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广河县是我国穆斯林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该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穆斯林文化,服饰文化便是其中的特色文化之一。广河穆斯林服饰文化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其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令人钦佩,在发展中又吸取了现代元素,具有宗教传统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特色。这种审美特征体现了广河穆斯林的人性之美、和谐之美和中正之美。  相似文献   

2.
从美学视角追溯健身气功的起源、演变、发展脉络。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是健身气功之美产生的源泉;人体功能变化是健身气功之美存在的基础;广为传播是健身气功之美发散的条件。健身气功的美学元素来源于人的生理活动、狩猎行为、动物运动等。健身气功美学特点表现在健康美、意境美、韵律美与柔和美。健身气功的美学价值体现在扩大认识范围、探寻发展轨迹、完善研究体系、促进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丽中国"是在对生态文明的深刻把握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美丽中国"体现的是自然环境的绿色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的时代之美和永续发展的责任之美。建设"美丽中国"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转变发展路径,推动生态发展;健全生态制度,在制度层面保障生态建设;加强生态伦理的道德教育,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构建有色金属文化的和谐之美,将对建设创新型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起着先进性的精神引领作用。有色金属曾经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青铜的发明是文明划时代的伟大创造,引领人类进入"青铜时代",有色金属文化的和谐之美是真、善、美的统一,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应该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核心理念,有色金属文化的和谐之美具体体现在对有色金属的科学探索中,是有色金属强国的战略性策略中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党中央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思想指导下,要让"有色金属文化的和谐之美"成为引领人类文明前行的明灯。  相似文献   

5.
视听文化时代,把音乐元素引进<思想道德修养>课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视听文化,创设融视、唱、感为一体的氛围,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可以以音乐元素为形象载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利用音乐中齐唱、轮唱、对唱等多种方法,来认识美、体验美、掌握美、表现美、创造美,达到"以美导行"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美学特色,依托中西关学理论就该小说中的悲剧美进行了分析。爱米丽的受难透出深深的悲怨之美;她的抗争给她的人生平添了一层悲壮之关;悲剧的原动力与社会根源给读者以悲悯之美;悲剧的精神超越却显露出悲喜之美。爱米丽的爱情悲剧关是一种韵味悠长的美。  相似文献   

7.
在古典汉语散文的英译过程中,译者立足于译语文化,通过多种翻译方法与手段构建译语文本,并在译文中再现原语文本的三个层面(话语层、形象层与意蕴层)之美,并最终在译文中完美再现原作的美学效果。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再现三个层面之美的过程中,译者采用音韵补偿,文化图式构建,背景信息加注等翻译手段在审美再现中的效用,以使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近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苗族传统聚落的风土建筑是苗家人自己创造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大致可以分为苗族民居和公共设施建筑两个空间部分。苗族建筑艺术视觉上给人以美感,是苗族的"无字的史书",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蕴含着生态和谐之美、功能实用之美和民族人文之美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9.
建筑与美的分析——建筑美学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什么是美引申出建筑美的内涵,和建筑美的规律、功能、特征等几个方面的一些认识和理解,最后总结建筑美学的人文艺术底蕴是构建城市建筑和谐之美的源泉,建筑美学与文化、艺术密不可分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特色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建筑。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古代哲学“虚与实”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士园林的美学特征;运用了一些哲学与美学的观点对已经熟知的园林进行了美学特征的分析,并从“自然之美”、“运动之美”、“空间之美”和“意境之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与阐释,证明了“虚与实”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影响和意义;试图透过中国古典园林表面的形式美,发现其内质的美。  相似文献   

11.
潘峰 《饰》2013,(1):83-85
翡翠颜色丰富艳丽、种质优良、晶莹剔透、光泽莹润,被人们称为"玉石之王"。本文从翡翠的材质之美、雕琢之美和寓意之美等三个方面概括了翡翠的美学价值:材质之美是其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艳丽的色彩、优良的种质、灵秀的水头等几方面;雕琢之美是对翡翠蕴涵美的人为艺术创造;寓意之美则体现了翡翠在中国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莫言文学的恶之美怪诞由凶恶与良善两种形象直接对接构成,形式极为特殊。恶之美怪诞在莎士比亚、波德莱尔作品中萌芽,在鲁迅作品中形成,由莫言开始大量制作应用。恶之美怪诞只能在想象性的文学中存在,人对恐怖厌恶与喜爱愉悦之间激烈冲突情感体验的主动追求,是恶之美怪诞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语文教学中浸润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能够以人文之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思想之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以经典之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目前高校语文教学中存在审美教育缺失现象,这种缺失既表现在教学理念层面,也涉及教学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实践方面。因此,在高校语文教学中要进一步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不断拓展多元化教学方式,夯实跨领域审美素材,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从而促进高校语文教学对审美教育的浸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较多的耽美文化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让广大的受众开始了解耽美文化.2019年,以《陈情令》为代表的耽美改编作品在海内外掀起了收视狂潮,让耽美文化圈层外的广泛受众更深入地了解了耽美文化.从学术史维度梳理了国内耽美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探寻中国耽美文化与日本耽美文化因缘关系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国内耽美文化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出圈":一是耽美文化受众的"出圈",由趣缘群体向大众的传播;二是传播渠道的"出圈",采用隐喻、"阉割"的方式向主流价值靠拢,由趣缘群体内部的"私相授受"转向影视的主流化传播;三是耽美文本的多元化发展,扩展了耽美文化版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较多的耽美文化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让广大的受众开始了解耽美文化.2019年,以《陈情令》为代表的耽美改编作品在海内外掀起了收视狂潮,让耽美文化圈层外的广泛受众更深入地了解了耽美文化.从学术史维度梳理了国内耽美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探寻中国耽美文化与日本耽美文化因缘关系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国内耽美文化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出圈":一是耽美文化受众的"出圈",由趣缘群体向大众的传播;二是传播渠道的"出圈",采用隐喻、"阉割"的方式向主流价值靠拢,由趣缘群体内部的"私相授受"转向影视的主流化传播;三是耽美文本的多元化发展,扩展了耽美文化版图.  相似文献   

16.
服装设计美学涉及功能之美、科学之美、技术之美.功能之美不仅包括实用功能,亦包括欣赏功能;科学之美则通过功能、技术、材料的科学性加以体现;技术之美通过工艺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多姿多彩的康巴服饰是藏民族服饰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康巴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和一种物质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化,其服装服饰的式样、花纹、质地、色彩和附属饰品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既具有藏民族鲜明的共性特征,又别具地方个性特色.康巴藏族服饰于自然、平和、质朴中,以其材质之美、色彩之美、图纹之美、工艺之美、款式之美表现出极高的雪域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化、人性化风格特色.也以其生动的象征性视觉造型手段将藏民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苯教、藏传佛教以及民间民俗文化中深邃、神秘的审美内涵所展示的人文精神形象地展示出来.康巴服饰文化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典诗歌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表现一定的思想美、精神美、艺术美、建筑美,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诗歌中也反映了很多的民俗魅力。作为厚重的黄河文化主要代表之一的山西,其建筑景观、民俗特色等民俗文化也在诗歌中有所体现。从诗歌中可以了解山西的旅游景观以及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建筑美学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内涵的分析和研究,论述了中国古代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和谐之美、寂静之美及伦理色彩,指出其间所蕴含的理性文化传统的审美逻辑心理,为进一步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传统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现代都市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梅兰芳的艺术道路,他以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创造了饮誉海内外的梅派表演艺术。在内外影响因素的良性互动下,梅兰芳逐渐形成了自觉而清醒的主体意识,终其一生在舞台上下建构“美”的形象。可以说,梅兰芳及其表演艺术不仅是现代都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反过来他还以其“清新”与“中正”之美的艺术理念与实践净化了现代都市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