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米渣蛋白和大米蛋白的结构及性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大米蛋白和米渣蛋白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两种蛋白的凝胶色谱,溶解性能,氨基酸组成和二级结构的变化.SepharoseCL-4B凝胶色谱分析表明,两种蛋白的碱溶液溶出物具有不同的洗脱曲线和紫外吸收特征;米渣蛋白中的羰基含量和胱氨酸含量都显著高于大米蛋白;米渣蛋白的溶解性明显比大米蛋白的溶解性差.经过高温处理后大米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2.
热变性米蛋白的性质与结构研究——Ⅱ米蛋白组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色谱法对比分析了热变性米蛋白(RPI)和未加热米蛋白(RFC)的组分特征.HPLC分析显示RFC中主要是93 KDa以下的蛋白质组分,而RPI中主要是115~211 KDa的大分子.Sepharose CL-4B凝胶色谱分析表明,两种蛋白的碱溶液溶出物具有不同的洗脱曲线和紫外吸收特征,而用巯基乙醇溶解的亚基组分有相似的洗脱色谱和紫外吸收曲线,表明砌RFG和RPI具有结构和性质相近的亚基构成,加热促使蛋白质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了唧高聚体,并影响了它的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热变性米蛋白RPI的糖结合性质,并与天然大米谷蛋白RFG做了比较.Sepharose CL-4B凝胶色谱分析表明,RPI和RFG都是糖-蛋白复合物,且RPI中糖的相对含量大于RFG.气相色谱(GC)分析表明,RPI中结合糖的成分是葡萄糖和阿拉伯糖,二者含量之比为4.3:1, RFG中也含有葡萄糖和阿拉伯糖,但二者含量之比为2.8:1.用β-消去反应证明,RPI中蛋白与糖的连接方式不是O-糖肽键,应该是N-糖肽键连接;红外光谱分析显示RPI和RFG均具有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且糖链结构是α-型糖苷键.这些结果说明高温加热促使米渣中蛋白质与糖类物质发生结合反应,形成了难溶的聚集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利用米渣蛋白制备氨基酸饮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味精厂下脚料米渣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对米渣水解。通过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确定酶解米渣蛋白的最适条件,利用其酶解液可配制成氨基酸蛋白饮料。氨基酸蛋白饮料中含蛋白质182.35mg/dL,8种必需氨基酸占总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39%。  相似文献   

5.
比较并分析了米渣蛋白(RDP)、脱酰胺米渣蛋白(RDDP)、米渣发泡蛋白(RDFP)的理化性质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p H 2~12,RDP的溶解度较低,RDDP的溶解度在p H 2~4.5减小,在p H 4.5~12则增加,RDFP的溶解度均高于90%。与RDP相比,RDDP与RDFP的起泡力在p H 8~10分别增加39%与126%以上,且在p H 9.5时分别达到最高值56%和196%。RDP的乳化性稳定,RDDP先减小后增大,RDFP则一直增大。RDDP与RDFP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RDP减少8.29%与7.7%,疏水值分别增加9.14%与30%。RDP、RDDP、RDFP均存在糖蛋白和α-螺旋、β-折叠片等二级结构,且数量依次减少。RDP结构紧密,聚集呈球状,RDDP分裂为相对较小的块状聚集体,RDFP为大块片层结构。RDFP具有良好的发泡性,可以作为一种蛋白质发泡粉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6.
木瓜蛋白酶酶解米渣制备氨基酸蛋白饮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味精厂下脚料的米渣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对米渣进行水解。通过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确定酶解米渣蛋白的最适条件。利用其酶解液可配制成氨基酸蛋白饮料。氨基酸蛋白饮料中含蛋白质为182.35mg/100ml,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总蛋白质含量的39%。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莲子蛋白(分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结构与热特性的差异。结果:谷氨酸含量均占比最高,且含有较多带负电荷的极性氨基酸基团。莲子蛋白的E/T、E/N比值与FAO/WHO提出氨基酸比值接近,说明莲子蛋白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均衡。电子能谱中硫元素谱图显示,清蛋白具有更高的吸收峰值,表明其他蛋白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二硫键,而巯基含量较少。热特性分析表明,莲子蛋白在90℃时逐渐变性,200℃后发生玻璃化转变,内部有序结构向无序转变。其中分离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的热变性温度高,可能是因为分子内部二硫键含量较高,结构紧密,且在热特性变化中重量损失更大,功能性基团改变。结论:分析不同莲子蛋白氨基酸组成、含量以及热特性的差异性,可为莲子蛋白更深入的基础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SDS-PAGE电泳、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体积排阻色谱(SEC-HPLC)研究了大豆乳清蛋白(WSP)的热变性和热聚集。结果表明:大豆乳清蛋白的变性温度为70·6℃和89·4℃,对应于胰蛋白酶抑制剂和大豆凝集素的热变性温度;1%(w/v)的大豆乳清蛋白经80℃和100℃加热30min,会生成分子量约为270万Da的可溶性聚集体。   相似文献   

9.
通过SDS-PAGE电泳、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体积排阻色谱(SEC-HPLC)研究了大豆乳清蛋白(WSP)的热变性和热聚集.结果表明:大豆乳清蛋白的变性温度为70.6℃和89.4℃,对应于胰蛋白酶抑制剂和大豆凝集素的热变性温度;1%(w/v)的大豆乳清蛋白经80℃和100℃加热30min,会生成分子量约为270万Da的可溶性聚集体.  相似文献   

10.
米渣蛋白复合氨基酸水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米渣为原料,用碱法和酶法和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营养液,对水解工艺中对多种影响因素、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出碱法和酶 法水解米渣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蛋白溶解性分析法研究大米焙炒过程中蛋白质热变性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焙炒过程中大米蛋白质的热变性行为,通过大米蛋白在不同功能溶剂中的溶解度变化了解大米蛋白质在焙炒过程中次级结构的变化及热变性信息。发现热变性主要发生在焙炒的前期,热变性包括蛋白质次级结构的变化和更高能级的化学变化。与传统蒸煮方法相比,焙炒大米的蛋白质热变性程度较低。粳米和糯米中的蛋白质热变性行为基本相似,选用不同的加热介质对大米蛋白的热变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焙炒过程中大米蛋白质的热变性行为,通过大米蛋白在不同功能溶剂中的溶解度变化了解大米蛋白质在焙炒过程中次级结构的变化及热变性信息。发现热变性主要发生在焙炒的前期,热变性包括蛋白质次级结构的变化和更高能级的化学变化。与传统蒸煮方法相比,焙炒大米的蛋白质热变性程度较低。粳米和糯米中的蛋白质热变性行为基本相似,选用不同的加热介质对大米蛋白的热变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米渣为原料制备大米浓缩蛋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碱蛋白酶两步法、水溶液洗涤法、非淀粉酶法和淀粉酶法四种不同的方法对米渣蛋白提取的比较,发现淀粉酶法在制备大米浓缩蛋白时纯度最高,第二、三种方法的纯度略低于淀粉酶法,相比而言在以米粉为原料制备大米蛋白工艺中广泛采用的第一种方法没有显现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完全热变性、可溶性大豆蛋白聚集物的溶解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分离蛋白在完全或部分热变性下仍可以保持较高的溶解性,这种类型的大豆蛋白在世界大豆蛋白工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研究发现:该类型的大豆分离蛋白的亚基之间是以共价键和非共价键相结合.其溶解性质与传统的低变性大豆分离相比:在饱和湿度加热条件下更容易丧失水溶性,在湿度为18%和50%下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盐溶性相对较差,含水乙醇对其溶解度的降低作用相对较弱,在65%乙醇溶液中加热溶解性非但不降低而且还大幅度升高.该研究成果对于大豆分离蛋白产品的开发以及大豆蛋白的基础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精白保胚米发芽过程中米谷蛋白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精白保胚米在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的含量略有上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体积排阻色谱的结果显示:发芽后米谷蛋白中含量较高的各亚基分子质量没有太大差别,但其含量有所变化,高分子质量亚基含量减少,低分子质量亚基含量增多。米谷蛋白氨基酸分析结果发现:发芽可以增加精白保胚米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更加合理。分析结果表明发芽可以提高精白保胚米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米渣蛋白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了米渣蛋白的优良性质以及米渣蛋白的提取工艺和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米渣是生产淀粉糖、味精后的副产物,蛋白质含量达60%以上。米渣蛋白的提取方法有碱法、酶法、排杂法等,排杂法相对而言更具合理性。高纯度的米渣蛋白可应用于功能肽、营养补充剂、食品添加剂等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米糟制备大米蛋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糟为原料对四种制备大米蛋白不同方法,即碱蛋白酶两步法、水溶液洗涤法、淀粉酶除杂法和非淀粉酶除杂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后三种方法在制备大米蛋白时得率(>85%)和纯度(>80%)明显高于第一种方法得率(约69.2%)和纯度(约70%)。  相似文献   

18.
实验采用碱提酸沉和稀碱脱脂除杂的方法,分别得到两种米渣蛋白(碱提蛋白、除杂蛋白)。测定两种蛋白的功能性(溶解度、乳化性),实验显示,在p H 2.0~p H 11.0范围内,两种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碱提蛋白相比除杂蛋白,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为了更好地分析两种蛋白性质差异性,实验通过测定蛋白的表面疏水性、粒度、分子量和表面微观形态,表征两种蛋白的聚集态变化。碱提蛋白具有高的表面的疏水性和更小的粒度,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碱提蛋白呈现表面粗糙的颗粒堆积,而除杂蛋白表面较平滑,蛋白颗粒呈现相互团聚交联的状态。实验表明,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蛋白形成了不同的聚集态,与除杂蛋白相比,碱提蛋白具有更小的聚集体颗粒,同时暴露出更多的疏水性基团,使其表面疏水性高于除杂蛋白,从而表现出更高的溶解度和乳化性。  相似文献   

19.
以醋酸酐、三聚磷酸钠和环氧氯丙烷为变性剂对大米淀粉进行醋酸酯、磷酸酯及交联变性,制得不同取代度的大米变性淀粉。将变性淀粉在已优化的条件下进行热膨化,以膨化率及脆度为指标研究变性对淀粉热膨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3,种变性淀粉的热膨化性质均得到了改善,但交联变性的改善程度不如酯化变性的好。淀粉醋酸酯的取代度为0.083 1时,膨化率和脆度分别为9.3和0.164 kg.s;淀粉磷酸酯的取代度为0.007 7时,膨化率和脆度分别为9.6和0.166 kg.s;交联淀粉的沉降积为2.4 mL时,膨化率和脆度分别为8.8和0.168 kg.s,原淀粉的膨化率和脆度分别为7.6和0.300 kg.s。试验表明在原淀粉中添加适量的变性淀粉可以显著改善其热膨化性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