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对现行磷钼酸铵酸碱容量法,提出了改进意见。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扩大了测量范围,使标准方法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2.
研究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钼酸铵和高纯三氧化钼中磷含量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ICP-AES测定钼化学品中磷含量的最优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等优点,可以满足日常生产检测。 相似文献
3.
磷钼酸和喹啉在强酸性介质中生成的磷钼酸喹啉沉淀,已广泛用于酸碱容量法测定磷.该法的特点是:沉淀的溶解度小,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对于高含量磷的测定,精确度较高,但该法的缺点是:空白高,硅的干扰较严重,特别是硅高的时候,沉淀不易洗涤干净,整个流程需连续进行,方法较难掌握,分析结果系统偏高,不适用于微量磷的测定,也不适用于含硅高的矿石中磷的测定.本文介绍的磷钼酸喹啉氧化还原容量法是在硝酸盐酸混酸介质中使磷生成磷钼酸喹啉沉淀,在盐酸介质中,存在草酸及煮沸情况下用硫酸联胺将钼(Ⅵ)还原为钼(Ⅴ), 相似文献
4.
钼酸铵溶液除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条件试验,对钼酸铵生产溶液含磷高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据此选用一种新型除磷剂进行除磷,除磷率都达到97%以上。试验还确认了较佳的工艺条件,为企业生产出合格的钼酸铵产品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测定硅钙合金中的钙量常用EDTA容量法,对其熔样及消除过程干扰作了相应的改进改进后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钼酸铵在紫外有两个特征吸收峰,分别为207 nm和230 nm,在207 nm波长下,钼酸铵的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可达0.999,吸光度受溶液的酸碱度影响,pH〈5时,吸收峰发生红移,并且吸光度明显下降,pH〉12时,无特征吸收峰,pH在5~12间,吸光度随pH的增大而增大,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可以检测出2~20 mg/L钼酸铵。 相似文献
8.
利用NaF -SnCl2 还原钼蓝光度法直接、快速测定磷 ,是测定钢铁中磷的常用方法〔1,2〕。在酸性介质中 ,磷酸与钼酸铵生成磷钼杂多酸 ,再用SnCl2 还原 ,形成钼蓝。当无铁基存在时 ,色泽呈纯蓝色 ,形成的磷钼杂多蓝很稳定 ;当有铁基存在时 ,Fe3 干扰测定。特别是在分析含磷量较高的试样时 ,发色后的磷钼蓝色泽极不稳定 ,颜色由深蓝色向天蓝色转化 ,因而无法获得准确结果。针对这一问题 ,本法采用在显色后的溶液中 ,加入适量的硫脲 ,显色液色泽由蓝色立即转变为天蓝色 ,即Fe3 还原为Fe2 的过程。且磷钼蓝的天蓝色颜色能稳定 3… 相似文献
9.
10.
11.
针对滴定法测定钢铁中铬元素含量的过程繁琐、时间冗长、难于操作的情况,采用ICP-OES分析技术对钢铁中铬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实验,探索出更加快速准确的替代滴定分析的方法,实现了高中低含量元素同时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研究了过硫酸铵氧化滴定法测定不锈钢中铬量(标液法)的不确定度,分析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评定了不确定度分量及总不确定度。结果表明:铬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即w(Cr)=18.01%±0.11%,包含因子k=2。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系统节能的理论,从工序钢比系数和工序能耗两个方面对唐钢1999年1-6月吨钢综合能耗与上年同期进行了对比剖析。 相似文献
15.
钢铁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钢铁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给出钢铁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最后给出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6.
17.
18.
对影响熔融法测定钢中氢含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仪器的分析参数进行了选择和优化,确定了最合适的分析条件,在该条件下分析样品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一种高强度X120管线钢高温回火条件下出现的夏比冲击试样断口分离现象。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冲击试验机等,从磷、硼、锰等元素的偏析,晶界处第二相如碳化物、合金析出物等的析出及长大角度进行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升高,断口分离加剧,分离平均长度及数量增加。夏比冲击功降幅达60%;断口分离先于主断口形成,导致试验钢表面能增加,刚度、主断口裂纹形成功及裂纹扩展功下降;磷、硼、锰等元素在晶界偏聚引起的回火脆性导致分离裂纹产生,夹杂物对分离起促进作用,尺寸较大的第二相弱化了晶界强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