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沟壑区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陵矿区一号煤矿302、303工作面开采进行的地表移动观测结果表明,采动引起黄土沟壑区地表移动变形剧烈,在活跃期内地表下沉达到最大下沉值的97%,地表移动伴随较大的台阶裂缝非连续变形破坏,地表移动期短,移动角值较大,下沉系数和水平移动系数较大。分析观测结果表明,垂直裂隙发育的厚湿陷性黄土及沟谷梁峁特殊地形,导致煤层覆岩移动变形在传递到土层后快速沟通黄土层中的垂直裂隙形成地表裂缝,在山体重力作用下,引起山体滑移加剧了地表台阶式裂缝破坏程度,导致下沉系数和水平移动系数增大。依据分析结果,建立了地表最大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的预计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在采动条件下,黄土沟壑地形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以神东矿区大柳塔矿52304工作面为例,布设了地表移动观测站,研究了黄土沟壑地形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观测成果研究分析发现,受采动影响,沟壑两侧的松散层向沟壑滑移,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表现出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沟壑两侧观测站产生了一个向沟壑方向的水平移动分量,最大为0.398m;滑移产生了一个垂直移动分量,使沟壑底部下沉小两侧下沉大,最大垂直移动分量为0.809m;垂直滑移分量与水平滑移分量的比值P与地形坡度i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山西兰花集团莒山煤矿2306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306工作面采后地表移动变形进行观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揭示了该矿薄煤层综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主要表现为:下沉速度快,下沉盆地陡峭,变形分布集中,在拐点内侧及附近下沉值变化较大,曲线较陡,地表沉陷变形主要集中在沉降活跃期。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风沙地貌超长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影响,对陕北柠条塔矿S12002工作面进行长期、系统的地表变形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陕北风积沙区超长工作面地表变形具有下沉响应快、边界下沉收敛迅速、地表下沉呈非连续性震荡波动、地表开切眼处损伤严重等特点,其中最大下沉系数0.59,最大下沉量2442.4 mm,最大水平移动值832.3 mm,最大下沉速度354 mm/d,活跃期下沉量占总下沉量96%,该地区具有明显的高强度开采损害特征;下沉系数与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参数存在一定相关性,研究成果丰富了西部风积沙区超长工作面地表变形特征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5.
6.
为控制地表沉陷保护地表建筑物,以赵固一矿11011工作面的地表移动变形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厚松散层条件开采下,地表下沉曲线的动态变化、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地表移动变形持续时间及最大下沉速度滞后情况。结果表明:由于上覆厚松散层土体结构松散、几乎无承载能力,地表下沉量变化较大,地表下沉速度较大,最大值为24.5 mm/d、下沉剧烈且地表下沉的范围增加较明显,在充分采动的情况下,预计其地表下沉系数大于1。在地表移动持续时间中,活跃阶段约占总时间的53.4%,而下沉量占总下沉量的91.3%,因厚松散层土体固结的原因引起的衰退阶段虽然下沉量小但持续时间较长;工作面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为182 m。上述结果表明厚松散层地区煤层开采,地表呈现受采动影响敏感、下沉速度大、下沉剧烈、下沉系数大和地表移动衰退时间长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大同矿区采煤沉陷地表移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大同矿区采煤沉陷的特点,分析了采煤沉陷的形成机理,并通过对观测资料和覆岩类比分析,确定了地表沉陷范围及地表移动变形预测的参数,并为确定地表移动变形的规律性及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鹤壁二矿煤炭资源面临枯竭,为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决定开采二矿鹤壁集东部的煤柱,以解放不可再生的"三下"煤炭资源,提高矿井资源采出率。对二矿煤柱开采地表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基于研究结果的各项技术措施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衰老矿井延续具有积极作用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了解决霍尔辛赫煤矿地表村庄压煤的问题,通过在地表设置观测站,分析观测数据,得到地表的变形移动规律,为本矿区的地表下沉预估提供基础参数,为煤矿安全开采留设保安煤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5.
16.
地表移动与变形极值计算是开采沉陷预计的重要内容。极值的大小反映地表采动的程度和规模;极值的计算准确度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整个预计结果的精度。本文详细列举了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极值计算公式,分析评述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上至关重要的极值-地表最大下沉值,关于各种级别倾角煤层统一的计算公式。这些工作使地表移动变形极值在不同矿区,对于不同的开采条件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有利于建立更具有一般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土沟壑地形下回采工作面在相邻采空区影响下地表移动变形进行研究,基于矿区实测数据,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三维分析。结果如下:单一工作面开采地表最大下沉值为1 168.95 mm;受采空区影响工作面开采地表最大下沉值为2 422.07 mm,与实际监测值相比,数值模拟值相对监测值相差不大;回采工作面受采空区影响,采空区侧应力要大于回采侧应力,地表下沉盆地偏向采空区一侧;工作面回采导致的移动变形受地表地形影响较大,位于沟壑地形边坡位置地表发生滑移,移动变形量比坡顶要大。 相似文献
18.
19.
整理、分析了大屯矿区现有四对生产矿井的11个观测站资料,针对观测资料所具有的特点,利用岩层与地表移动的模型识别和参数识别理论及方法,求取了具体地质采矿条件下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变形参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现场不间断监测,绘出走向和倾向的地表下沉和水平移动曲线,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计算出了3101工作面开采沉陷预计的条件参数,并制作下沉等值线图,消除了矿方因地表沉陷而造成的裂隙导通至工作面采空区以及地表水的隐患,成功指导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