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编寄语     
1953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机械行业成为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一重、一汽、一拖等大批苏联专家援建的项目作为国家重点工程而备受瞩目。与此同时,新中国大规模的工厂设计研究也由此开始,大批设计人员汇集到工地现场、交流设计技术、学习苏联专家的设计经验,一份以工厂设计技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刊物在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局诞生了,这就是本刊的前身。50年来,《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新中国建设,也经历了动荡时期的种种磨难,更经历了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她以自己的经历折射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并以文…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第一个五年计划机械工业建设的需要,一机部于1953年3月成立了设计总局,负责对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工作的管理。这就是现在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的前身,它的成立标志着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系统的诞生。同年10月,由设计总局主办创刊了《设计简讯》,这就是《工程建设与设计》的前身。  相似文献   

3.
《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创刊于1953年10月,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目前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国家机械工业局工程建设中心和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中元兴华工程公司协办的工程建设类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4.
1953年,《工厂设计》期刊创刊了,这就是《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的前身。六十年一甲子,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但对于工程建设行业来说,是蓬勃发展的六十年,是历尽艰辛的六十年,是载誉归来的六十年……  相似文献   

5.
《北京勘察设计》2004,(2):13-16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原名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53年,曾经是一个专门从事重型机械、工程机械、石化机械等工厂设计的工业院,在机械工厂设计领域中占有领先的地位。由我院设计的一大批国家骨干机械工厂,至今仍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行业排头兵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机械现状与需求俞国义(中国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的前身是原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目前属水利部和电力部两部共管,主要承建全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下属17个工程局和两个水工厂,共19个成员企业。职工22...  相似文献   

7.
《机械工厂建筑设计技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由一机部设计研究总院主编,并有一机部第一、二、六、七、八设计研究院、农机部第一、二设计研究院、国家仪表总局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参加工作,于一九七九年开始编写,一九八○年年底完稿。经审查后,批准为部颁标准,自一九八一年五月一日起试行。《规定》是总结建国以来在机械工厂建筑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综合有关设计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制订了机械工厂建筑设计中有关技术问题的统一规定。《规定》共十四章、附录二十八个。《规定》前七章是机械工厂各类建筑中具有共同性的问题内容有:总则、建筑布置、屋面、墙体、楼地面、门窗、楼梯及电梯、装饰工程等。《规定》后七章是机械工厂中对有特殊要求的、有关专业性的技术问题,如地下防水工程、防腐蚀、射线探伤、电磁屏蔽、噪音控制、空气调节、洁净车间等,作了技  相似文献   

8.
60年前,在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大幕拉开之际,我国机械、电子、兵器、船舶工业第一批勘察设计单位成立了。《工程建设与设计》的前身《工厂设计》期刊也是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一本杂志,以他60年的奋斗足迹,完整地记录了新中国从工业体系创建初期的艰辛到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欣喜。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迎来了五十岁华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表示热烈祝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3年,原为建设部直属最大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2000年10月1日,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 50载春秋,科技先导作用突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始终以促进我国建设事业的科技进步为己任,致力于解决我国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关键问题:负责编制与管理我国重要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10.
一、技术引领,匠心铸就美好生活“1953年,是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始之年,大规模的建设项目在全国铺开。原建筑工程部(1952年8月成立)为了加强建筑材料的试验研究工作,决定于1953年10月,以建筑工程部设计院的建筑材料试验室为基础筹备建立'建筑技术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应运而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从成立到现在已有66年历史,当前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积极发挥技术引领作用,为行业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取得了将近4000项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正>1中国桩工机械概况解放前,我国没有桩工机械制造业。50年代初期的基础施工全部使用旧中国从国外进口遗留下来的蒸气式打桩机和笨重落后的自由落锤,桩工机械设备和施工工法都非常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武汉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我国开始测绘仿制国外3~10t单作用和双作用蒸气式打桩机以及苏联的BII系列振动桩锤,开始有了以测绘仿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建设体制改革形势发展需要,部建设协调司与有关方面研究决定,业经国家科委批准,创办于五十年代初期的机械工厂设计系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机械工厂设计》,自1990年起,更名为《工厂建设与设计》。更名后的刊物由工程建设中心和机电工业勘察设计协会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3.
正《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2021年)《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以设计师、工程建设人员、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介绍先进设计技术和行业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优化为宗旨,是工程设计行业内一个新闻报道、论文发布的重要平台,也是设计单位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同时为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2020年)《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以设计师、工程建设人员、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介绍先进设计技术和行业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优化为宗旨,是工程设计行业内一个新闻报道、论文发布的重要平台,也是设计单位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同时为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工厂,名机器织布局,又称机器制造洋布总局。这是一家在清末“洋务运动”中产生的“官督商办”性质的企业,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建成投产。唐振常先生主编的《上海史》评论说:“它的开办成功,对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洋争利,对于鼓舞民族士气,都有一定意义。”这家全部从英美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棉纺织工厂,建成后在光绪十九年九月初十(1893年10月19日)。发生重大火灾,全厂烧毁。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棉纺织工厂大火。这次火灾的教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上柴:历史缔造者 素有国内工程机械第一配套动力之称的上柴早已为众多的工程机械企业所熟知,其为工程机械配套的历史也是中国发动机行业的发展史.1953年8月正式定名上海柴油机厂,开始自行设计和制造柴油机.  相似文献   

17.
《福建建筑》2012,(5):F0004-F0004
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于1953年创建于北京。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设计院之一。现为国家机械、建筑、船舶、兵器、轻工、石油、市政等行业甲级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赵瑾(受访人简介详见本刊2017年第4期本栏目):我们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年开始的,主要的任务是苏联帮助援建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同时,也给它们配套了694个项目,这694项是中国自己配套的。这些项目被提出来以后,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各个项目要放在哪里,工人镇、小城市和城市怎么组织安排,这样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是当时国家计划中的一个大问题。开始的时候,国家确定了这些项目,苏联还没做好工厂设计的时候,中央各个工业部门就已经去选厂了。  相似文献   

19.
机械工业部在《新中国机械工业的成长与壮大》这篇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文章中写道:“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设第一批现代化骨干企业时最早集中起来的一批工程技术力量,组成了工厂设计机构,通过配合国外设计,逐步开展了自行设计。现在拥有部属十二个工厂设计研究单位和一个工程勘察单位,加上一批省市机械部门和骨干企业的设计研究机构。这支技术力量,三十多年来在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工程咨询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对我部勘察设计部门在机械工业三十五年的发展和建设中所作贡献的全面估价。旧中国的机械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只有少数几个城市有一些机械工厂,主要是为进口机器搞装配  相似文献   

20.
由于体制的变化和工作的需要,经机械电子工业部建设协调司及有关方面研究,由工程建设中心和机电工业勘察设计协会联合主办的《机械工厂设计》将改为《工厂建设与设计》。为了办好刊物,加强指导,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筹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