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两性聚合物絮凝剂的合成和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两性聚合物AANa—MATMC的合成和它的性能。首先合成阳离子聚合物AM—MATMC,其合成优化条件:n(AM):n(MATMC):9:1;温度55℃;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5%:聚合时间为7h。阳离子聚合物AM—MATMC部分水解得到两性聚合物AANa—MATMC,部分水解条件是温度60℃,时间90min,n(碳酸钠):n(丙烯酰胺基团)=1:8,产物的收率为98.2%。性能测试结果发现:经其处理过的污水的化学需氧量、透光率及污泥滤饼含水量等指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与进口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比较其污泥滤饼含水量小,显示出优良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2.
AM/NVP/DMMAC共聚物反相乳液聚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勇  黄志宇  冯英  陆屹 《应用化工》2006,35(5):345-347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以煤油为介质,司班80为乳化剂,十二胺为助乳化剂合成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M/NVP/DMMAC,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疏水单体DMMAC用量、NVP用量等对反应和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聚合物的适宜条件为:引发剂浓度0.1%,疏水单体DMMAC加量为0.4%,NVP加量为5%,反应温度40℃。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质量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NH4)2S2O4/NaHSO3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低分子质量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探讨。单因素实验得出合成最佳条件为:温度30℃,时间3h,引发剂用量0.1%,单体质量分数15%;再在单因素结论的基础上作正交实验。得出了对实验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分别为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且得到了实验最佳合成条件为温度30℃,时间2.5h,引发剂用量0.1%,单体质量分数15%。  相似文献   

4.
以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和N aHSO3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法合成了丙烯酸钠—丙烯酰胺—疏水单体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聚合浓度、单体含量及引发剂用量等对共聚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实验证明该高吸水聚合物耐盐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疏水性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本文结合均相共聚法和表面活性大单体法2种方法,以丙烯酸和Span80为原料首先合成了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疏水缔合型单体Span80-AA,然后将Span80一AA与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合成疏水性聚丙烯酰胺,并研究了时间、引发剂浓度、溶剂配比、大单体含量和温度对疏水聚合物粘度和分子量的影响,从而得到比较合适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6.
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PFMA)为疏水单体,与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得氟碳型阻垢剂。研究了影响共聚反应的各种因素和变化规律,讨论了功能性单体的种类和含量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确定合理的聚合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共聚反应温度为50℃、共聚反应时间为6h、引发剂质量分数(占单体质量)为0.3%、AMPS质量分数为15%、含氟单体质量分数为0.5%及SMR值为7时,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对共聚物的阻垢、缓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优良的阻垢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P(VAc/AANa)两亲聚合物为乳化剂,对无皂聚丙烯酸丁酯/乙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得到的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单体配比为70:30,引发剂为单体用量的0.5%,乳化剂为单体总质量的3%,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3.5h,再保温1h。制得的无皂丙醋乳液各方面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以马来酸酐(MA)和异丁烯(IB)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合成MA-IB共聚物.筛选了溶剂体系和引发剂类型,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单体质量分数对聚合产物的分子质量的影响,最后研究了不同分子质量的产品对分散氧化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分数为40%,反应温度为70℃,引发剂用量为1%的条件下合成的MA-IB产品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曾湘楚  张光华  张万斌  武哲 《精细化工》2021,38(7):1486-1493
以乙醇为溶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单体,丙烯酸十八酯为长链疏水单体,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丙烯酸酯环保胶黏剂.通过1HNMR,FTIR,GPC,SEM,TGA等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测试.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交联单体和疏水单体的用量以及硬软单体物质的量比对聚合物和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80℃,交联单体含量为1%(占单体总质量,下同),硬软单体物质的量比为2:1时,聚合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6×105,热分解温度为309.3℃,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5.2℃,胶膜硬度达到4H.疏水单体的加入提高了聚合物膜的拉伸强度和疏水性能,与没加疏水单体相比,加入3%疏水单体后,胶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84.2%,达到0.79 MPa;水接触角提高219.5%,达到78.6°.制备的环保型胶黏剂可用于含沙土壤的固化以及沙画、沙瓶画和浮雕画的固定等.  相似文献   

10.
UV固化粉末涂料用不饱和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AIBN作引发剂、巯基乙酸作链转移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封端剂、苄基氯化三乙胺作催化剂,合成了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用的不饱和丙烯酸酯共聚物(即光敏聚合物)。探讨了投料单体组成对光敏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影响,考察了封端反应条件对光敏聚合物分子有效率的影响。对合成的预聚物及光敏聚合物进行了UV、FT-IR、DSC测试表征。研究表明:要制得有效率高的光敏聚合物分子,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预聚物物质的量之比1.5-2.0,反应温度为138℃,反应时间为9-12h,催化剂的用量选择在1.0%~1.5%(以GMA与预聚物总物质的量计)。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敏引发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通过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法制备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讨论了单体浓度、阳离子单体比例、引发温度、引发剂浓度、光照强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单体质量分数30%,阳离子单体质量分数5%,引发温度22℃,引发剂质量分数0.35%,光照强度0.798mW/cm^2。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丙烯腈与丙烯酸混合介质悬浮聚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旺玺 《合成纤维》2000,29(3):6-8,40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酸(PVA)为分散剂,研究了丙烯腈与丙烯酸在水和二甲基甲酰胺混合介质中的自由基悬浮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分散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分别用称重法和乌氏粘度计测定了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用IR、DSC和TG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是:总单体浓度30%,AIBN占总单体浓度1%,PVA占0.1%,反应温度为60℃,时间为2h.  相似文献   

13.
郭琦  杨旭 《广州化工》2014,(10):85-87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亚硫酸氢钠同时作链转移剂合成低相对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作为一种油田防垢剂。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及链转移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对不同相对分子量的产物进行了防垢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单体质量分数30%、引发剂用量0.6%、链转移剂用量5%、反应时间2 h时,可制得聚丙烯酸钠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 000~3 000,作为油田防垢剂防垢效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以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单体,环己烷的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AIBN为引发剂,SEBS为分散剂,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分散性能好、粒径为1μm左右、热稳定性较好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考察了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对分散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率和分子量均随单体含量增加而增大,随引发剂的量的增大而减小;且在单体含量为30%、AIBN的用量为0.5%,分散剂用量为10%时,所合成的聚合物分子量最大。  相似文献   

15.
以偶氮二异丁腈 (AIBN)为引发剂 ,研究了丙烯腈与丙烯酸甲酯在二甲基亚砜溶剂中的自由基均相溶液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单体配比 ,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分别用称重法和乌氏粘度计测定了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研究结果表明 ,制备高性能聚丙烯腈纺丝溶液最佳的反应条件是 :总单体浓度2 5 % ,AIBN占总单体浓度 1% ,反应温度为 6 0℃ ,时间为 30h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研究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酸钠(AANa)三元共聚物P(AM-DMC-AANa)的制备工艺.考察了引发温度、w(单体)、溶液pH值和w(引发剂)对聚合结果的影响,同时与传统的引发剂引发结果进行了对比,并探究了不同因素对聚合物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发温度40℃、w(单体)=40%、pH=6、w(引发剂)=0.018 0%时,产物特性粘数9.72 dL/g,溶解时间99 min;在w[P (AM-DMC-AANa)]=0.025 0%,特性粘数9.72 dL/g,聚合物离子度35%的条件下,上清液透光率90.25%,絮凝率80.76%,脱水率88.63%.  相似文献   

17.
谷春旭 《山西化工》2012,32(3):14-16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和偶氮类引发剂组成复合引发体系,引发两性离子单体(DMAPS)与丙烯酰胺(AM)在盐溶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获得了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共聚物P(AM-DMAPS)。采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进行表征。考察了单体总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引发剂各组分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获得最佳反应条件:单体总质量分数30%,引发剂用量0.025%,反应温度20℃,氧化还原引发剂组分与偶氮引发剂组分的摩尔比1∶3。  相似文献   

18.
将十八烷基-二甲基甲代烯丙基氯化铵(C18DMMAAC)作为疏水单体,与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HAPAM-18,通过1HNMR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最佳的聚合反应条件为:n(AM)∶n(AA)∶n(C18DMMAAC)=74.94∶25∶0.06,AA的摩尔中和度为95%,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5%(以单体总质量计),温度45℃,反应时间12 h。研究表明,聚合物溶液的临界缔合质量浓度为2 g/L;聚合物溶液对温度较为敏感,80℃时黏度保留率为70.93%;聚合物溶液仍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但表现出良好的抗剪切性能,剪切1 h后黏度保留率达115%;由于设计为含较多阴离子的聚合物,该聚合物的抗盐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A mathemat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steady state performance of a continuous bulk styren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with catalytic initiation for solid polystyrene. The polymerization section contains one boiling CSTR, followed by multiple linear‐flow reactors. The devolatilization section consists of two polymer pre‐heaters and two high‐solids flashes. The polymer moment equations were solv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reactor modeling equations. The non‐linear algebraic equations were solved by a Newton‐Raphson iteration technique to give the steady‐state styrene monomer weight fraction in a CSTR. The coupled, non‐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ere numerically integrated using a single‐step, 4th‐order Runge‐Kutta technique, followed by a multi‐step Adams‐Moulton technique. The resulting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 is capable of evaluating how the production rate and product quality are affected by feed composition, temperature, initiator type,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and residence time. Several case studies were given for commercially important crystal‐clear and impact‐resistant resins. A binary initiation system gives a good balance of monomer conversion,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s, and rubber grafting compared to a single initiation system. The styrene dimer/trimer occur in low concentrations but can be substantially reduced with a low temperature initiator. The ideal mean residence time is approximately one minute or less in a shell‐and‐tube devolatilization pre‐heater. Low flash chamber vacuum is more effective than high polystyrene melt temperature to reduce the volatile content of the final product. The water injected to the low volatile melt shows promising improvement in the second‐stage polystyrene devolati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