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感应器的形式及其激发的电磁场方向,感应加热可分为纵向磁通感应加热和横向磁通感应加热两种方式。在对比介绍横向磁通感应加热和纵向磁通感应加热各自概念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评述了宽幅带材横磁感应加热技术发展的几个典型案例,并结合宝钢横磁感应加热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横磁感应加热技术工业应用的若干关键问题。最后,通过历年相关专利和论文数量的统计分析,展望了横磁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板坯连铸直轧过程中的感应加热技术进行研究,综合运用纵向磁通和横向磁通2种感应加热方式解决板坯补热问题。以板坯空冷温度场结果为基础,建立板坯感应加热有限元模型。通过 VB对 ANSYS的二次开发调用,实现板坯和线圈相对运动过程中感应加热的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经过纵向磁通感应加热后板坯边角温度仍然偏低;横向磁通感应补热能有效提高板坯边角温度,2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对于板坯直轧的实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HFW钢管焊缝感应焦耳热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ANSYS数值计算为工具,定量分析了横向磁通感应加热过程中频率、聚磁硅钢片相对磁导率及钢管材料磁导率变化对焊缝区域感应涡流场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提高电源频率可以明显提高感应焦耳热场的水平,其最大值和平均值都会提高;增加硅钢片的相对磁导率也可以提高焦耳热的水平,高频时提高的幅度更大。加热过程中钢管温度的升高导致钢管材料相对磁导率下降并降低感应加热效率。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一种用于热镀锌机组中紧凑、高效的带感应加热过渡段的连续退火炉系统。它可以在1秒甚至更短时间内完成加热过程,感应加热控制方便,反应速度快,加热时间由感应加热工艺来决定,目前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大型筒节感应加热装置的保温和加热效果,首先设计了大型筒节感应加热电阻保温装置,然后考虑金属的居里点效应,对大型筒节感应加热工艺路线进行了优化,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大型筒节感应加热电磁-热-应力耦合数学模型,研究了大型筒节感应加热保温和电阻保温的效果、传统加热工艺和考虑居里点效应的感应加热工艺条件下的加热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感应加热电阻保温装置和考虑居里点效应的感应加热路线的双重设计,缩短了大型筒节热处理高温保温时间,降低了大型筒节内外表面等效应力,改善了大型筒节热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肖宏  余超  刘剑  任忠凯  刘晓 《钢铁》2017,52(2):44-50
 为减少连铸与热轧工序之间坯料再加热的能源消耗,连铸直轧技术蓬勃发展,其关键技术之一在于连铸与轧制工序之间的补热工艺。针对板坯连铸直轧实际生产中对补热工艺的要求,建立了纵向磁通和横向磁通感应补热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板坯的补热过程。结果表明,纵向磁通对板坯表面整体补热效果好,但无法解决板坯边角温度偏低的问题;横向磁通可有效地对板坯边角进行局部补热;选择合适的电流大小和板坯移动速度,可使板坯温度分布更均匀。同时,使用自制的感应补热样机做补热试验,对补热效果进行检验,所得的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分析结果对板坯连铸直轧在实际生产中的感应补热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升振 《冶金丛刊》1999,(3):40-41,45
以800轧机φ230×800及φ60×800两种冷轧辊所需的质量性能采取新的工艺方法——双工频感应加热淬火处理来提高冷轧辊质量;结果证明,冷轧工作辊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单工频感应加热淬火,轧辊的使用寿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梅瑞斌  李长生  韩斌  刘相华 《钢铁》2008,43(2):56-60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工作频率下的热轧板坯高温感应加热过程,结果表明:工作频率和板坯形状尺寸对感应加热过程有重要影响,工作频率较低时,集肤效应不十分明显,涡流透入深度与工作频率满足δ∝f-1-2关系,温度最大值位于上表面距对称轴一定距离处.随着工作频率增加,温度最大值向板坯角部移动.矩形板坯感应加热过程较为复杂,应根据不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计算了板坯感应加热过程,温度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吻合良好,计算模型可靠.分析结果为热轧板坯高温感应补偿加热生产实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金属导体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下简称宁钢)中间包感应加热是在中间包内安装感应线圈,线圈的中心安装有闭环的铁芯,环绕铁芯的线圈为一次回路,流经通道的钢流构成的回路为二次回路。当对线圈施加交流电压时线圈立刻产生交变磁通,磁通切割钢水构成的闭合回路,在钢水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加热钢水的焦耳热。  相似文献   

10.
雷惠  雷森田  庄斌星 《钢铁》2008,43(4):43-46
为了实现钢水低过热度恒温连铸,提高铸坯质量,提出一种新的水平连铸机中间包加热方案,采用3相电弧加热和底吹氩设计,将钢水精炼和连铸两道工艺结合为一体.该方案操作和维护简单、运行可靠、生产费用低,生产实践证明其性能优于等离子加热和中频感应加热.  相似文献   

11.
金属制造业采用AC感应加热始于上世纪20年代,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探讨金属的DC加热系统。经过30多年的探索,直到1990年一位美国发明家才公布一种用强磁铁DC感应加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采用电磁感应方法对板坯进行补偿加热的情况,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作频率的确定原则以及矩形截面板坯电流透入深度与工作频率的关系。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工作频率下的板坯电磁加热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频率降低,集肤效应显著性减弱。工作频率和板坯形状尺寸对感应加热过程有重要影响,工作频率较低时,温度最大点位于距对称轴一定距离的层面,该层面偏向表层,随着工作频率增加,温度最大值向板坯边角部移动。矩形板坯感应加热过程较为复杂,应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计算了试验板坯的感应加热温度,并将计算结果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铜包钢接触线属于高速铁路建设急需的产品,该产品的制造在中国尚属起步阶段.在采用连续挤压包覆技术生产铜包钢接触线时,钢丝的预热温度对产品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感应加热理论和热传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钢丝感应加热时的温度场模型,定性、定量地研究了表面比功率、表面功率、加热速度、钢丝直径、导热系数、导温系数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钢丝运行的在线加热建立了感应加热的热计算模型,实施了钢丝连续运行感应加热的计算和自动控制,在铜包钢接触线制造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宋鹏程  祁胜利 《工业炉》1995,17(3):39-45
本文根据控理论线性模型推出的均热炉优化加热方法,利用非线性模型对两段保温式的优化加热工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证明这是一种节能型的加热方法.这一优化节能工艺首次用于莱钢均热炉控制系统,显示了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钢板边部感应加热过程中出现的打火现象,通过数值仿真计算的方法对加热过程中引起打火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就钢板与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钢板宽度、负载变化等条件下,加热过程中辊道上方钢板上感应电流密度分布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在加热窄钢板以及加热过程中钢板向感应线圈偏移一侧时更容易发生打火现象。  相似文献   

16.
连铸坯直轧是先进的制钢工艺,特别是其先进的电磁感应工艺与传统的火焰加热相比,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生产效率,是当今冶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应用感应加热理论,建立了连铸坯料温度分布的预测模型,对感应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该技术对揭示铸坯感应加热过程的规律、优化工艺参数、推动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任梅峰 《鞍钢技术》2003,(1):34-36,42
鞍钢无缝钢管厂采用新的工艺,在定径机前设中频感应加热炉,对钢管进行在线加热,在国内钢管厂属首例。此设计属环保型设计,占地面积小,节省燃料。具有稳定可靠、控制精确、保护功能齐全等特点,可对被加热的钢管进行精确的温度控制,确保加热后的钢管温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通道式感应加热中间包的加热效率和流场的分布情况,对通道式感应加热中间包进行电磁场、流场、温度场耦合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种新的弧形通道设计方式。计算得出:直线型通道式感应加热中间包在加热功率1 000kW的情况下,升温速率可达2℃/min;而弧形通道的设计加热效率更高,平均升温幅度比直线型通道高2~5℃,且死区面积减小,浇铸区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感应加热的原理,分析了高频并联谐振技术在感应加热中的应用,并对冷轧厂几种感应加热电源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感应加热技术在现场实际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温轧机轧辊加热通常有电热丝及感应加热两种方式.通过对比两种加热方式在辊面温度上升的速度和有效轧制辊面区域温度分布均匀性两方面性能,发现感应加热装置可使轧辊表面快速到达目标设定温度,加热效率高,轧机工况更安全.此外通过加装辊面气道吹扫装置可有效调节辊面轴向的温度均匀性,使温轧机的有效轧制区间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