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导电纤维因质轻、高柔韧性及导电等优点已成为智能可穿戴领域的研究热点。回顾近几年导电纤维制备及其应用于智能可穿戴器件设计的研究成果,总结导电纤维的分类、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展望其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应用。熔融纺丝和湿法纺丝制备的复合导电纤维是更有前途的智能可穿戴器件用纤维材料,制定并完善相关质量评定统一标准有利于整个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成扬 《毛纺科技》2020,48(5):66-70
智能运动服装作为纤维基柔性智能可穿戴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探索纤维基柔性智能可穿戴器件在智能运动服装产业化应用的发展潜力,文章分析了智能运动服装的特性及其产业化应用进展,阐述了应用于智能运动服装的纤维基柔性智能可穿戴器件(包括柔性传感器、柔性超级电容器、柔性纳米发电机和柔性天线等)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为实现纤维基柔性智能可穿戴技术在智能运动服装领域的进一步应用,需要提升智能运动服装产品的舒适度、耐久性、数据准确性,推进器件的柔性化、微型化,降低生产成本,完善产品功能等。  相似文献   

3.
荣凯  樊威  王琪  张聪  于洋 《纺织学报》2021,42(9):10-16
针对传统纤维难以满足当前智能可穿戴设备需求,现有复合纤维大都不能兼具导电性能好、力学性能优、储能特性强等问题,归纳总结了一种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复合纤维在智能可穿戴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首先从纤维制备角度介绍了MXene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涂覆法、双辊法、静电纺丝法和湿法纺丝法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然后对制备的MXene复合纤维在现阶段电磁屏蔽、超级电容器、柔性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系统介绍;最后对MXene复合纤维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新一代导电性高、力学性能优异、高能量储存复合纤维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柔性智能可穿戴领域面临的产品功能单一、续航能力低、穿着舒适性差及三维扭曲形变时与人体贴合性不佳等问题,研究了基于纺织、材料、电子、通信、生物、能源及环境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柔性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分析了纤维基柔性智能可穿戴器件的制备方法、组成结构、三维形变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综述了近年来可 穿戴技术与产品的研究进展及纤维材料在柔性应变传感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基生化传感器、超级电容器、微生物燃料电池等柔性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最新应用,指出可穿戴技术与纺织材料的融合是可穿戴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和跨学科领域的进步,新一代智能纺织品应运而生,智能纺织品经过编织而成,使纺织纤维系统能够直接佩戴在柔软且弯曲的人体上。发光纺织纤维具有治疗、通讯、编织、传感等独特属性,因而在可穿戴产品中尤其是时尚纺织和医疗领域被广泛运用。文章通过梳理发光纺织纤维的发展进程,展望新兴纺织纤维在可穿戴产品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智能可穿戴产品可依据记录信息感知身体和外界变化,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文章对智能可穿戴产品发展现状和适老设计进行分析,期待为智能可穿戴产品发展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服装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理想载体,其在满足质轻、高柔韧性、导电功能等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使柔性导电纤维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实质性研究进展。文章回顾了以往对柔性电极的相关研究,并对现阶段柔性导电纤维的原料、制备方法、应用等进行了具体介绍,最后总结并展望了柔性导电纳米纤维在智能可穿戴产品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当前可穿戴装备在健康监管、产品性能、织物服用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发改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各种类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将织物与电子器件相结合的电子织物有望在健康监测、运动监测、智能医疗和人机交互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回顾电子织物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最新进展,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全面的指导参考。重点讨论了电子织物在传感,发光,能量收集和能量存储中的趋势和最新进展。并提出了电子织物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介绍当前较典型的可穿戴智能纺织品研究成果。从可穿戴智能设备和可穿戴智能服装两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已开发的可穿戴智能纺织品。指出:当前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已涉及到生活娱乐、健康监测、医疗保健、体育运动、定位跟踪、军事军用、航空航天等领域,大力发展可穿戴智能纺织品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认为:当前可穿戴智能纺织品存在智能化水平不高和穿着智能条件要求过高的问题,有待通过学科的进一步交叉融合来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与许多作为附加性配件的可穿戴设备相比,智能服装的负担感更低,且服装产业原本就有非常庞大的用户群体,从既有服装品牌或运动品牌中延伸出一个细分品类非常容易。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的日常着装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可穿戴智能服装逐渐成为服装市场的主角。本文首先对可穿戴智能服装进行了分类,然后分析了各类可穿戴智能服装开拓市场的难易程度,并对各类中的面世产品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展望了各类可穿戴智能服装的发展前景,预示可穿戴智能服装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国内可穿戴技术与智能纺织服装技术融合及产业化发展,通过详细阐述国内外可穿戴感知手套、可穿戴体育用品、特种用可穿戴设备、时尚性可穿戴设备特征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探讨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路径、方法以及在各领域产业化上存在的技术瓶颈.指出未来的智能可穿戴产品是集监测人体健康、信息传递、通信、人机交互等特定功能性和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定义、种类、发展现状,分析了智能手表、智能服装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前景,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纤维基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发展,推动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带动传统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归纳了近几年柔性纤维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系统分类,包括传感器、能量收集储存设备和其他功能性电子设备;讨论了目前纤维基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指出多领域交叉综合、电子集成以形成系统、对人体安全无危险、可洗且穿着舒适是柔性纤维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而基于纤维或纱线基的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将成为下一代多功能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5.
概述女性健康类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开发现状,将现有产品分为女性健康监测类、女性养生保健类和女性安全防护类智能可穿戴设备。分别对各类女性健康类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及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各类智能可穿戴设备在设计研究和应用中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指出女性健康类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准确地监测、更安全的操作、更舒适的体验、更时尚的外观。该研究对女性健康类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推动了智能服装的进步,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首先概述了穿戴式生理监测设备特点和监测系统构成;然后着重阐述了可穿戴生理监测服装在医疗监护、运动、军事及特殊环境作业等方面应用情况,并对可穿戴智能监测服装的设计要点做了归纳;最后对可穿戴智能服装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未来可穿戴智能服装将更加人性化、功能化和智...  相似文献   

17.
2012年谷歌智能眼镜出现以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厂商加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开发行列,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文章从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的认知出发,以Apple Watch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消费者对Apple Watch的认知和态度,为智能可穿戴设备企业提供广告战略层面尤其是提高消费者认知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介绍基于生态理念的儿童智能可穿戴装备的设计研究,包括生态理念的概念、基于生态理念的智能可穿戴装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路线、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主要研究儿童智能服装与可穿戴设备结合方式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可穿戴设备的可持续性、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的可持续性、面料和款式的可持续性,为在生态理念条件下设计儿童智能可穿戴服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低龄老年人适用性产品具备高度的过渡性与易废弃性,对此人群在智能可穿戴产品使用需求的把握与习惯培养对未来同批高龄老年人布局有可持续意义。针对目前因为低龄老年人智能可穿戴细分品类与设计方法相对缺失、老年人适用产品普遍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导致的供需不匹配与资源浪费问题,从可持续设计角度提出低龄老年人智能可穿戴的设计范式。通过问卷调研、质性分析方法抓取核心需求要素,提出可用性、体验性、低额外负担的设计原则,进而建构可持续设计范式,系统解决当下智能可穿戴产品无法满足低龄老年人需求与易废弃性问题,拓展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延伸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迎来了智能革命的到来,文章介绍了可穿戴设备的关键器件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智能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