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田  陈涛  马迪  王利明  毛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12):4409-4413
随着IPv4地址的耗尽及IPv6网络的加速部署,将面临IPv4网络和IPv6网络长期共存的局面.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提出了多种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这些过渡技术的复合使用将增加IPv4/IPv6混合网络的复杂性,给安全事件的处理和追溯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复杂过渡网络环境中的IP追溯问题亟待解决.对IP地址安全管理体系下的IP地址的可追溯性及IP追溯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IPv4/IPv6混合网络中的IP追溯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最后阐述了IP追溯技术所面临的新挑战,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周刊》2007,(9):101-101
在3月2日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23次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会员会议上,与会专家再次集中强调从IPv4到IPv6过渡时期的互联网IP地址申请问题。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IP地址面临枯竭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1亿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然而目前我们却面临互联网IP地址枯竭的危机。不仅仅是中国,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将面临IP地址面临枯竭。那么IP地址为什么会枯竭呢?面临这种状况应该如何解决呢?这还要从IPv4和IPv6说起。  相似文献   

4.
宁彬 《福建电脑》2006,(9):70-70,60
IPv6是面向Intemet2的IP协议。本文介绍了IPv6的主要特性及其应用,探讨了通过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网络地址一协议转换技术实现由IPv4向IPv6平滑过渡的转换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IPv6过渡机制的Qo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有越  雷振明 《计算机工程》2005,31(15):122-124
随着IPv6网络过渡期的延长,过渡机制的QoS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QoS保障机制在IPv4和IPv6网络间的延伸和对过渡机制的一些影响QoS的特性进行修改是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该文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张涛 《计算机工程》2004,30(12):211-214
IPv6作为下一代Internet协议,是当今网络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该从IPv6产生的背景及现状出发,描述了IPv6的技术特点,同时也对解决从IPv4到IPv6的过渡问题的“双协议栈”和“隧道”两种基本技术作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系统应用》2007,(6):128-128
在3月2日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23次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会员会议上,与会专家再次集中强调从IPv4到IPv6过渡时期的互联网IP地址申请问题。  相似文献   

8.
IPv6作为Internet协议下一版本必将取代IPv4,但是两者共存局面还要持续时间较长。在此过渡期间,由于IPv6引入新特性也带来安全上的新风险和威胁。本文分析探讨了IPv4向IPv6过渡机制并对IPv6过渡机制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一种针对双栈转换机制过渡方案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9.
IPv4和IPv6的地址管理及过渡时期的地址共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先介绍了IPv4地址所面临的问题和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然后介绍了IPv6在地址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随后探讨了在IPv6网络过渡时期IPv4地址和IPv6地址共存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为IPv6网络的部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IPv4/IPv6过渡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IPv6是面向下一代因特网的IP协议。与IPv4相比,IPv6有许多优点,例如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提供路由聚集和即插即用等自动配置功能,因而提高了因特网的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性能。在因特网全部采用IPv6之前,显然会存在一个需要v4和v6共存和相互通信的过渡期。在过渡期间,必须要有一整套强有力的、灵活的v4到v6过渡机制。该文对目前各种过渡机制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能使IPv4和IPv6直接互通的转换器NAT-PT,给出了设计的总体方案和实现过程,并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了测试,证明了文章实现的转换器是可行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IPv4网络环境下的随机包标记法不能直接应用于IPv6的问题,依据IPv6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报头随机标记的IPv6攻击源追踪方案。对IPv6报头进行分析研究,选取了合适的标记区域及编码格式,对PMTU算法进行了修改以更好地满足追踪的需要,采用攻击树生成算法重构攻击路径。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重构攻击路径,实现对IPv6攻击源的追踪。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IPv6路由追踪技术匮乏,以及IPv4路由追踪技术不能直接移植到IPv6网络环境中的问题,根据IPv6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包标记的IPv6攻击源追踪方案。该方案在原有IPv4概率包标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改进,重新规划标记区域,分别在IPv6的基本报头和扩展报头上划分合适的标识域和信息域,既解决标记空间不足的问题,又能规范标记信息的存放秩序;采用动态标记概率,区分对待未标记数据包和已标记数据包,解决标记信息覆盖问题,同时,优化标记算法,实现IPv6网络环境下路径追踪的快速、准确。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追踪攻击源,且效果优于原IPv4追踪技术。  相似文献   

13.
IPv6/IPv4协议转换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飒兵  何小燕 《计算机工程》2000,26(6):27-28,52
讨论了IPv6/IPv4协议转换机制及存在的问题,IPv4和IPv6的转换包括两个过程,地址转换和协议转换。协议转换过程的确依赖所用的地址类型,但是协议转换的核心思想和所涉及的问题不依赖于任何地址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如何将IPv4环境下的包标记技术应用于IPv6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算法思想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该算法采取固定概率将路由信息标记到扩展首部hop-by-hop,隧道模式下节点标记数据包时增加一个复制操作,扩大标记算法的适用范围;利用ESP的加密算法有选择地对标记消息进行加密。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案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IPv6/IPv4网络地址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6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协议,用来克服现有标准IPv4在可扩众性和服务方面的不足。但是IPv6和IPv4不直接兼容,这样,为IPv6设计的程序和系统就不能直接与为IPv4设计的程序和系统进行通信。然而,IPv4系统又是普遍存在的,不可能随着IPv6的引入而立即消失。所以,必须研究平滑的转换机制,使得应用程序在网络升级后仍能使用。文章探讨了一种透明的地址转换机制,并讨论了转换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如何使得已支持IPv4的设备和应用程序向IPv6过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将详细介绍由IPv4向IPV6的几种过渡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IPv4协议已经不能满足网络的发展需要,将逐步被下一代网络(IPv6网络)所代替。IPv6协议相对于IPv4协议已经有很大的改变,对于原来IPv4网络下的各种防火墙是否还能适用于IPv6网络,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IPv4与IPv6的不同特性及防火墙的包过滤原理,针对于IPv6的移动性分析在IPv6的环境下防火墙如何通过包过滤技术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