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光艳  张崇利  王玲 《吉林电力》2007,35(6):44-45,52
联合接线的方式中,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若发生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断线故障,在计算退补电量时如不考虑无功电能表电压线圈连接的影响,计算将存在误差。在不同相别断线时,无功电能表电压线圈对计量电量的影响不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提出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断线计算退补电量时,应考虑无功电能表电压线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高压电能计量装置由高压部分的电压传感器、电流互感器以及低压部分的电能计量装置组成,系统的整体准确度无法确定,并且存在容易窃电的缺点。提出一种直接在高压端进行电能计量的一体化高压电能表方案,将电子式互感器和电子式电能表相结合。该系统采用低功率铁心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容分压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作为传感单元,并且通过高压母线感应取能,实现隔离式在线供电。实验数据表明,所采用的电压和电流互感器以及供能电路可以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3.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所引起的电能计量误差主要是由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合成误差,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合成误差和电能表的误差组成的,因此.就必须进行电压、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电能表等的现场测试工作。就目前的测量手段,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误差、关口电能表误差均可实现实负荷误差的测量。对于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检验,由于以前只开展电流互感器试验室检定,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供电关口电能计量装置中存在的电能表准确度等级低,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及电流互感器变比选择不合理,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计量回路接线工艺和接地不规范,以及计量装置安装调试等问题,提出了选择0.2S级以上宽电流量程电能表,合理选择额定二次负荷,配置专用二次绕组,保证一次中性点可靠接地,加强设备的安装调试质量监督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供电方和用电方的切实利益。因此,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做到准确、公正计量,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运行中,影响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具体包括:电能表误差、二次回路误差、二次导线压降误差、电流互感器误差以及电压互感器误差等。为了优化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就应当采取选用合格的电能表,选用恰当的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降低二次回路电压降以及强化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电能分项计量误差测试方法通过数字仿真系统完成误差仿真,但是未实现详细的量化分析,导致计量误差测试精度较低。为此,提出新的谐波影响下变电站电能分项计量误差测试方法。分析电能分项计量系统工作原理;依据电压互感器工作原理,获取因谐波作用造成的附加误差;利用电流互感器等效电路,依据磁通守恒定律以及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到电流互感器误差测试结果;通过乘法器测试谐波影响下电子电能表的误差。将谐波影响下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子电能表误差之和看作电能分项计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测得的变电站电能分项计量误差和实际误差值一致,由此可知所提方法为电能分项准确计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影响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包括测量表计误差、互感器误差、PT二次回路压降误差、CT二次回路误差及谐波影响等,建立统一模型,得出完整的三相三线制及其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误差公式。模型结果表明电能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对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的影响,该结论对供电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江苏省上网关口电能计量装置中关口电能表精确度、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评估、计量用互感器误差评估以及二次压降评估,对装置中的电能表、计量用电压互感器、计量用电流互感器、计量回路的测试数据进行了技术统计与分析,给出了评估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电缆输电线路处于空载热备用或轻载(使用容量小于额定容量的50%)运行时,线路对地会产生容性充电功率,其大小与电压等级及线路长度成正比。在110 kV电压等级下,电缆线路产生的容性电流会造成电网侧与用户侧电能表对无功电量的计量有较大差异。通过对青海某110 kV电缆输电用户轻载状态下实际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电缆线路对地电容每个月产生近300万kvar·h无功电量。电缆线路过大的无功补偿造成结算计量点与参考计量点的电能表无功电量有较大差异,从而导致用户每个月产生大量的力调电费。  相似文献   

10.
李志 《云南电力技术》2007,35(4):59-59,64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是对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校验及电压二次回路压降在安装现场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在线(电能表、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或离线(电流、电压互感器)的现场测量.通过现场检验,以便对电能计量综合误差、运行状态进行系统的掌握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谐波背景下电能计量系统的计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能计量系统由电能表、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三部分构成,谐波条件下这三部分的误差都将影响电能计量系统的整体计量误差。针对谐波条件下电力计量系统的计量准确性开展了研究,分别建立了谐波条件下电子式电能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和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谐波等效电路,分析了各自的谐波计量/测量误差及影响因素,并搭建了整个电能计量系统的模型,分析了其在谐波条件下的计量误差。通过对某具体电能计量系统的仿真分析,研究了谐波对电能计量系统影响的经济性。所研究内容为量化分析计量系统在谐波条件下的误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曹志民 《大众用电》2005,21(12):32-32
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和广大电力用户的经济效益,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电能表及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本身误差及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接线。前不久,笔者曾帮助某局农电总站处理了两个相邻供电所交叉供电的电量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主要由电能表误差、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合成误差以及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等因素构成。过去往往把重点放在减少电能表、互感器本身误差,保证电能表、互感器接线正确。而忽视了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对计量误差的影响。近几年,随着电能表、互感器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成熟。由这一部分装置造成的误差在电能计量综合误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释所造成的误差也越发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例,分析了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载、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电流互感器变比及电能表结构对变电站侧电能计量装置计量准确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电能计量装置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能计量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电压互感器误差、电流互感器误差、电能表误差进行在线测试。通过在线监测能及时发现电能计量装置异常,确保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6.
<正>1现状分析1.1电能表现场校验意义电能表现场校验分为首次检定和周期检定,是确保电能计量装置安全准确稳定运行的技术手段。得不到有效的现场校验,则电能的计量和参数的采集不确定性增大,直接影响到计费和线损计算。电压和电流互感器把高电压转换成低电压信号、大电流转换成小电流信号传给电能表,电能表根据电压电流计算出使用电量。电能表现场校验是把互感器  相似文献   

17.
二次压降和二次负荷对电能计量准确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丽静 《电测与仪表》2007,44(3):38-39,46
分析了在供用电电能计量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压降及电压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负荷对电能计量准确度的影响;在实际的电能计量应用中,不但要提高互感器和电能表计量准确度,也要对二次回路压降和负荷做出定量的测量和控制,才能保证整个计量系统的系统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毛传平 《供用电》1997,14(3):51-52
高压线路中,常按图1所示接线装设有功和无功电度表计量线路供电情况。计量用电流互感器LHa、LHc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线,电度表使用三相三线两元件电度表。本文以常用DS_8型有功电度表、DX_8型带60°相角差无功电度表为例分析不完全星形接线中线在0处断线后有功、无功电度表的计量误差情况。  相似文献   

19.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发生断相故障后,电能表计量的电量不是负载实际消耗的电能。本文分析了有功和无功电能表联合接线时,计算更正电量若未注意电压重新分配问题,计算的结果可能误差较大。应以断线后,实际加于电能表上的电压和电流为准计算更正电量。  相似文献   

20.
李景村 《供用电》1998,15(5):47-49
1 引言 发电厂的计量点通常选在发供电双方的产权分界处,关口电流互感器变比则根据输送容量或发电厂的装机容量选择。在计量关口通常配置两套带逆止机构的电能表,分别计量送往系统的电能和由系统倒送的电能,然后取两者之差作为计费电度。这种计量方式从表面上看是合乎数学逻辑的;但是,由于停机倒送的负荷电流往往仅占关口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千分之几至百分之几,倒供期间就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计量失准。 2 造成倒供期间计量失准的原因分析 倒供电期间影响计量准确度有两方原因:一方面是倒供期间负荷电流太小;另一方面是电能表的灵敏度问题和电流互感器磁化曲线的非线性影响。由于负荷电流是作为被测量出现的,因而影响计量准确度主要取决于电能表和电流互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