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pplicationofMembraneMicro-FiltrationTechniqueontheClarificationTechnologyofCaneJuiceChenShzhi(SugarcaneInd.Res.Inst.,ChinaNationalCouncilofLightInd.Guangzhou510316)1膜与膜技术的作用与发展背影膜与膜技术是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膜分离是借助于特殊制备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利用压力差、温度差、电位差为推动力,基于物质是否能透过或透过股的速率不同,使液体或气体中备组分得到分离、分级或富集。股分离技术在现代工业技术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国外、内都做了大员研究工作,是一项越来越受瞩目的高新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BMZ脱色剂的脱色性能、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及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实验证明 ,BMZ脱色剂具有强烈吸附色素的能力 ,脱色率较传统脱色剂提高了80 % ,而且价格低廉 ,资源丰富 ,操作简单并可再生 ;经计算机回归处理 ,发现Feundlich吸附等温式可以很好地描述BMZ的吸附过程 ,该吸附系统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3.
聚硅酸盐絮凝剂对甘蔗混合汁清净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研究了在聚硅酸盐絮凝剂中选用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对甘蔗混合汁澄清效果的优劣,并确定最佳的絮凝剂摩尔比组成以及最佳组成絮凝剂在不同用量、硫熏强度、PH值条件下对甘蔗混合汁清净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完善制糖过程中蔗汁清净技术和丰富超声空化应用研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模型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强化蔗汁低温脱色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定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加入量、超声功率及溶液温度为实验因素,蔗汁色值为考察指标,响应面分析得到超声强化蔗汁脱色的最佳条件:PAM加入量为9.2 mL,超声功率为394 W,溶液温度为73.0℃。以此条件处理后蔗汁的色值为257IU,比100℃时用传统石灰澄清技术处理的蔗汁色值(281 IU)降低了8.5%。说明超声强化蔗汁低温脱色具有良好的效果,为蔗汁清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6.
《广西轻工业》2018,(1):3-5
文章对英茂糖业某糖厂开展日处理48立方米混合汁膜分离清净中试研究。同时,采用连续离子交换装置对膜系统处理后的清汁进行进一步脱色研究。通过膜技术及离子交换技术的集成应用,制糖生产过程除使用少量石灰调节p H外,不再使用二氧化硫、磷酸、聚丙烯酰胺等化学澄清剂,清汁色值可稳定在150IU以下,浊度较亚硫酸法工艺降低80%。新工艺可生产低色值、高品质白砂糖、有机糖以及高品质红糖等产品,为糖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思路。膜分离及离子交换集成技术在糖厂的应用所带来的蔗糖生产流程再造、产品升级及产业链延伸,为制糖行业打造新业态,推动蔗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蔗汁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及其测定方法、制糖生产过程蔗汁总酚含量变化以及酚类物质致色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在生产主要环节监测、控制某些重要酚类物质变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色值是糖品最重要的特性,但在蔗汁清净中,通常不把脱色看作主要目标.根据实验结果,所有的常规清净方法都有显著的脱色潜力,甚至比工业实践中所意识到的更高.测试了4种主要的清净方法:热汁加灰石灰法、亚硫酸法、单碳酸法和双碳酸法,并研究了各种清汁的色值特性.碳酸法在甘蔗糖业中的应用不是很广泛,但硫磺价格的周期性上涨、糖质量问题和环境问题,都促使人们设法考虑用发酵车间免费的CO2替代或补充SO2.研究了粗汁和清汁间的相对脱色率,石灰法、亚硫酸法、单碳酸法和双碳酸法的平均脱色率分别为35%、47%、44%、74%.检测了影响石灰法清汁色值的几个因素,即:沉降停留时间和温度、蔗渣和滤泥含量、磷酸和蛋白质添加量的影响.加灰量低于1 kgCaO/t蔗(石灰法、亚硫酸法、单碳酸法)情况下,除了新生成的磷酸钙沉淀对色素的吸附外,很大一部分脱色效果来自于受热凝结的甘蔗蛋白的吸附.在常规清净方法中,用于吸附色素的磷酸钙沉淀是过量的.亚硫酸法和单碳酸法的脱色效果接近,但单碳酸法处理得到的清汁和糖浆的热稳定性明显较差,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工艺条件对蔗汁色值与酚类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糖工艺过程中pH值、时间及温度对蔗汁色值及粉酚类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70℃,pH值10且缩短操作时间的条件下可使蔗汁色值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自主研发的糖厂新型滤汁上浮清净技术,包括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应用效果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自主研发的糖厂新型滤汁上浮清净技术,包括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应用效果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制糖脱色成本占糖浆精制成本的1/3,而酶促褐变是蔗汁颜色加深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了制糖压榨过程中褐变对蔗汁颜色变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亚硫酸盐对蔗汁酶促褐变的抑制。结果表明:褐变对蔗汁色值贡献率大于50%,前10 min褐变速度最快;蔗梢蔗汁相对于成熟蔗茎蔗汁酶促褐变程度高;压榨后立即预灰能减少酶促褐变色素生成;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蔗汁预灰pH大于9.5时为0,在pH6.0~6.5最高;3 mmol/L NaHSO3的添加量能完全抑制蔗汁酶促反应发生。研究可为甘蔗制糖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滤清汁气浮清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法糖厂吸滤机滤清汁色值高、透光性差、而流量较大,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潜力所在。本研究利用气浮工艺处理滤清汁、解决了浮清技术、消泡和酸值变化等问题、在生产应用中达到清度从17.02cm提高至29.23cm、脱色率29.33%、提高现纯度0.795×10-2的效果。文中详细介绍了该工艺并讨论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主要阐述糖汁清净过程中应用液态二氧化硫的试验情况,并基于试验结果,对糖厂使用液态二氧化硫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电絮凝技术用于甘蔗糖厂蔗汁脱色的试验和电絮凝技术机理。电絮凝技术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蔗汁的脱色、杀菌、减少灰分残留等3个方面,在50~70℃范围研究了不同糖汁温度和电流密度下电絮凝后清汁的脱色率。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处理预灰汁的沉降清汁纯度提高了0.13AP,在亚硫酸法基础上脱色率提高了12.55%,电导灰分平均降低200μs/cm。电絮凝温度越高清汁脱色率越高,而电絮凝耗电量则越大。  相似文献   

17.
混合汁中过量蔗渣糠对糖汁色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黎锡流  李琳 《甘蔗糖业》1993,(2):47-49,46
通过对甘蔗糖厂的实际混合汁进行研究,发现混合汁中的蔗渣糠含量将直接影响糖汁的色值;因此,减少混合汁中蔗渣糠的数量是一项降低清汁色值的重要措施。对蔗渣糠的致色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 2 0 0 1/ 0 2至 2 0 0 2 / 0 3年榨季间 ,利用中空纤维膜在甘蔗糖厂进行了膜过滤的试验。介绍了试验结果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当压力为 0 .2 0~0 .2 5 MPa、温度为 30~ 4 0℃和 p H值为 6 .8~ 7.0时 ,可得到滤清汁平均色值 6 9°ST、混浊度 74和清净效率 34%的最佳过滤效果  相似文献   

19.
蔗汁冷冻干燥工艺条件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方案 ,研究蔗汁冷冻干燥过程中入料锤度、装料厚度、冻结速度的交互作用对冻干时间的影响 ,发现装料厚度的影响最大 ,认为采用较高的入料锤度和合理的装料厚度对降低蔗汁冷冻干燥的生产成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芦荟凝胶汁脱色工艺并优选其脱色条件。采用4因素 3水平正交设计法 ,以脱色率为指标 ,筛选影响芦荟凝胶汁的脱色工艺的因素。实验设计A、B因素对芦荟凝胶汁的脱色有显著的影响 ,芦荟凝胶汁的脱色条件是A1B3 C2 D1。(芦荟凝胶汁 :1:1、活性炭 :0 .5 %、脱色方式 :室温搅拌、脱色时间 :2 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