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长春瑞滨(NP方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长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随访57例NP方案同步放化疗病例.NP方案为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顺铂25 mg·m-2第1-3天,21 d为1个周期.放疗采用适形放疗,总剂量为60~70 Gy,6~7周完成放疗.同步放化疗于放疗第1天开始,放疗期间共行2个周期化疗,放疗结束后继续接受2个周期化疗.观察治疗后1、3、5年的无复发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及晚期毒副作用(肺毒性、食管毒性).结果 同步放化疗后客观缓解率为80.7%,1、3、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1.8%、22.2%、16.7%,相应的总生存率为80.5%、37.3%和21.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2.8和29.9个月.1级、2级、3级晚期肺毒副作用分别为14例、12例、5例,无4级和5级晚期肺毒副作用,26例(45.6%)未见晚期毒副作用.晚期食管毒副作用3例,均为1级反应,无2级以上食管晚期毒副作用.结论 顺铂联合长春瑞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长期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5)
目的观察和比较三维适形同期放化疗与普通同期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回顾性选取10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普通放疗组与三维适形组。普通放疗组给普通放疗+DP方案化疗,三维适形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DP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率三维适形组高于普通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及肺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三维适形组均低于普通放疗组(P<0.05);放疗40 Gy时、放疗结束时和结束1月后肌钙蛋白水平三维适形组均低于普通放疗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同期放化疗与普通同期放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但引起较少的食管、肺放射性损伤以及心脏损害,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2):32-36
目的:了解放疗同步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院治疗且接受过手术切除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各62例。单纯放疗组只采取单纯的放疗治疗,同步放化疗组在放射治疗的同时给予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生存率(OS)、无疾病生存率(DFS)、局部无复发生存率(LRFS)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结果:同步放化疗组的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446,P=0.020;X~2=7.014,P=0.008)。同步放化疗组3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3,P=0.034)。同步放化疗组接受R0手术的患者3年DFS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7,P=0.045)。同步放化疗组的1、3年LRFS均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996,P=0.025;X~2=9.626,P=0.002)。同步放化疗组3年DMFS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82,P=0.012)。同步放化疗组累计出现28例(45.2%)治疗失败,单纯放疗组累计出现45例(72.6%)治疗失败,单纯放疗组治疗失败的比例高于同步放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26,P=0.002)。结论:食管癌术后放疗同步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介入化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经手术病理或细胞学诊断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介入化疗,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介入化疗,观察两组疗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0%;治疗后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5%、45%;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均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介入化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能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且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2)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两种联合放化疗方案对无淋巴结转移胸段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放化疗的无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9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序贯放化疗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1.11%,序贯放化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1.11%(P<0.05)。同步放化疗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22%,66.67%,48.89%,分别高于序贯放化疗组的62.22%、40.00%和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步放化疗组患者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道炎和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淋巴结转移胸段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序贯放化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较重,但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晁明霞  周芸  毛爱军  刘琦 《矿产勘查》2011,(5):51-52,55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确诊为MP肺炎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按10 mg.kg-1.d-1,加入葡萄糖液静脉滴注(1-2 h内);对照组34例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按10 mg.kg-1.d-1,加入葡萄糖液静脉滴注(2~4 h内),对2组治疗后体温、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3.97,P〈0.05)、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4.37,P〈0.01;t=3.91,P〈0.01)、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χ2=29.66,P〈0.01)。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MP肺炎疗效高,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且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儿的住院费用及静脉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1):151-154
目的:探讨对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采集本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5例。放疗组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放疗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卡培他滨。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放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联合治疗组为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副反应发作率为31.11%,低于放疗组(P<0.05)。随访3年,联合治疗组的复发率及死亡率均低于放疗组(P<0.05)。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取得了良好疗效,有效地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5):53-56
目的:为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期,探究诱导化疗同步三维适形调强放疗,鼻咽癌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00例,按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每组50例。其中A组单用三维适形调强同步放化疗,B组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前使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进行诱导化疗,对患者疾病近期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统计治疗所致不良反应,观察近期18个月内肿瘤控制率与无转移生存率,对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B组肿瘤控制率、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0.0%、96.0%,A组分别为74.0%、80.0%,B组较A组患者18个月内病灶转移率低、肿瘤控制率效果好(P<0.05);B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A组(P<0.05);A组治疗后肿瘤改善有效率为74.0%,B组为88.0%,A组疾病治疗效果较B组效果差(P<0.05);A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脏毒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56.0%、40.0%、24.0%、22.0%,B组分别为40.0%、24.0%、10.0%、10.0%,A组较B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多(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时,为提高疾病控制率、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使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后同步三维适形调强放化疗,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
目的研究介入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65例患者先行介入化疗,随后行三维适形放疗。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35例,无变化7例,1、2、3年存活率分别为82.2%、54.5%、30.3%。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副作用,但经处理后均能完成治疗。结论介入化疗联合放疗能提高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5):29-3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TP方案化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5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贫血3例,白细胞下降4例,血小板减少3例,恶心呕吐1例,脱发2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NSCLC患者效果显著,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与化疗相结合,作为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彭湘萍  谭亚林 《矿产勘查》2011,(7):62-64,69
目的探讨顺铂注射液与顺铂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顺铂联合放疗组)和B组(顺铂和多西他赛联合放疗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放疗治疗,包括体外照射和腔内后装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顺铂注射液40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周-1,治疗6周期。B组采用顺铂注射液70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第1天;多西他赛注射液70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第1天,3周后重复1次。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生存率、复发率、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肾功能损害、变态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顺铂注射液和多西他赛注射液化疗方案联合放疗可提高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一种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最佳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脏体积测定对肝癌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按肝功能情况分为Child-A组15例、Child-B组12例和Child-C组5例,另选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常模10例行肝脏体积测定对照。术前用螺旋CT对患者进行CT扫描并求出肝脏体积,分析肝脏体积与术后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Child-A、Child-B、Child-C组患者单位体表面积CT肝体积分别为(579.72±28.56)、(508.58±18.35)、(482.22±18.80)mL.m-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体表面积CT肝体积在556~610mL.m-2时,术后均未发生肝功能衰竭及死亡;单位体表面积CT肝体积在445~500mL.m-2时,术后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7.5%(7/8)和37.5%(3/8),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位体表面积CT肝体积测定能准确地预测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衰竭和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双周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性。方法分析一线化疗失败后采用紫杉醇联合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双周方案作为二线化疗方案的48例晚期胃癌患者资料,评价缓解率(RR)、疾病进展时间(TTP)、总生存(OS)及不良反应。治疗方案为:紫杉醇100 mg.m-2,静脉滴注3 h;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 h;随后给予氟脲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氟脲嘧啶2.4 g.m-2为微量泵持续泵注46 h。每2周给予1次化疗,每2次为1个疗程。结果 48例患者中,近期缓解率为22.9%,中位TTP及OS分别为3.6月和7.8月,获缓解患者中位OS明显长于未获缓解者(P〈0.05);患者耐受性良好,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脱发、腹泻和肌肉关节疼痛。结论紫杉醇联合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双周方案二线治疗PS评分高的晚期胃癌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5碘(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不同病理类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81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3d后给予顺铂+吉西他滨化疗(Ⅰ组,26例);单纯给予顺铂+吉西他滨化疗(Ⅱ组,66例);在给予50~70Gy外照射同时给予顺铂+吉西他滨化疗(Ⅲ组,89例)。治疗6个月后评价3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Ⅰ组有效率76.9%(20/26),其中完全缓解率(CR)7.7%(2/26),部分缓解率(PR)69.2%(18/26),无效率(NC)15.4%(4/26),进展率(PD)7.7%(2/26);Ⅱ组有效率53.0%(35/66),其中CR、PR、NC、PD分别为3.0%(2/66)、50.0%(33/66)、31.8%(21/66)和15.2%(10/66);Ⅲ组有效率84.3%(75/89),其中CR、PR、NC、PD分别为7.9%(7/89)、71.9%(64/89)、16.9%(15/89)和3.3%(3/89)。Ⅱ组与Ⅰ、Ⅲ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粒细胞减少发生率Ⅰ、Ⅱ、Ⅲ组分别为38.5%(10/26)、34.8%(23/66)、60.7%(54/89),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有效率高,且毒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pin antibody,AC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9例SLE患者(SLE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CA水平,同时对SLE组患者进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 stranded DNAantibody,dsDNA)、尿蛋白定性、补体C3、血小板计数等测定。结果 SLE组血清ACA阳性23例,阴性46例。SLE组血清ACA抗体水平为(13.18±11.53)kRU·L^-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01±2.67)kRU·L^-1(P〈0.01)。ACA阳性组ANA平均滴度高于ACA阴性组(1∶2 549.2 vs 1∶1 32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A阳性组抗dsDNA、尿蛋白定性阳性率分别为60.9%、65.2%,均显著高于ACA阴性组的34.8%、30.4%(P〈0.05或P〈0.01)。ACA阳性组补体C3、血小板计数分别为(0.43±0.17)g·L^-1、(91.42±16.19)×10^9·L^-1,均显著低于ACA阴性组的(0.59±0.19)g·L^-1、(108.24±22.05)×10^9·L^-1(均P〈0.01)。结论 ACA在SLE的发病及病情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对SLE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联合左心房减容术、改良迷宫Ⅲ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慢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55mL.m-2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慢性AF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二尖瓣置换术联合左心房减容术、改良迷宫Ⅲ型术组(LAVR组),30例;二尖瓣置换术联合改良迷宫Ⅲ型术组(对照组),30例。观察2组患者围术期的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胸瓶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术前、术毕,术后1、3、6、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术前和术后12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C/T)、术前和术后第1、7天,6个月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CPB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胸瓶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AVR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VR组患者术后12个月心功能NA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LAVR组患者术后12个月LAD、LAVI、LVEF、C/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VR组患者术后第1、7天,6个月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LAVI≥55mL.m-2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慢性AF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联合左心房减容术、改良迷宫Ⅲ型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并可预防术后AF复发,长期维持窦性心率,进一步改善左心房、室主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孕早期母体接受七氟醚吸入麻醉对SD大鼠子代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孕5~7 d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麻醉1组(S1组)、七氟醚麻醉2组(S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只。S1组和S2组分别于孕5~7 d吸入1.8%七氟醚4、8 h,C组则给予相同流量的氧气。在子鼠出生后20、30 d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各组子鼠学习记忆功能进行测定。结果出生后20、30 d,S1组和S2组子鼠逃避潜伏期、第二象限活动期和穿越平台次数与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孕早期母体接受1.8%七氟醚麻醉对SD大鼠子代的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和半乳甘露聚糖(GM)水平的变化与老年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A)的关系,为临床老年IA患者的及时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65例住院老年患者(≥70岁)根据我国真菌诊断标准及欧洲癌症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诊断标准及2004年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分为IA组(40例)和脓毒血症组(2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3组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mL,提取血清,采用人半乳甘露聚糖ELISA试剂盒及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mini-VIDAS对血清标本进行GM及PCT检测。对各组PCT、GM水平检测情况及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1)PCT水平:IA组与脓毒血症组高于正常对照组、脓毒血症组明显高于IA组(均P〈0.05);PCT检测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2)GM水平:IA组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脓毒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检测ROC曲线:AUC为0.935。PCT与GM 2种指标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1,P=0.005),GM指标诊断效能〉PCT。3)PCT及GM的阳性检出率:IA组PCT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脓毒血症组,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5.0比84.0、4.0)ng·mL^-1,均P〈0.05]。IA组GM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和正常对照组[(77.5比8.0、2.0)pg·mL^-1,均P〈0.05]。IA组PCT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GM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GM检测对诊断老年曲霉菌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血清PCT维持中等偏低水平时,临床高度提示患者是否有曲霉菌感染,有进一步扩增PCT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102例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按照ALL-XH-99方案分为低危(low risk,LR)组28例、中危(medium risk,MR)组50例、高危(high risk,HR)组24例。所有患儿均接受ALL-XH-99方案化疗,并随访6~28个月。在诱导治疗结束获CR、化疗6个月时利用CD45/SSC双参数图设门的三色流式细胞术(FCM)进行MRD监测。结果诱导治疗结束获CR及化疗6个月时3组MRD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HR组MRD阳性率明显高于MR、LR组(P〈0.05或P〈0.01);MRD阳性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MRD阴性者(P〈0.05或P〈0.001)。结论检测MRD有助于判断儿童ALL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