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DR算法应用到协同虚拟环境下可能会引起状态不一致的两个因素——网络延时和用户交互.然后提出了基于时间包围盒的补偿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维护系统运行过程中实体运动状态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采用单一层次包围盒进行碰撞检测在实时性和精确性方面的不足,提出基于轴向包围盒(AABB)结构和有向包围盒(OBB)的混合层次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方法(SHBVs).通过分析各种层次包围盒的特点以及虚拟手术环境中的对象特点,混合层次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方法将包围盒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采用AABB-AABB的方式,用来快速排除不可能相交的物体;下层采用OBB-AABB的方式,能更紧密的包围虚拟环境中的活动对象(如细长的手术器械),同时对环境对象(软体组织)能更快速地在软组织变形后进行更新.实验证明,提出的混合层次包围盒算法能更快地检测碰撞,达到较好的实时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围绕如何提高碰撞检测的速度,对虚拟环境中的物体进行了假设,提出了对碰撞检测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并结合各类包围盒的特点,提出了在碰撞检测中针对具有不同几何特征的物体选择不同类型包围盒的混合包围盒算法,分析了不同类型包围盒之间的求交算法,实现了层次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的优化,提高了碰撞检测的速度,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混合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碰撞检测的实时性,提出一种混合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将物体的包围盒二叉树设计为2层结构,顶层使用AABB包围盒排除不相交的物体,下层利用k-DOPs包围盒检测物体之间的碰撞情况。采用任务树的方法对2棵混合包围盒二叉树进行同步遍历,实现物体之间的碰撞检测。与其他碰撞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碰撞检测的实时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讲述了软体采用层次包围盒方法进行碰撞检测时,针对连续变形包围盒树的两类更新方法:静态更新和动态更新,对静态更新方法中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混合更新方法,动态更新方法中的离散法和连续法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实验数据比较了各种算法在不同仿真环境下的运算速度.结果显示,混合更新方法和连续法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如何提高虚拟环境中物体运动的真实性和实时性,对虚拟环境中的物体进行了预处理,并从相交测试复杂度、紧密性角度对几种常见的包围盒进行了比较,在分析轴对齐包围盒(AABB)树生成基础上,从存储空间的角度对AABB包围盒树的节点进行了存储优化和AABB包围盒树结构的优化,改进后显著提高了碰撞检测的速度,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姜晓路  刘渊 《计算机工程》2012,38(9):285-287
为提高复杂场景中碰撞检测的效率,提出一种传统混合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的优化算法。从数据结构上对混合包围盒树进行改进,引入时空相关性概念,将包围盒树分为上下2层结构,上层采用包围球,下层采用轴向包围盒,构造混合层次包围盒树,实现物体的快速碰撞检测,利用碰撞检测的时空相关性,简化树的搜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混合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碰撞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层次包围盒的碰撞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基于包围盒的碰撞检测算法中的包围球法、轴向包围盒法、方向包围盒法、离散方向多面体法、固定方向凸包(FDH),分析结果表明:包围盒的简单性和其包裹对象的紧密性是一对矛盾,如何更好的兼顾简单性和紧密性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更新消息滤波是网络虚拟环境(Networked Virtual Environments,以下简称NVE)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功能。在NVE中,为了维持状态一致性,一台主机的所有状态变化需要及时通知与之相关的其他远地主机。一般地,我们是通过由源主机向远地主机发送更新消息(Update Message)的方式,维  相似文献   

10.
李红波  周东谕  吴渝 《计算机应用》2010,30(12):3304-3306
提出了一种基于k-dops包围盒与包围球相结合的碰撞检测算法。预处理阶段为几何对象构造包围盒二叉树,其中节点的内层构造k-dops包围盒,节点的外层构造包围球。碰撞检测阶段,首先利用包围球快速排除不可能发生相交的物体,然后利用k-dops包围盒进一步精确地判断物体对是否发生相交。通过与QuickCD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证明了这种混合包围盒能够有效地提高复杂结构几何体之间碰撞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面向电子商务的分布式协同虚拟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分布式虚拟现实、协同虚拟环境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技术需求,然后阐述了分布式协同虚拟环境的需求特性,最后分析并给出了一个面向电子商务的分布式协作虚拟环境的实现技术和系统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12.
Internet上的异构协作环境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异构平台协作环境的实现原理及其优缺点,研究了如何通过对Java虚拟机的扩充来实现基于复制副本方式的虚拟协作环境VCE,并对协作环境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给出了解决方案。VCE可以用于Internet上异构的软硬件环境下的协同设计,协同编辑,远程教学等应用中。它具有传输量少、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协同虚拟环境(CVE)并发控制在一致性、响应性和并发性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客户端的并发控制机制。该机制通过在客户端保存共享物体的状态信息,使系统的一致性得到提高,利用基于对象属性的并发控制思想,提高系统的响应性。实验表明,该并发控制机制能使CVE系统在一致性、响应性和并发性等方面达到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移动协同虚拟环境(MobileCVE)是以移动网络为支撑、运行于移动设备上、强调用户沉浸式参与的协同虚拟环境。针对移动设备和移动网络的若干制约,该文提出一种MobileCVE框架模型,它以计算机为服务器,利用计算机的计算和存储优势以及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以弥补移动端的不足,同时保留了移动设备移动、便携的优点。探讨了该框架下的数据组成、关键技术和协同类型,并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5.
吕小虎  李沁 《计算机科学》2009,36(7):256-261
已有基于内存的虚拟机迁移技术要求迁移源机和目标机之间必须共享网络磁盘,迁移性能受网络条件的影响很大,且在不支持\"共享网络磁盘\"的环境中,无法实现虚拟机迁移.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虚拟机磁盘作为虚拟机运行所需的持久化状态的封装体,所展现出的如高可用性、高效能、安全稳定等良好特性,提出基于磁盘的虚拟机迁移.通过设计虚拟磁盘驱动系统DiskMig,在实现虚拟机磁盘迁移的同时保证了其在源端和目的端的一致性.设计了\"Transfer on Demand with Forward-ahead\"(TOD&FA)算法快速同步源端和目的端磁盘文件差异.DiskMig采用自行设计的高效存储结构bitmap,使记录、查询虚拟机磁盘迁移过程中的大量I/O操作时仅需时间复杂度O(1).实验表明,DiskMig所采用的相关方法对虚拟机及其中应用程序运行性能的影响仅为5%左右,有效支持了虚拟机磁盘文件的迁移.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多智能体相关概念及背景意义,多智能体协调控制研究现状,对一致性和包容控制的控制模型及协议进行总结,并阐述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虚拟实验环境中的实体及其建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实验的元器件模型通过用数学模型来代替物理上存在的具体的物理器件,这种数学模型应该能够正确的反映器件的物理特性和电学特性,且便于在计算机上作数值计算。文章分析了虚拟实验环境中的虚拟实体的特性和行为特征,提出了一种虚拟实验的建模分类方法与虚拟元件的建模方法,将元器件的建模分为基于正向操作模型建立和基于逆向操作的模型建立,并通过分析电子实验的特点,探讨了电子实验的元件建模方法和元件的模型的类结构图,建立了电子实验的元件的模型类体系结构,并分析了这种建模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普适计算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是今天普适计算的一个新领域,是对虚拟空间计算力的提升,更是普适计算中"普适"的体现。本文讨论并给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普适计算的概念、特性和关键技术,为其实现提供理论探索和论证。  相似文献   

19.
A framework for virtual organization creation in a breeding environ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ffectiveness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virtual organizations (VO) is an important pre-condition for having a truly dynamic VOs, in response to collaboration opportunities in fast changing market contexts. A realistic approach to materialize agility in VO creation is defined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a VO Breeding Environment (VBE), that guarantees the preparedness of its members to quickly get engaged in collaboration processes. After a survey of past approaches and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BE concept, a discussion of the process and suggested functionalities towards a VO creation framework are presented in this context. Finally a list of supporting tools is described and future research challenges are pointed 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