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激光二极管可能在数纳秒内自行毁坏,因此测试一个反馈稳定的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响应和稳定性可能是费用很高的。图1所示仿真器电路示出了一个典型的激光二极管封装,封装内不仅有由电流1.驱动的激光二极管,而且还有一个光电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的前端面发射在外界起作用的主光束,而后端面则发射落到光电二极管上的参考光束。  相似文献   

2.
三洋目前的AIGaAs红外激光二极管波长在780—830nm,还有AIGalnP红色激光二极管——波长在635.675nm之间,三洋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发生产了635nm激光二极管的厂家,使用特殊衬底结构和MQW(应力补偿)活性层,实现了低工作电流和高工作温度。凭借三洋开发的独特结构,  相似文献   

3.
激光二极管的时间相干性在相干光学传递技术和单模光纤传感器技术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以往着重研究的都是采用GaAlAs激光二极管的多模振荡。正如其他文献中提到的那样,多模运转中观察到的相干性,不仅反映了激光二极管固有的线宽而且反映了激光二极管材料对纵模分布的影响。为了研究激光二极管作为相干光源的可能性,必须弄清激光二极管单模振荡的相干特性,即激光二极管固有的相干性。此外,InGaAsP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波长为1.30μm和1.55μm,由于二氧化硅光导纤维对这两种波长具有较低的损耗与最小的色散,所以,InGaAsP激光二极管是一种比GaAlAs激光二极管更好的相干光源。  相似文献   

4.
东芝公司已研制成一种可见光激光二极管,型号为 TOLD9410(S),该管是世界上的波长最短(650nm)的激光二极管。东芝公司声称该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看起来比当前市场上销售的前沿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亮4倍。该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亮度足以替代 He-Ne 激光器,它能辨别出过去只能由 He-Ne 激  相似文献   

5.
日本索尼公司业已研制出新型的铅镓砷激光二极管,其特点是具有世界上最大的输出功率——1W。目前市售的输出功率最大的(500mW)激光二极管是美国光谱二极管实验室(Spectra Diode Laboratory)制造的。输出功率为1W级的普通激光二极管的体积较大,而且比索尼的新产品更耗电。索尼公司的新型激光二极管,其输出功率较之用于小型唱机上的激光二极管要大200倍。索尼最新研制的激光二极管有8个品  相似文献   

6.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阵列化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引言激光二极管随着大功率化发展 ,除通信及信息记录外 ,还在打印和显示、材料加工、医疗等许多领域使用。最近大功率激光二极管的件数和论文数急剧增加 ,在市场上销售大功率激光二极管的生产厂家数量增加、从产品的水平也可看到飞跃发展的大功率化、大规模化。激光二极管最基本的大功率化可以增加电流注入的条幅 ,称为宽展条幅 ,适用于固体激光的激励。在最近大功率化的开发尤其是波长 0 .81μm和 0 .98μm激光二极管的发展中 ,10 0μm的单条激光二极管报导的连续波最大功率为 10 W左右。但过分地增大条幅 ,容易产生横高次模振荡和丝状…  相似文献   

7.
一个用来泵浦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堆栈包括8个半导体激光二极管阵列。这些阵列排布在一个球面上,每个bar条的输出激光被离轴压缩来实现高效率的耦合。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堆栈的输出光束由一个空心导光管耦合到激光工作介质上。针对用于耦合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堆栈的空心导光管进行了几何光学和光线追迹的分析。几何光学的分析揭示了耦合损耗的原因,并用来指导结构的设计。光线追迹分析结构参数和泵浦系统的输出特性,用来指导耦合系统参数的优化。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将半导体激光二极管阵列排布程球面可以提高偶和效率,降低最优化的导光管长度,改善输出能量场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会上,基本的注意力集中在高功率激光二极管、二极管列阵、光纤激光器和二极管抽运激光器。日本西谷化工厂的С.Накамура报道在InGaN激光二极管中获得~420 mW的振荡功率(横向基模振荡功率为100 mW)。 德国建成连续波2 kW的激光二极管系统,用光纤将其功率导引到加工体上,样品上的辐射强度为~200 kW/cm2。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用于泵浦固态激光器的Ⅲ-V族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材料的最新进展。所讨论的激光二极管材料均是在GaAs衬底上生长的。其中重点讨论了激射波长在0.87至1.1μm这一新波段的CW输出高功率的应变层InGaAs-AlGaAs激光二极管的性能和可靠性;提高了抗退化能力的波长为0.78至0.87μm的应变层AlInGaAs-AlGaAs和晶格匹配的GaInAsP-GaInP材料系统的激光二极管,以及改进了性能的GaInP-AlGaInP材料系统的可见光激光二极管.  相似文献   

10.
在激光二极管阵列泵浦高可靠固体激光器的研制和应用中,激光二极管阵列的寿命至关重要.通过搭建不完全匹配吸收固体激光寿命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800 nm激光二极管阵列的寿命测试.实验对固体激光系统输出能量的下降率、激光二极管阵列损毁程度以及激光二极管阵列的功率下降率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比讨论了同批次阵列在常规测试条件下的寿...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反向光发射单元核心器件FP激光二极管的主要特点,介绍了FP激光二极管的性能和参数的物理意义,解读了FP激光二极管产品的参数表及曲线组图,提出了反向光发射单元在使用和维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激光二极管在激光通信实验室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实验要用它作为光源,以便确定集成光波导、光纤电缆、微光设备、光学电路等的特性。此时,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必须在规定的工作极限范围驱动激光二极管。 虽然采用给激光二极管串联电阻和调节直流电源电压的方法可以做成简单的激光二极管驱动器,但稍不注意就会烧坏价格昂贵的激光二极管(尤其是波长1.55μm的管  相似文献   

13.
除传统的微电子模片包装散热法外,越来越多的应用要求用铜/钨合金制作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底座和辅助底座。现在,大多数半导体激光二极管都装在铜/钨合金制成的底座和辅助底座上。伴随着模片尺寸增大的趋势,散热片和模片间热膨胀匹配的提高和功耗的要求,铜/钨合金已成为包装激光二极管的选择,对于任一方向尺寸大于1000μm的模片尤为理想。铜/钨合金提供了所需的散热和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反向光发射单元核心器件FP激光二极管的主要特点,介绍了FP激光二极管的性能和参数的物理意义,解读了FP激光二极管产品的参数表及曲线组图,提出了反向光发射单元在使用和维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邹福清 《激光技术》1994,18(3):148-148
单片激光二极管可同时发射红光及红外光XeroxPaloAlto研究中心(PaloAlto,CA)的科学家们在GaAs衬底上生长出单管可见(680nm)和红外(830nm)的激光二极管。这种紧密排列由芯片低压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方法制成。  相似文献   

16.
西门子公司是世界闻名的大型企业,在器件的研制和对生产认识上有它自己的观点,在工艺和应用上也有独特之处。本文着重介绍该公司发展激光二极管的结构、工艺和应用,以供参考。长期以来激光二极管被认为是光纤通信中特别关键的器件,是目前高比特率、长距离系统的唯一光源。  相似文献   

17.
由于1970年实现了激光二极管常温连续振荡和光纤的低损耗(20dB/km),光纤通信的研究就成了现实的课题。而激光二极管的研究也就成了光纤通信的主要目标。 这种激光二极管具有Ga AlAs/GaAs双异质结构,激光振荡波长在0.8μm。起初因寿  相似文献   

18.
基于偏振复用技术的激光二极管光纤耦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辉  万春明  史全林  徐莉  王玲  刘国军 《中国激光》2007,34(10):1343-1346
光纤耦合输出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LD)模块作为光纤激光器的抽运源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纤耦合激光二极管输出功率,提出了利用激光二极管输出光束的线偏振特性,采用偏振复用技术,将两只高功率激光二极管输出光束经准直、复合、聚焦的光纤耦合方法。利用光线追迹法,分析了圆柱透镜对激光二极管发散光束的准直特性,并讨论了柱透镜的安装距离对准直性能的影响。根据激光二极管和光纤的相关参数设计了聚焦透镜组。采用这种方法将两只输出波长为980 nm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输出光束耦合进数值孔径0.22,芯径100μm的多模光纤中,当工作电流为4.5 A时,光纤激光连续输出功率为6.36 W,耦合效率大于78%。  相似文献   

19.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光纤耦合输出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模块具有体积小、光束质量好、亮度高等特点,在泵浦光纤激光器、材料处理、医疗仪器等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纤耦合激光二极管模块的输出功率,提出了基于多只激光二极管串联的光纤耦合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耦合效率高、光学元件加工简单等特点.利用两组反射镜,将多只高功率激光二极管输出光束经准直、复合、聚焦,耦合进光纤输出,根据激光二极管和光纤的相关参数设计了聚焦透镜.利用特殊加工的A1N材料作为过渡热沉解决了激光二极管的导热和相互之间的绝缘问题.采用这种方法将4只输出波长为980 nm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输出光束耦合进数值孔径0.22、芯径100μm的多模光纤中,当工作电流为4.0 A时,光纤连续输出功率为11.6 W,耦合效率大于79%.  相似文献   

20.
一种用于激光二极管阵列快慢轴同时准直的新型准直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帆  王春灿  耿蕊  宁提纲  简水生 《中国激光》2007,34(8):1059-1063
利用光学软件ZEMAX优化设计并实际制作了一种可用于激光二极管阵列(LDA)快慢轴同时准直的新型准直器件,这种准直器利用三维精密调节系统对D型光纤的侧面进行刻蚀,在D型光纤的纵向上形成一个微型柱透镜阵列,其折射率与光纤折射率相同.利用这个微型柱透镜阵列对激光二极管阵列的慢轴进行准直,同时利用D型光纤横向上D型结构对激光二极管阵列的快轴进行准直.准直后的光束发散角为1.82 mrad×10.4 mrad,功率损失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