨料最大粒径对边界效应层厚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水胶比和不同养护条件下,就聚丙烯纤维对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对水胶比为0.30、0.40和0.50的混凝土均产生了氯离子迁移电量增加的现象,增加幅度随水胶比增加而明显增大。在标准养护28 d再沸煮8 h的条件下,沸煮后同类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电量普遍均低于仅标养28 d的迁移电量,在水胶比较大(0.50)的条件下,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电量随聚丙烯纤维掺量增加而增加的势头经沸煮后有所减弱。水胶比为0.30、0.40和0.50时,掺聚丙烯纤维海工混凝土早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均远小于28 d龄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其规律不同于龄期与强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沙漠砂代替河砂配制混凝土,不仅可直接降低混凝土的材料成本,而且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效益。利用电通量法和RCM法,分别评价了单掺沙漠砂、单掺粉煤灰、复掺沙漠砂和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单掺沙漠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着沙漠砂替代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单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基本上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强;复掺粉煤灰和沙漠砂混凝土的电通量与氯离子迁移系数同样随着沙漠砂替代率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当沙漠砂替代率为60%,粉煤灰掺量为30%时,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复掺掺合料对盾构管片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的降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单掺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粉煤灰掺量从5%增加至35%,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逐渐增强;矿渣粉和粉煤灰复掺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15%粉煤灰和20%矿渣粉复掺配制出的盾构管片用混凝土达到福州市地铁工程应用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设计要求以及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19.
试验研究了蒸养制度中预养时间、恒温温度、恒温时间等影响因素对混凝土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以及矿物外加剂对蒸养条件下混凝土两者性能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加矿物外加剂,不仅对蒸养混凝土的强度无不利影响,而且可以明显改善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这种改善效果在矿物外加剂占胶凝材料总量的30%的情况下粉煤灰单掺及粉煤灰与硅灰复掺比例为80:20时最佳。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测试方法的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ASTM C1202(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RCM(快速氯离子迁移)和ACR(交流电阻率)3种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测试方法,研究了水胶比(质量比)0.22~0.62,空白和掺入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和硅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分析了3种方法测试结果的相关性,以及水胶比、矿物掺合料和龄期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ASTM C1202和RCM的测试结果呈分段线性关系,ASTM C1202和ACR的测试结果呈双曲线关系.3种方法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因此,在评价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时,应选择适宜的测试方法.掺入粉煤灰可降低早龄期但提高长龄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复合掺入粉煤灰和硅灰可提高早龄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在长龄期其作用效果尤为显著.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和抗压强度之间无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