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淑新 《山东化工》2011,40(12):63-65
探讨了职业院校基于资源共享的基础,在仿真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指导教材编写和实训模式创建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当前化工人才培养方向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必要性,并依据化工专业的特性,为完善现有的专业人才教育模式,从校企合作模式出发,在资源交换、能力培养、环形合作三个方面对化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该模式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在未来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和可观的教育成果,有望实现优质高效人才的培养以及产业的高素质、可持续的立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氯碱》2012,(6):33-33
2012年5月25日下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2012年扬农化工学院“扬农订单班”暨“职工培训班”开班典礼,扬工院与扬农化工合作近30年来,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5.
6.
基于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从必备的安全专业知识、技能、安全意识行为探索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必备的安全职业素养,从而为减少化工生产安全事故,保护生命财产损失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践课。针对目前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依托互联网资源及技术优势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本科院校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水平的教学需要高素养的教师。从师德、教学和科研三方面出发,以化工安全课程为例阐述了职业素养在化工安全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师德爱心是教育的根本,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和将心比心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教学用心需要教师为学生传授与时俱进的知识。课程中可采用形象法、演绎法和聚合法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爱上学习。科研留心需要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程中采用项目导向的方式使学生在实操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9.
10.
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人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依托企业实行合作教育.其合作形式为: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开展教学活动,学校面向企业开展在职培训,以及校企合作进行科技开发等.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应顺应社会的发展方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创新思维,学会把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虚实结合的“互联网+”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平台整合了硬件、软件、仿真和微课等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验前期,学生通过访问该平台,可以系统预习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在实验中期,教师可以通过平台给出的实验数据处理结果指导学生实验,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在实验后期,教师可借助平台对照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并完成实验数据存档。“互联网+”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为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践行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宋环  马涛  刘波  吴昊  谢宝玲 《化工中间体》2023,(14):138-140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下,高校基于OBE理念,以企业需求为产出目标,实施培养方案,设置教学大纲,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应用型化工类人才,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的剖析,着重阐述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培养应用型化工类人才的可行性,并就如何加强校企共建建设,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高校面向社会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化工分析技术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校企合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为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打开了一扇大门。本文基于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从其基本内容、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入手,力求寻找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型。借助"2+1"模式的学期管理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鼓励教师将将教学融入到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5.
宋福香 《广东化工》2012,39(15):203+205-203,205
技工院校应充分地认清化工专业的发展机遇,切实找到自身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我准目标,结合企业的需求,不断更新教学思路,及时的调整更新课程,学校应打造精品专业,强化主体专业,精细新型专业,走校企合作之路,加快发展步伐,在发展中完善,在改革中前进,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完美对接。  相似文献   

16.
宋艳玲 《广州化工》2022,(19):261-263
随着各高校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开始了“互联网+”背景下专业课程隐性思政育人功能的实践。本文主要从课程思政点的挖掘、“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技能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培养适合动车组生产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开发了实物和软件相结合的动车组结构与原理实训平台,把动车组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作业现场还原,用于满足动车组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达到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及完善与推广建立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新形势下化工设计课程面临的问题,将校企合作引入化工设计课程改革建设,有针对性地对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实际解决化工设计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扩大培养"双师型"教育教学团队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力。文章总结三届校企合作授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水泥行业中“互联网+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尚未大面积开展,为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分析了现阶段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难点,集中在人员培训、员工体检、健康监护档案缺失及PPE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水泥职业健康管理的“互联网+”模式,实现职业健康的信息化管理。此管理模式已在水泥工厂得到了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水泥企业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