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在恒温,恒压和恒定搅拌速度进行了NO2对不同结构硫醇氧化速度,结果表明,正构硫醇氧化速度大于异构硫醇,并可通过提高NO2浓度或加入正丁硫醇的方法加速异构硫醇氧化。并初步研究了NO2在天然气凝析汽油和柴油脱臭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炼油及乙烯装置废碱液湿式氧化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炼油及乙烯装置废碱液的性质,提出了空气湿式氧化处理工艺并就其过程中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S^2-,COD、挥发酚氧化性的影响在实验室小型试验装置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2-容易脱除,在150℃以下转化为S2O^2-3,在180℃以上转为SO^2-4;在150℃以下COD作率较低,温度对COD的去除影响很小,在150℃以上,随反应温度的提高COD去除率显著增加;酚的氧化主要发生在150℃以上,  相似文献   

3.
液化气脱硫醇精制工艺中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气-液两相体系中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主要探讨了硫醇钠结构、浓度、反应温度等对硫醇钠氧化反应的影响;发现异构硫醇钠较难被氧化;对硫醇钠浓度和氧分压来说,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二级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升高反应温度,反应加快;并从反应机理方面对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脱硫醇精制新工艺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废碱氧化采用催化氧化法处理乙烯废碱液。经过了2 a的实际生产运行,对于工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使废碱氧化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逐步提高。文中对废碱氧化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简要叙述废碱液的组成及其危害,概述湿式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进展,重点介绍该技术在废碱液处理方面的工艺研究情况及设备和催化剂的研制进展,并对其工业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叔丁硫醇,正丁硫醇和正辛硫醇组成的混合硫醇体系的均相催化共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首次发现伯硫醇的存在能促进叔丁硫醇的氧化反应,提出了与实验结果相符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溶剂球磨法制备出水滑石(HT)负载型CuMn氧化物催化剂CuMn/HT,利用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测定了催化剂的组成及结构;并在常温条件下,以空气为氧化剂,乙醇为溶剂,考察了催化剂CuMn/HT在硫醇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Mn/HT催化剂有效负载金属组分Cu和M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1%,1.9%,其表面吸附氧中不饱和氧占比为84.9%,吸附的晶格氧只占15.1%;热过滤实验表明,硫醇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来源于催化剂CuMn/HT而非溶液中存在的金属,且该催化剂至少可重复使用5次,二硫化物的收率不低于94%;以催化裂化汽油轻质馏分为原料,使用该催化剂在常温下进行硫醇氧化反应5 h后,FCC汽油产品中不含硫醇。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国内外硫醇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概况。介绍了碱性条件下硫醇的非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硫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混合硫醇体系均相催化共氧化反应机理、固体碱存在下硫醇催化氧化反应机理、无苛性碱条件下硫醇催化氧化反应机理。认为进一步探讨硫醇的氧化反应机理是液化石油气和汽油脱硫醇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Na+/MgO固体碱催化硫醇氧化反应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制备了不同Na+离子负载量的Na+/MgO固体碱,并测定了总碱量和碱分布。在正丁硫醇氧化反应中,Na+/MgO固体碱对硫醇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且固体碱表面的强碱中心越多,催化活性越高。当作为一种碱性载体,负载上酞菁钴(CoPC)制成CoPC/Na+/MgO催化剂时,其催化活性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缓和湿式氧化工艺处理乙烯裂解废碱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缓和湿式氧化工艺处理乙烯裂解废碱液,考察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对S^2-及COD去除率的影响。要达到COD 35%-40%的去除率和出水S^2-小于2mg/L的目标,需要以下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20℃,停留时间不低于180min;或反应温度150℃,停留时间不低于120min;或反应温度180℃及180℃以上,停留时间不低于30min。  相似文献   

11.
硫醇的氧化行为及其对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模型化合物对甲苯硫酚,借助于气相色谱和质谱等分析手段,探讨了硫醇的氧化行为以及烃类化合物和其它非烃化合物对硫醇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推断其可能遵循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硫醇的热稳定性能好,但抗氧化能力差;在活泼烃生成的烃过氧化物引发下,硫醇容易与柴油中的烯烃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和自身的二聚反应;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醇在活泼烃类物质的存在下,容易与其它非烃化合物(1-萘酚、3-甲基吲哚)发生复杂的反应,生成沸点高、极性强的物质,从而导致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变坏。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推断了硫醇对安定性影响的可能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环己烷氧化废碱液化学处理工艺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日本宇部、瑞士 ERZ and Stall公司、岳化化工二厂、鹰山石油化工厂等国内外厂家几种典型的环己烷氧化废碱液化学法处理工艺及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3.
阐述乙烯废碱液替代工艺水用于半干法烟气脱硫的工业应用情况,并对脱硫灰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废碱液对锅炉烟气脱硫效果良好,形成的脱硫灰对环境无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4.
针对液化气Merox脱硫醇工艺中催化剂溶解于碱液中,容易造成催化剂聚集失活,碱液循环周期短,废碱液排放量大的弊端,本文制备了硫醇钠催化氧化负载化催化剂。通过催化剂催化硫醇氧化反应活性测定发现,负载化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氧化反应活性,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催化剂活性组分有部分流失,造成催化剂流失的原因是催化剂活性组分仅仅通过物理吸附沉积在载体的表面。并对催化剂的性质进行了SEM、XRD、UV-VIS表征。  相似文献   

15.
16.
液化石油气中硫醇的低温等离子体脱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脱除液化石油气中的硫醇,考察了硫醇初始质量分数、停留时间、放电功率等参数对等离子体脱硫的影响,并分析了等离子体对液化气烃类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能很好地脱除液化石油气中的硫醇,随着初始硫醇质量分数的降低、停留时间的增加和放电功率的增加都能提高硫醇的转化率。初始硫醇质量分数为230wg/g的液化石油气经低温等离子体作用后,在放电功率为55w、停留时间200s时液化气中丙烯量有最高值、碳四烯烃量有最低值。硫醇脱除机理可以分为2部分:电子直接和硫醇分子碰撞使之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电场中产生的各活性粒子和自由基团与硫醇分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7.
固体碱负载酞菁钴硫醇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将CoPc(SO3Na) 4 或CoPc[N(CH3) 3I]4 和CoPc(SO3Na) 4 二元混合物 ,负载在Mg(Al)O载体上制成的催化剂 ,能有效脱除喷气燃料中的硫醇。后者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于前者。Mg(Al)O负载CoPc(SO3Na) 4 催化剂运转32 4h后活性下降 ,脱硫醇率低于 60 % ,硫醇硫质量分数高于 2× 1 0 - 5;而Mg(Al)O负载二元混合物催化剂在运转4 80h后 ,脱硫醇率仍可达 85% ,硫醇硫质量分数低于 1 4× 1 0 - 5。XRD和ESR表征表明 ,前者活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Mg(Al)O载体上酞菁钴分子聚集。用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基团的二元水溶性酞菁钴混合物制备催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酞菁钴分子的聚集 ,改善催化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将废碱液引入腈纶混合废水对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对SBR工艺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低含量的废碱液,微生物活性不受影响,可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效果好于SBR工艺.  相似文献   

19.
汽油氧化脱硫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汽油氧化脱硫醇的方法,包括亚铅酸钠法、本德法、阻化剂法、次氯酸钠法、PDS法、硫酸精制法及双氧水法.综述了碱体系、脱硫醇催化剂、助剂研究进展,其中碱体系有苛性碱水溶液、有机氨(液氨或氨水)、高分子固体碱及无机固体碱;较好的脱硫醇催化剂是以镁铝氧化物为固体碱载体,负载磺化酞菁钴制备的双功能催化剂;常用的助剂主要是含卤素的季铵盐及甲醇.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航空煤油中硫醇硫含量严重超标的情况,采用预载复合脱硫催化剂HPA-304、脱色脱氮催化剂HPT-108和白土精制剂对航空煤油进行精制处理,并优化了催化剂和稀释剂的填装方案。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反应压力为1.0 MPa、空速为1~2 h-1的工艺条件下,催化剂HPT-108及白土精制剂都能将航空煤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完全脱除;催化剂HPA-304可将航空煤油中的硫醇硫由90μg/g脱除至小于20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