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读     
正王琪等采用六羟甲基三聚氰胺、丙烯酸为原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共同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合成氨基丙烯酸酯大单体。通过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氨基丙烯酸酯大单体进行表征,并分别对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用量、最佳反应时间、最佳反应温度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与丙烯酸的最佳反应配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六羟甲基三聚氰胺(HMM)、丙烯酸(AA)为原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I)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共同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合成氨基丙烯酸酯大单体。通过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氨基丙烯酸酯大单体进行表征,并分别对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用量、最佳反应时间、最佳反应温度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HMM)与丙烯酸(AA)的最佳反应配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曹子英 《当代化工》2013,(3):368-369,372
以丙酮氰醇和水合肼为原料缩合生成二异丁腈肼,结晶母液一般作为废水处理。通过对二异丁腈肼结晶母液特殊处理,用配位滴定法测定了丙酮氰醇的残留量,并对母液中水合肼的含量作出推算,为优化偶氮二异丁腈工艺,进行清洁工艺设计提供相关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位吸附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废弃丁羟黏合剂导电复合材料,考察了苯胺单体质量分数、掺杂质子酸浓度、氧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复合产物导电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仪对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苯胺单体质量分数为20%,掺杂质子酸对甲苯磺酸浓度为0.1 mol/L,氧化剂浓度为0.16 mol/L,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10℃。在此条件下处理废弃丁羟黏合剂可使体积电阻率由原来的1011Ω·m降低到105Ω·m。  相似文献   

5.
以丁羟液体橡胶(HTPB)、N,N-双(2-羟丙基)苯胺(BHA)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得丁羟聚氨酯预聚体,然后用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固化制备了丁羟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合成方法、不同二元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预聚体中-NCO质量分数及固化工艺对丁羟聚氯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不同固化温度的丁羟聚氨酯弹性体,结果显示弹性体的微相分离程度从高温到低温梯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改性全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氟辛酸和SOCl2经酰基化反应,再与乙醇胺经酰胺化反应得到N—羟乙基全氟辛酰胺,然后分别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甲基丙烯酸B—羟乙酯作用制得N—羟乙基全氟辛酰胺丙烯酸酯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为溶剂,上述单体与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酯类单体进行溶液聚合得到全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并在此基础上加入硅烷偶联剂单体KH—570,制得有机硅改性全氟丙烯酸酯溶液共聚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有机硅改性共聚物具有优良的硬度、耐水、耐碱、耐溶剂、表面自洁及耐沾污性能等,可用来制备性能优良的氟硅涂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简称丁羟)为原料,通过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氯含量的氯化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简称氯化丁羟)。研究了影响丁羟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讨论了氯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二羟乙酸L-薄荷酯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华军  蔡水洪 《化学世界》2004,45(11):593-596
二羟乙酸L-薄荷酯是一种重要的手性试剂。以乙醛酸和L-薄荷醇为原料进行合成,采用减压脱水酯化、转化分离和反应结晶技术制得二羟乙酸L-薄荷酯,探讨了共沸挟带剂、真空度、物料配比、成盐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结晶及母液回收套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凯 《塑料助剂》2014,(5):20-23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丁酮和乙醇为混合溶剂,采用沉淀聚合和饥饿滴加投料的方式合成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无规共聚物。考察了偶氮二异丁腈添加量和混合溶剂体积比对共聚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收率的影响,滴加时间与共聚物均质度的关系以及母液循环使用情况。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5%,混合溶剂中丁酮与乙醇的体积比为7:3,滴加时间为5 h时,所合成的共聚物收率98%,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3×10~5,均质度高,热性能良好。在上述工艺条件下进行母液循环使用,实验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1聚合机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溶液聚合生产PMMA是通过自由基聚合完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自由基聚合经历引发,增长,终止三个阶段。1.1链引发本反应所用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首先把MMA和BA混合物料与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一起升温,当温度达到40~60℃时,引发剂开始分解,产生活泼的异丁腈自由基,然后由异丁腈自由基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产生活泼的单体自由基。1.2链增长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单体与异丁腈自由基反应生成原始增长自由基后,假定有游离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单体存在的情况下速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A、W型氯丁胶粘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耐热、易分层的缺点进行了改进。认为在A型氯丁胶粘剂配方中加入热反应型酚醛树脂和3~5份的2,6-二羟甲基酚衍生物单体;在W型氯丁胶粘剂配方中加入带有硫化促进剂的酚醛树脂,即可制得耐热性很高又不分层的胶粘剂。还提供了氯丁胶乳作胶粘剂的基本配方。  相似文献   

12.
以(CH3)3CSi(CH3)2O(CH2)3Li为引发剂,采用阴离子聚合法合成了丁羟胶,通过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极性添加剂四氢呋喃等对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极性添加剂对其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等对丁羟的微观结构影响甚微,而通过调节极性添加剂四氢呋喃的用量可控制丁羟胶的主链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单体分子3,5-二(2-炔基丙氧基)苯甲酸甲酯与3,5-二(4-叠氮丁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与表征。方法:采用"Williamson"醚化反应和与叠氮化钠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单体分子3,5-二(2-炔基丙氧基)苯甲酸甲酯与3,5-二(4-叠氮丁氧基)苯甲酸甲酯。用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及红外光谱(FTIR)对合成单体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4.
选用了多元叠氮化合物间苯二甲酸二 (β叠氮甲酰氧基乙酯 )对RTV硅橡胶进行表面处理 ,通过氮烯插入反应 ,使硅橡胶与丁羟胶粘剂形成化学键 ,可以提高RTV硅橡胶与丁羟胶粘剂的粘接强度 ,而且性能稳定 ,并能够保证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5.
前言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气相色谱分析已由R.L.Lawrence等人作过详细的叙述。单体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气相色谱分析,也已有许多资料报导,而合成乙烯基吡咯烷酮中间体——N-β-羟乙基吡咯烷酮的气相色谱分析,资料却很少见。本文就合成乙烯基吡咯烷酮时,胺解液中N-β-羟乙基吡咯烷酮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予以报道。二、测定试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单体乙烯基吡咯烷酮,是由r—丁内酯和乙醇胺进行胺解,先生成N-β-羟乙基吡咯烷酮,然后催化脱水  相似文献   

16.
以偶氮二异丁腈 (AIBN)为引发剂 ,研究了丙烯腈与丙烯酸甲酯在二甲基亚砜溶剂中的自由基均相溶液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单体配比 ,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分别用称重法和乌氏粘度计测定了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研究结果表明 ,制备高性能聚丙烯腈纺丝溶液最佳的反应条件是 :总单体浓度2 5 % ,AIBN占总单体浓度 1% ,反应温度为 6 0℃ ,时间为 30h  相似文献   

17.
丁羟聚氨酯弹性体是以丁羟液体橡胶、扩链剂211(N,N-双(2-羟丙基)苯胺)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然后用MOCA固化制备而成。本文讨论了丁羟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和性能,并将丁羟聚氨酯弹性体试件浸入油、水及丙酮试剂中,分别浸泡3、5、10和20d后,测试试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结果表明,丁羟液体橡胶相对分子质量约3500,异氰酸酯基/羟基的物质的量比为5.0时合成的丁羟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丁羟弹性体溶胶某些参数进行了定量测定。在此基础上,借助于提出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形成丁羟弹性体时HTPB的反应程度及丁羟弹性体中氨基甲酸酯基浓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又出现了众多含乙烯基的产品可被用来做共聚的单体如丙烯酸及酯类,苯乙烯,乙酸乙烯等其共聚物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纺织物的涂饰及整理,各种粘合剂的制造。为了改进其应用效果和使用性能,经添加各种单体复配共聚完成。本文介绍以丙烯酰胺为初始原料来制备的衍生物。N-羟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甲基丙烯酰胺,甲基双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乙二醇二醚等用作自交联剂的合成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丙烯腈与丙烯酸的共聚合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旺玺  王艳芝  蔡华苏 《化学世界》2000,41(11):577-581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研究了丙烯腈与丙烯酸在二甲基亚砜中的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单体浓度 ,引发剂浓度 ,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分别用称重法和乌氏粘度计测定了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用 IR,DSC和 TG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最佳的反应条件是 :总单体浓度 2 2 % ,AIBN占总单体浓度 1 % ,反应温度和时间为 6 0℃和 2 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