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固体酸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合成过甲酸,测试并分析了甲酸与双氧水质量比、催化剂NKC-9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过甲酸质量分数的影响。并将过甲酸用于棉织物低温漂白,测试并分析了过甲酸的用量、p H值、漂白时间、漂白温度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甲酸的最佳合成工艺为甲酸与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5,催化剂NKC-9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8%,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0 h,在此条件下,过甲酸质量分数为19.01%;过甲酸可用于棉织物低温漂白,最佳工艺为过甲酸溶液用量为8 g/L,p H值为6,漂白时间60 min,漂白温度45℃,浴比1∶30,在此条件下,白度为78.7%,强力保留率93.2%。  相似文献   

2.
刘群  丁斌  关昶  王海东  李祥  郝凤岭 《丝绸》2016,(4):25-28
采用过甲酸对柞丝绸进行漂白。讨论漂白温度、p H值、过甲酸质量浓度、漂白时间等因素对柞丝绸漂白效果的影响,并测试漂白丝绸的断裂强力,比较过甲酸漂白优化工艺与双氧水漂白工艺的漂白效果。结果显示,过甲酸漂白柞丝绸较佳工艺为:漂白温度95℃、过甲酸质量浓度18 g/L、p H10、漂白时间80 min;过甲酸漂白的白度高于双氧水漂白,分别为57.84%、45.66%;过甲酸漂白的强力损失率略高于双氧水漂白,分别为11.09%、8.70%,具有较好的强力保持率。  相似文献   

3.
在系统实验的基础上 ,对过甲酸漂白苎麻织物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实验的基础上,对过甲酸漂白苎麻织物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两种制备甲酸铬的方法:甲醛氧化法和三价铬沉淀法。合成的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进行了结构检测。结果表明:制取的绿色粉末状物质为甲酸铬,其含铬量比样品提高了35.6%。将所得甲酸铬用于制革工序中的固色阶段,发现有很好的助染效果。  相似文献   

6.
已知甲酸可抑制线粒体呼吸链末端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低浓度的甲酸可导致细胞内线粒体活性氧的快速爆发并进一步杀死酵母细胞。因此,对可能影响酿酒酵母细胞线粒体产生活性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菌龄、低温预处理、还原剂、线粒体ATP酶基因突变等对甲酸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对甲酸的抗性与线粒体活性密切相关,通过线粒体突变降低线粒体活性可增强酿酒酵母对甲酸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过醋酸漂液中过氧化氢和过醋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振鸿  刘凤莹 《印染》1990,16(3):51-51
  相似文献   

8.
以硫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供氧剂,甲酸为受氧剂,对棉籽油环氧化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双氧水用量和甲酸用量对环氧棉籽油环氧值的影响,通过设计L25(56)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的反应条件:100 g棉籽油中加入67 g双氧水-硫酸(双氧水与硫酸质量比为200∶1)、13 g甲酸,在60℃恒温搅拌下反应6 h。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物的环氧值达到5.68%,碘值(I)5.47 g/100 g,酸值(KOH)0.57 mg/g。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玉米秸秆、杨木及松木为原料,利用不同液比的甲酸与原料(1∶10,1∶9,1∶8和1∶7)制浆,从制浆黑液中分离得到甲酸木质素,进一步制得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探究了不同甲酸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具有木质素的基本结构特征,液比1∶9时制得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酚羟基含量分别为2.69、2.82、3.09 mmol/g。水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压片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将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用于制备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淀粉复合膜,复合膜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加,其疏水性能与甲酸木质素的原料种类和制浆液比有关。经4个月老化后,复合膜的疏水性能进一步增强,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淀粉复合膜的水接触角最高分别可达127.2°、125.1°和123.5°。研究结果对增强木质素的疏水性能及扩展疏水性膜材料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棕榈油,研究了甲酸、双氧水、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环氧值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m(棕榈油)∶ m(甲酸)∶ m(30%双氧水)∶ m(催化剂)=30∶ 6∶ 43∶ 0.3,反应温度65 ℃,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产品环氧值为3.89%.  相似文献   

11.
谷氨酸发酵过程不同溶氧水平产有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HPLC法对标准溶氧水平和低溶氧水平谷氨酸发酵液中的α-酮戊二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在不同溶氧水平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四种有机酸的变化趋势比较相似,但其浓度有一定差别。产酸期有机酸分泌到胞外;发酵后期琥珀酸和柠檬酸作为碳源被细胞吸收利用,而乳酸较少被吸收到胞内。低溶氧水平发酵液中乳酸的大量积累,耗糖快、最终糖酸转化率偏低。  相似文献   

12.
在马尾松硫酸盐浆氧脱木素前采用活性氧进行活化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后续氧脱木素选择性和提高脱木素程度,将活性氧用于过氧化氢漂白前预处理,也能较好地起到提高过氧化氢漂白效率的作用,该实验着重对氧脱木素前活性氧活化预处理过程中纸浆性质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过氧化氢漂前活性氧预处理工艺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周天池 《毛纺科技》2012,40(4):25-28
选用双氧水/甲酸对羊毛进行预处理,达到低温染色的目的.通过甲酸与双氧水协调作用,改变羊毛表层结构,使羊毛染色的温度,由传统的沸染降低到70℃,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最后得出最佳预处理工艺为:双氧水体积浓度60 mL/L,甲酸体积浓度70 mL/L,60℃水浴中保温40 min,浴比1∶100,预处理试样在70℃下染色上染百分率达到96.52%.  相似文献   

14.
甲酸法制浆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有机溶剂制浆方法,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甲酸法制浆的特点、反应机理及几种典型甲酸法制浆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甲酸法制浆在生物质精炼平台的构建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种高氧预处理协同过氧化氢处理预防板栗仁褐变的方法。方法 将板栗随机分为4组: 对照组(21% O2)、高氧组(90% O2)、过氧化氢组[2% H2O2 (m/V)]、高氧协同过氧化氢组[90% O2+2% H2O2 (m/V)], 0℃贮藏30 d, 每5 d测定其褐变指数, 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酶促褐变底物总酚含量及酶促褐变相关酶, 包括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se, 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高氧组、过氧化氢组和高氧协同过氧化氢组褐变指数分别降低了16.06%、16.38%和29.11%。其中, 高氧协同过氧化氢组的防褐变效果最佳, 显著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P<0.05), 抑制了PPO的活性, 提高了PAL、POD、CAT的活性, 增加了酚类物质的含量, 提高了板栗仁抗氧化能力。结论 高氧协同过氧化氢处理, 能显著降低贮藏过程中板栗仁表面褐变, 较好地维持板栗仁品质, 保持板栗仁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洗筛后未漂细浆进行了H2O2强化氧脱木素研究,并对脱木素浆采用XH工艺漂白。研究和生产实践均表明:在氧脱木素过程添加1.0%~1.5%过氧化氢,可以有效降低氧脱后纸浆硬度,同时提高纸浆白度;脱木素浆再经XH漂白后,漂白浆白度可达到81%ISO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空塔连续氧化与真空双级变径降膜蒸馏耦合连续生产工艺,蒎烷氧化制备过氧化氢蒎烷。实验研究了在反应的起始阶段加入少量催化剂(0.6%),使用空气氧化生成过氧化氢蒎烷的工艺过程。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对过氧化氢蒎烷得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确定控制蒎烷氧化反应的工艺条件:空气流量8L/h,氧化反应温度90℃,氧化反应时间8h。用最佳组合参数进行验证实验,过氧化氢蒎烷含量为19.8%,经蒸馏浓缩提纯,其纯度达到55.1%。  相似文献   

18.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can have preservative effect on red beet juice. The behavior of the pigment in the fermented juic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n-fermented juice. Two red beet varieties (Czerwona Kula and Chrobry) were used in our experiment. Three probiotic bacteria and three infant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Lactobacillus sp. were selected for beet juice fermentation.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influenced both red and yellow pigments. In the two beetroot varieties (Chrobry and Czerwona Kula) studied, the dominant red-violet pigment components were betanin, isobetanin, while vulgaxanthin I was the major yellow pigment. Betanin was the main red-violet component in juices before fermentation. After fermentation also betanidin and isobetanidin were observed. Huge amounts of betanidin were found especially in fermented Chrobry juice.It was observed that fermented juice from Chrobry cultivar contained higher betanidin than betanin levels. Contrarily, in juice from Czerwona Kula cv., betanin level was much higher than betanidin level.  相似文献   

19.
油酸、水、壬酸和醋酸的混合体系在0~15℃、强烈搅拌下,再通臭氧至反应完全。再通氧气并使体系逐渐升温至85~100℃,向体系加入Mn(Ac)2和CoCl2做催化剂或用微波加热催化,反应2~3h。使用近沸水萃取反应混合物,水相经冷冻、抽滤、重结晶等工艺后得到壬二酸,油相经减压蒸馏得到副产品壬酸。由于采用的溶剂体系优良和选用的催化剂得当,壬二酸的收率达到70%以上(以油酸计),纯度大于98.4%。  相似文献   

20.
以蓖麻油酸为原料,在高温下经减压蒸馏制得脱水蓖麻油酸(DCO-FA),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条件下产品的收率。结果表明:制备DCO-F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4分子筛作催化剂,用量为2%(以蓖麻油酸的质量计),抗氧化剂1024作阻聚剂,用量为1%(以蓖麻油酸的质量计),反应温度30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以制得无色透明、黏度低的产品,收率达93. 77%。采用酸价、羟值、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产品进行表征,证明反应脱水成功且产品的共轭率可达58. 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