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大型变压器冷却油道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狭缝状异型三通的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在分流与合流的四种模态下,流动阻力系数与流量比及通道截面比间关系,所得出结果可用于分析计算变压器冷却油道。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可进行壳管式换热器动态特性试验研究系统,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对水-油为换热工质的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动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进口流量扰动为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研究了四种流量扰动方式下水和油出口温度的动态响应。同时研究了在一定R e下,不同的流体扰动量对换热器进出口温升的影响,得到了换热器进出口温升与流体扰动量之间的关联式。实验表明,较于气体而言,液-液换热系统温度的动态响应时间比较长,研究发现在正负的流量扰动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进出口温度变化呈现线性变化,进出口温升在正负流量扰动下其变化曲线具有对称特征。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可进行壳管式换热器动态特性试验研究系统,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对水-油为换热工质的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动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进口流量扰动为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研究了4种流量扰动方式下水和油出口温度的动态响应。同时研究了在一定Re数下,不同的流体扰动量对换热器进出口温升的影响,得到了换热器进出口温升与流体扰动量之间的关联式。实验表明,液液换热系统温度的动态响应时间比较长,研究发现在正负的流量扰动下,换热器进出口温度变化呈现线性变化,进出口温升在正负流量扰动下其变化曲线具有对称特征。分别建立了有限差分数值预测模型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换热器油侧的出口温度进行了动态预测,预测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良好,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要好于数值模拟预测,其偏差绝对值在1.3%以内,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在进行复杂的系统辨识时具有一定的参考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新开发的活塞冷却喷射装置进行试验评估,评估其流量特性及油束速度与落点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评估结果表明,活塞冷却喷射装置油束速度与落点符合技术要求,但其流量特性不符合要求。对此,提出设计规范和改进意见,并对改进后的活塞冷却喷射装置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活塞冷却喷射装置的流量和喷束速度达到技术要求,使活塞温度场分布和梯度都达到发动机强化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中V形锥流量计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振  陈保东  商丽艳 《节能技术》2009,27(2):99-102
针对顺序输送的成品油管道,阐述了V形锥流量计在管道混油流量计算中的应用,分析管道内部的速度分布,得到了V形锥流量计的流出系数与混油雷诺数的关系及管道壁面表面摩擦力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V形锥流量计能够克服传统流量计的不足,能更准确地测量混油段的流量。  相似文献   

6.
运用CFD数值仿真方法和多种经验公式,计算了理想气体(空气)和水蒸气2种不同介质在气封转速N=0和N=3 000r/min时的温升情况,并根据水蒸气和空气在旋转气封中不同的风阻温升特性,基于监控气封进出口温度变化得出气封实际工作间隙和泄漏流量.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转速下,空气风阻温升比水蒸气风阻温升更为明显,空气节流温降小,因此在燃气轮机等以空气为介质的旋转机械中,用风阻温升特性来估算气封实际工作间隙和泄漏流量的方法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焦炉荒煤气上升管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换热特性,建立新型荒煤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换热数学模型。基于所建的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换热器换热模型对其换热特性与动态调节特性进行初步理论研究。获得了荒煤气流量、导热油流量与填料层有效热导率对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与不同荒煤气上升管出口设定温度下,导热油流量及其出口温度随荒煤气流量的变化规律。所的结果对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换热器换热特性的认识及换热器的设计、动态调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车用YJP-Q系列喷射式液体燃油加热器所用供油系统进行了台架摸底试验。分析了油泵转速特性;油压特性;喷油嘴特性;油泵供、回油管长度、内径的影响;油泵距油面高度及燃油滤清器的影响。试验发现:油管过长,内径过细,会使油泵流量和容积效率下降,并使泵前真空和噪声大大上升;所用滤清器有效过滤面积偏小,原始阻力约为行业标准的2.5倍,从而导致油泵进油口真空升高,使噪音加剧。  相似文献   

9.
《电气工程学报》2011,(6):46-47
35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线圈3mm和2mm油道的设计比较,通过线圈温升对比,说明2mm油道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1 000 MW燃煤电厂的烟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CFD(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对系统中电除尘器前三室结构的烟道内流场的总压、速度分布情况和阻力特性进行研究。仿真结果发现,该段烟道的主要阻力源来自三通管和弯头,三通管烟气分配不均,3个除尘室的烟气流量和速度偏差较大,导致除尘器效率低下,管道角落积灰。CFD模拟值与规程计算的阻力值最大偏差为10.3%。因此,本文提出了两种结构优化措施:一、原烟道分流连通管处调整为三通道同时分流,增设导流板。此方法减少了各分支管路的气流差异性,烟道内低速区域减小,总体阻力降相对初始方案减少了约24.4%;二、矩形截面管道改为圆形截面管道,辅以弯头、方圆节等过渡装置。整体压力和速度值都比初始方案高很多,没有出现矩形烟道中较为明显的压力梯度,降低了66.4%的流动阻力。两种方案均能降低流动阻力,并使除尘器入口的各分支烟道流量分配均匀。  相似文献   

11.
对车用YJP-Q系列喷射式液体燃油加热器所用供油系统进行了台架摸底试验.分析了油泵转速特性;油压特性;喷油嘴特性;油泵供、回油管长度、内径的影响;油泵距油面高度及燃油滤清器的影响.试验发现:油管过长,内径过细,会使油泵流量和容积效率下降,并使泵前真空和噪声大大上升;所用滤清器有效过滤面积偏小,原始阻力约为行业标准的2.5倍,从而导致油泵进油口真空升高,使噪音加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挖机机油滤清器异常受载问题,借助自主高频压力测试系统采集典型路谱并利用频域分析解读了低频高能脉动现象。根据主油道压力和低频脉动的强相关性浅析论证了低频波的产生机理,其来源于信号调节需求下的阀芯受迫位移变化引起的泄流不均衡,且阀芯的轴向振动频率由弹簧刚度与液动力刚度共同决定。在对比分析几种典型调压控制方式的基础上,验证了不同优化方案及竞品的油压脉动情况,结果表明:减小机油泵流量及采用主油道直泄调压等方式可有效消除低频脉动,相对而言,主油道直泄调压因其对机油泵流量不敏感而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轴承运行环境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并结合现场优化轴承运行环境的常用手段,系统地分析了润滑油系统和轴系标高的调整与控制对轴承稳定性及瓦温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各轴承对支撑轴系栽荷的贡献率不一样,导致各轴承标高的变化对轴系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轴承稳定性裕度随进油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重载轴承的稳定性受进油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当润滑油流量足够时,不同比压的轴承温升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电站锅炉三通集箱系统的结构特点,采用基于三维实体模型的建模方案,对径向引入引出集箱系统的流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FLUENT软件分析了集箱流场的分布特点及受热面沿程阻力对集箱速度、静压分布的影响,详细讨论了三通结构、受热面沿程阻力对受热面流量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箱流场呈三维分布,分为径向引入管下游的冲击射流区和周围的强迫对流区,三通结构直接影响集箱的速度分布;受热面的流量分配直接受三通结构的影响,沿程阻力影响受热面流量偏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分别对变压器瓦斯继电器发生事故时重瓦斯动作过程中其内部流场情况,以及反向油流冲击导致重瓦斯误动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到了不同时刻瓦斯继电器内部的速度场、压力场分布。结果表明:在反向油流冲击过程中,下浮子有保持静油状态时所处位置的趋势和回位力,且随着流动时间的推移,该回位力越来越强;反向小油流冲击导致重瓦斯误动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电力机车运行特点,概述了机车主变压器与电力变压器设计上的不同之处,包括变压器形式,铁心、绕组的型式及选取原则,阻抗电压的选取原则,损耗及温升计算.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机油泵限压阀工作压力的两种不同的反馈调节方式,并通过试验分析不同的限压阀工作压力反馈方式的发动机机油压力分布规律,总结出机油泵限压阀采用主油道机油压力反馈控制,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的主油道机油压力受机油温度和油道阻力影响小,机油压力更加稳定,能够对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实施精确的控制,特别是对发动机低温运行工况机油压力过高和旧机油滤清器机油压力过低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8.
对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垂直水冷壁的水动力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对锅炉应用的材料为SA-213T12的ф31.8mm×5.5mm四头优化内螺纹管在试验台进行阻力特性研究,得到摩擦阻力系数λ。根据摩擦阻力系数λ及运行参数,计算某电厂600 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炉膛垂直水冷壁的阻力特性、流量偏差及热负荷偏差,并对水冷壁的水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速4气门直喷柴油机可变进气涡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在压缩末期喷雾油束末端的撞壁速度与涡流速度的相对关系。建立了喷雾油束,燃烧室形状和涡流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某4气门直喷柴油机随转速变化所要求的最佳涡流比;设计了带涡流控制阀的双进气道,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对这些气道的涡流比和流量系数随气道人口面积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在4气门直喷柴油机中,很容易通过关闭一个进气道实现最佳涡流比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过渡流道径向长度对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建立了4种不同径向长度的过渡流道模型,并借助ANSYS软件对离心泵进行了全流场的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泵外特性曲线和设计工况下过渡流道内部的流动状态。研究表明:额定工况及小流量工况下,径向长度对离心泵外特性的影响不大,但在大流量工况下,随着长度的减小,离心泵的扬程和效率均有所降低;过渡流道径向长度为510和610 mm的离心泵,扬程与效率的波动不大;过渡流道扩散段内部的回流和漩涡较为明显,且小径向长度过渡流道扩散段内部的回流和漩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