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剂类制药废水生物毒性较大、可生化性较差,属较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混凝沉淀+上升式厌氧污泥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COD300 mg/L,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级UASB+二级UASB+SBR+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玉米淀粉废水,处理规模为500 m3/d。工程实际运行表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低、出水水质好、运行费用低、运行可靠、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某制药厂针对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排放特点及水质特性,采用高级氧化+水解酸化+MBR+活性炭过滤工艺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工艺运行效果稳定,出水水质优于天津市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12/356—2008)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潍坊市某化工园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104m3/d,其中制药等化工废水5 000 m3/d,非化工废水5 000 m3/d,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采用分质处理,化工废水采用芬顿预氧化+脉冲水解酸化+两级AO+MBR组合工艺,非化工废水采用预处理+AAO生化+三沉池组合工艺。该项目从2014年1月开始运营,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5.
江西某化工企业主要生产头孢类系列产品的医药中间体,产生的废水COD和氨氮浓度高,原废水处理工艺已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在小试基础上对原工艺进行改进,采用MAP+铁碳芬顿+ABR+A/O工艺处理该制药废水。工艺改进后出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 21904—2008)。  相似文献   

6.
某生物制药企业排放的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水质成分复杂,含有菌种代谢产物、消泡剂、酸碱以及有机溶剂等,采用调节池+水解酸化+UASB+OAO+二沉池+氧化脱色+斜管沉淀池处理工艺,处理出水主要指标满足河南省《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 41/758—2012)表1标准A排放要求。该工艺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出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规划总规模为10×10~4m~3/d,一期设计规模为3×10~4m~3/d。随着使用年限增长,设备性能下降,且园区企业增多,废水水质变化,原工艺处理出水水质无法持续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因此实施了工艺改造,采用"预氧化+混凝沉淀+复合水解酸化+A~2O+MBR+臭氧催化氧化"组合工艺,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对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针对杭州城西某医院120 t/d污水处理站改造中废水量、水质特点,采用粉碎格栅+生物接触氧化法+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出水达到环保纳管排放标准。其设计方案采用的工艺路线合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二氧化氯"工艺处理医疗废水,处理后出水中COD、BOD、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7%、94%、87.5%,其出水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相似文献   

10.
南闸污水处理厂根据现有工艺的运行情况,结合新的排放标准,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絮凝沉淀+纤维转盘滤池工艺处理以印染废水为主的综合污水,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1.
浙江某污水厂进水中含有80%的工业废水,污水可生化性差,出水要求较高。原工程采用水解酸化+A/O+混凝沉淀+生物曝气滤池+V型滤池工艺处理污水,出水有机物严重超标。现扩建工程在生化池与混凝沉淀池之间增加芬顿工艺,氧化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通过混凝沉淀去除,效果良好。工程试运行期间,出水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芬顿的药剂成本仅为0.35元/t。现工程证明仿酶芬顿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经济、有效,可为其他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餐厨垃圾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氨氮含量高,主要污染物表征值为COD、NH_3-N、SS等,经常规生物处理后出水水质难以达标。河北省某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采用预处理+MBR+臭氧高级氧化工艺处理餐厨垃圾废水,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COD350 mg/L。  相似文献   

13.
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因涂装生产工艺调整,致使原废水处理工艺难以满足处理要求。现厂区内排放的涂装废水具有成分复杂、COD值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另由于厂区地形条件限制导致其无法通过与厂区生活污水混合处理的方法来提高B/C比,因此该废水处理难度较大。由小试分析可知,利用芬顿工艺作为预处理,可将B/C比由0.18提高至0.57。故结合现有工艺,最终确定采用Fenton+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砂滤+炭滤组合工艺处理废水,改造后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处理效果显著,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标准的洗涤用水要求,可直接作为洗涤用水回用于涂装清洗系统,实现工业生产废水"零"排放目标。  相似文献   

14.
某食品公司在速冻食品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COD、BOD5、SS和动植物油含量高等特点。设计采用物化预处理+厌氧+好氧生化处理的工艺处理该厂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DB35/322-1999)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太阳能电池企业排放的含氟废水,设计采用三级反应沉淀的物化预处理工艺,以及水解酸化+反硝化+硝化的生化处理工艺。工程实践表明,物化预处理后废水中的氟化物可降至8 mg/L以下,生化处理后废水中的大部分硝态氮可通过反硝化去除,出水水质达到《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表2中的间接标准,再接入城区污水厂处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制药企业生产半合成青霉素产生的高浓度有毒难降解废水的特点,采用微电解+Fenton+UASB+A/O+砂滤工艺进行处理。半年多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成本较低。在进水COD为8 000~12 000 mg/L时,处理出水COD≤120 mg/L,出水水质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中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再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采用pH调整槽+超滤+UASB+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乳化液废水,处理规模为60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原水COD、SS、石油类质量浓度分别约为50 000、1 000、20 000mg/L时,出水COD、SS、石油类浓度分别降至405、27、16 mg/L左右,达到设计出水要求,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有利于后续污水处理厂的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采用两级UASB+A/O工艺处理红薯湿淀粉废水的工程实例。该工艺具有很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波动性较大的工业废水处理尤为适合。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出水COD≤93 mg/L、NH_3-N≤7 mg/L,出水水质达到《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1—2010)。  相似文献   

19.
江苏某化工企业以生产发散性染料为主,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氨氮、高COD和高色度废水,原废水处理工艺已无法使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在小试和各车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改造原有工艺,采用除氨氮膜设备+Fe-C/Fenton+ABR+UASB+两级生化曝气池工艺处理该厂染料废水。工艺改进后,出水的各项指标符合该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生物医药企业排放的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较高且不易降解等特点,设计了六种组合工艺方案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以改良型UNITANK生化处理系统为核心,辅以"混凝气浮/臭氧氧化/水解酸化"强化预处理、"石英砂过滤/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对该类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臭氧氧化前置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医药废水的可生化性,保障组合工艺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