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智能传感器技术和智能传感系统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大型环保设备状态监测与传感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利用IEEE1451标准,研究智能传感系统技术在大型环保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完成了系统智能前端,包括混合传感器接口、智能传感器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及TEDS方案的设计与实现,研制了一种适合于大型环保设备状态监测的网络化智...  相似文献   

2.
IEEE 1451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接口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产生了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由此制定了IEEE 1451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标准;IEEE 1451标准族的目标是定义一套通用的通信接口,使变送器同微处理器、仪器系统或网络相连接,标准不仅允许厂家生产的传感器支持多种网络,还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传感器和网络,并支持即插即用;文中还简要介绍了IEEE 1451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意义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IEEE 1451网络智能传感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EEE 1451标准族的目标是定义一套通用的通信接口,使变送器同微处理器、仪器系统或网络相连接,标准不仅允许厂家生产的传感器支持多种网络,还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传感器和网络(有线或无线网络),并支持"即插即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型电机综合监测系统传感器接口兼容及网络互操作性问题,基于IEEE1451标准接口,对开放式、"即插即用"的智能监测系统做集成研究;基于IEEE1451标准,完成网络节点执行器模块(STIM)、TII接口电路及传感器电子数据表单(TEDS)方案的设计;基于CAN总线技术完成网络适配器(NCAP)硬件模块和通讯协议的开发,编制了节点通信优先晋升协议;实验分析表明,系统可靠性高,实时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远程环境监测为背景,设计一个基于IEEE1451智能传感器标准的监测系统。基于IEEE1451.4、IEEE1451.5和IEEE1451.1分别设计了变送器接口模块TIM、无线变送器接口模块WTIM和网络适配器NCAP,并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框图。此外,还设计了适用于环境监测的传感器电子表格(TEDS),并基于RT-Thread操作系统给出了软件系统主要的UML状态图和序列图。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智能传感器网络接口标准IEEE1451的最新研究和应用,特别对其理论研究、与其他标准的结合与发展及在航天领域及工业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阐述;国际上已经将射频标签(RFID)系统变送器通信协议纳入标准族作为IEEE1451.7,基于无线TIMs和无线NCAPs分别构建了两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方法,并研究了其与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标准和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结合;该标准在航天、军事、工业控制和机器人控制等领域也有新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产生了网络化智能传感器 ,由此制订了 IEEE14 5 1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 ,根据应用的需要 ,人们又提出研制无线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本文介绍无线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提出背景和研究现状 ,分析无线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技术可行性 ,设计一种基于嵌入式网络模块的、用于机器人手爪的无线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IEEE1451的机器人网络感知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器人所需要的多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兼容与接口问题日益突出.为降低建立和维护机器人感知系统的成本与复杂度,提高可靠性,本文基于智能化、网络化的设计思想.借助IEEE 1451智能变送器接口标准和现场总线技术,搭建了一个分布式、开放的机器人网络化感知系统。并针对传感器即插即用和传感器静、动态标定与性能评估等需求,详细介绍了感知系统的软硬件构成与网络接口设计。实测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良好,为机器人实现更高级智能,完成更复杂任务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数据交换系统是应用程序之间独有的,它缺乏通用性和扩展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采用了数据交换领域中当前热门技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提出了基于XML技术的数据交换系统的架构。该系统分为接口模块、文档模块、数据控制模块等。本文对系统抽象描述、数据交换实现共享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系统设计充分利用了XML的优点,使得数据交换系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武器装备的研制周期缩短对武器试验场/靶场测控效率提高的要求,需要提高测控数据的利用率和共享范围,如何解决由不同测试设备构成的靶场测试系统异构数据和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成为其关键之一;从靶场数据适配的需求出发.提出了基于自动测试标记语言ATML的异构数据适配以及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异构数据库适配方案.该方案能充分整合现有试验资源,并有效地提高靶场数据交换的效率和成功率,在实际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纺织厂车间环境,提高对环境的自动控制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IoT)的纺织车间环境智能测控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设计了单跳多汇集节点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以降低汇集节点的传输负载,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率。详细阐述了该系统感知节点、控制节点等节点硬件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软件工作流程,并利用改进的牛顿插值算法作为拟合函数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处理,提高了系统检测与控制准确度。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成本低、易于维护和升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XML的图形结构数据表示的解决方案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恩红  许斗  钱海 《计算机工程》2002,28(5):6-7,19
可扩展标识语言XML的文档内部采用树形结构,因而对图形结构的数据缺乏直接的表示手段。该文提出了两种基于XML的图形结构数据表示的解决方案,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基于XML和本体的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物联网应用层中相关数据交换标准纷繁复杂,相关标准主体各行其是的问题,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和本体的角度出发,从互联网、语义网和物联网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建立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的思路,即标准应以XML为语法格式,以标准化的本体为语义共识;标准体系应以顶级本体为基础,以纵向的领域本体和横向的任务本体为支撑,建立起各种不同的应用本体标准。文章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分析了所述标准体系发展的若干关键要点。  相似文献   

14.
报文解析工具中的XML数据字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报文解析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存储无序、查询和调用不便等问题,提出应用XML数据字典进行数据存储的方案。根据给定的数据表,设计XML形式的数据字典。实现XML字典数据的解析,能在可视化界面上进行数据存储、查询和调用等操作,并用类图描述数据字典的存储和调用过程。结果证明,使用XML形式的数据字典,系统存储结构清晰,查询方便。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分析了两种系统开发框架结构,一种是传统的MIS框架,另一种是XML框架结构,并指出其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笔者认为新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应当是各种技术的集成综合,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一种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综合系统。  相似文献   

16.
XML在冲模设计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有的网络标准在开发互联网应用中的局限性,介绍了丰在兴起的扩展标示语言XML,并将其引入冲模设计。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冲模设计专家系统构架,对XML的工程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大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介绍了XML技术用于数据交换的优点以及XML和数据库之间映射的一些基本方法,并结合某大型网络系统层次结构和应用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该大型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模型,并着重探讨了数据交换系统内部结构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8.
高峰  冯明农  王鹏  喻雯 《计算机工程》2011,37(24):42-44
针对气象数据入库工作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适配器的气象数据入库通用模型。将可扩展标志语言作为元数据表示方法,利用JAXB技术读取和写入元数据。使用脚本语言处理适配器的规则配置问题,提高气象数据的智能性。基于该模型,构建气象数据通用入库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属性的授权和访问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海波  洪帆 《计算机应用》2007,27(1):114-117
因开放环境的分布性、异构性和动态性,对访问控制提出了独特的安全挑战。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机制比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机制更能解决管理规模和系统灵活性问题,并提供细粒度的控制,已证明了对这种环境的适应性。讨论了ABAC的授权和访问控制机制、实现框架、属性管理等问题,并通过对关键技术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将来需要研究的内容,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