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上海某生活垃圾中转站为考察对象,系统监测和分析垃圾渗滤液主要水质指标在不同季节(冬季和夏季)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季渗滤液中pH值,COD,TOC和TN明显高于夏季,而NH+4-N,NO-2-N,NO-3-N,TSS和VSS则差别不大。渗滤液中可溶性有机物主要为色氨酸类蛋白物质,表明可生化性高,且冬季优于夏季。  相似文献   

2.
南黄海盆地位于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海域部分。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泰州组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深湖等沉积相类型,其中扇三角洲继承性发育于凹陷北部,在泰一段更为发育。中部深洼带泰二段的一套半深湖—深湖相含灰质泥岩是有利的烃源岩,同时也是良好的盖层,其与泰一段扇三角洲砂岩可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3.
宁夏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季节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深入了解荒漠化草原土壤退化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的相关性,采用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对宁夏盐池四墩子地区荒漠化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⑴好气性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时空分布是秋季>春季>夏季,秋季分别是春季和夏季的1.88倍和1.69倍;⑵芽孢细菌数量活动强度的时空分布是春季>夏季>秋季,由春季至秋季,依次减少;⑶厌气性细菌数量的时空分布是秋季>夏季>春季,秋季分别是夏季和春季的1.23倍和2.71倍;⑷真菌数量的时空分布是夏季>秋季>春季,夏季分别是秋季和春季的1.98倍和3.45倍.反映出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变化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1987—2005年的监测资料,对图们江流域珲春河中的有机物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1996—2005年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量、BOD5等有机物在春化断面均呈上升趋势,并在2005年达到历年最高值;氨氮量在其他3个断面总体呈上升趋势;BOD5在珲春桥断面呈缓慢上升趋势;pH值在各个断面均呈上升趋势.综合监测资料表明,珲春河水质特征的变化总体呈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松花江四方台水质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松花江四方台CODMn的预测,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ANN),在预测模型中采用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提高网络的收敛速度,并采用提前停止法提高网络的推广能力.ANN样本集数据来源于1997~1999年3年的四方台监测站日检测水质数据.采用拉依达准则法剔除样本集异常数据.为更有效地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将松花江分为丰雨期、封冻期和其他月份来分别考察预测效果.并对1999年以后近期与远期的水质预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丰雨期预测效果最差,封冻期最好,其他月份介于之间,模型对近期水质的预测效果要明显好于对远期的预测效果.整体预测效果不错,可用于指导实际的水质管理.  相似文献   

6.
7.
8.
多元聚类分析方法在杭州湾水质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杭州湾调查资料,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以及水质调查结果分别进行聚类分析.运用多元聚类分析方法综合理化和生物指标对杭州湾水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方法能够较好的评价生物及水质指标,将各种聚类结果与水环境要素调查结果综合考虑,能够更为准确地对水质进行评价;杭州湾水域的浮游生物多样性较好,优势种为近岸低盐种,富营养化程度由外海向近岸递增.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可利用水资源量较少,干旱灾害频发,为此,对安徽省近59年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降低干旱灾害对区域的影响。选用研究区内1960—2018年的降水与气温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结合干旱站次比、干旱频率等方法对全省59年干旱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时间上,1960—2018年干旱整体呈小幅度下降趋势,春季、夏季与秋季季节性干旱无明显趋势性变化,冬季减弱趋势显著;空间上,安徽省境内的干旱发生以轻旱与中旱为主,淮河以北地区轻旱与特旱发生频率较高,淮河以南地区中旱与重旱发生频率较高,滁州市地区年际干旱减弱趋势显著,区域内季节性干旱趋势显著。SPEI指数在安徽省干旱分析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DynaMap平台漓江干流水质模拟应用软件开发过程.通过建立漓江水质数学模型,采用通用的编程语言对相关水质参数COD、BOD5、DO解析表达式进行编程,将此专业软件集成到DynaMap平台上,调用在线监测采集的河流水文水质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的数据库,在外部数据库的断面记录结构中建立线色属性,利用软件平台具有的公共属性之间自动传递数据的同步机制,将外部模块算出的水质颜色传递给内部记录进行作图,使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地在地图上显示.DynaMap平台的应用程序具有开发简单、能够实现决策者进行水环境的动态管理要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河流随机水质模型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Dobbins模型看作是一个随机微分方程,并对该方程中的随机系数进行了分析。随机方程解的各种可能结果可通过利用本文提出的一个简单方便的方法获得,该法能够计算河流中各断面的BOD与氧亏(Oxygen deficit)的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12.
华东地区矿井水的水质特征与资源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我国煤矿区水资源短缺、矿井水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分析了华东地区主要煤矿区矿井水的充水来源和水质特征,根据水质将矿井水划分为4种类型,即洁净矿井水、高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和酸性矿井水,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矿井水的水资源化技术,认为实现矿井水的资源化可使矿区水环境系统免遭破坏,缓解矿井排水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矿井水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利用乌梁素海近6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乌梁素海水体的主要营养盐在不同湖区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出湖河口营养盐含量较低,各湖区营养盐含量较高;受河套灌区灌溉退水水量及水质条件的影响,湖区内氨氮,TN,TP等营养盐浓度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年际之间,湖泊氨氮,TN,TP水质呈现波动变化趋势,COD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其浓度一直高于Ⅳ类水质标准.最后,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2011年湖泊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乌梁素海处于中度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海南部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3年12月对黄海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水质监测结果,分别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污染负荷比、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进行了该海域的水质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监测项目中除pH值和DO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外,其余水质监测项目均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污染物负荷比大小依次为BOD,PO43--P,COD,无机氮相对较低;E值在0.97~1.50范围,该海域水体呈富营养化,N/P在7.10~9.43,N是本海域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A值均在1~2之间,该海域已受到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5.
着重对GIS与水质模型集成开发的过程及可行性给予探讨,以期利用GIS所特有的空间数据分析及地图输出功能,缩短模型建模周期,提高模型精度,实现模拟结果可视化,提供水环境决策依据,为水环境容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打好关键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3种水质稳定模型对某热电厂反渗透浓水进行水质稳定性分析,对其结垢趋势进行了判断。以浓水回用为目的,提出了以水质稳定性分析为依据的软化处理方案,并依托电导率的检测与评价技术设计了阻垢剂投加量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雷兹纳稳定指数(RSI)和帕科拉兹指数(PSI)对反渗透浓水软化条件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控制反渗透浓水的p H值为9.0~9.5,或投加阻垢剂2.5!g/L后反渗透浓水进入回收单元时无结垢倾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未确知模拟信息的河流水质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定义水环境系统未确知参数和河流水质未确知风险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了突发性泄漏情形下污染物运移、扩散和转化规律的二维河流水质未确知模拟模型和水质风险可靠度计算模型。根据河流水质模拟结果,运用未确知风险可靠度计算模型对突发性水质风险进行评价。实例研究表明,以未确知数学理论研究河流水质风险问题,理论上是可行的,评价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质检测环节复杂、检测数据容易出现偶然误差的问题,根据多年从事水质检测工作的经验,探讨了利用水质组分之间的关系所具有的规律对水质检测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确保水质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居民小区分质供水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分质供水系统的发展,分质供水处理技术及工艺流程.说明分质供水在现阶段是可行的,而且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主成分分析法在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SPSS软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以多年的监测资料为依据,对三门峡库区干流段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汛期和非汛期,接受评价的4个断面中,有机物和重金属是污染的主要因素,4个断面在不同时段污染程度有差别.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简单、明了,是比较实用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