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天然气地质理论,特别是煤成气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天然气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煤系及其相关地层发现的大气田数量和天然气地质储量快速增加,大大促进了中国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的迅速增长,使中国从贫气国迈向产气大国。截至2011年底,中国天然气探明总地质储量达83377.6×10~8m~3,年产量为1025×10~8m~3,已成为  相似文献   

2.
1998年,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勘探开发可望在渤海湾地区取得新突破,预计全年将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000×10~4t,天然气地质储量100×10~8m~3。渤海湾地区油气储藏非常丰富,勘探开发前景广阔。目前累计原油年生产能力已达220×10~4t,天然气年生产能力达3.7×10~8m~3。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在渤海湾地区正以整体串联方式加快开发储量达2亿多吨的渤海中部地区两座大型海上油田,并确定其海底原油管道从唐山京唐港上岸,形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进展,发现了一批很有前景的天然气资源富集区,现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190×10~8m~3。 近年来大量的地质研究工作表明,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库车地区,具有形成大型气田的良好地质基础,是天然气储量的富集区。通过加大现场勘探技术攻关力度,现已探明“一大四中”五个气田,即克拉2大型气田和牙哈、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来中国大气田勘探开发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截至2013年底,中国共探明51个大气田,天然气储量持续高峰增长、产量快速上升、管网建设蓬勃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总结2000年以来中国大气田勘探、开发的特征,可以为发现更多的大气田提供借鉴和思路。中国大气田勘探特征:仅发现于沉积面积大于10×10~4km~2的盆地,已在9个盆地中探明了大气田;2005年前大气田探明天然气总储量较少,为2.708588×10~(12)m~3,之后则较大,2013年底探明天然气总储量为8.168377×10~(12)m~3;大气田储量丰度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超过86倍,储量丰度最大的克拉2气田为59.05×10~8m~3/km~2,最小的靖边气田为0.684×10~8m~3/km~2;深度介于3000~4500m的大气田探明储量比例大,占总储量的46.11%。中国大气田开发特征:大气田的产量是中国天然气工业的支柱,2013年大气田总产量达922.72×10~8m~3,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76.3%;大气田的产量中以煤成气为主,2013年大气田中煤成气总产量为710.13×10~8m~3,煤成气占全国大气田总产量的77.0%;关键大气田(苏里格、靖边、大牛地、普光、克拉2等气田)的产量是支撑产气大国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1)在勘探上,目标是今、明两年在新区拿到1000×10~4t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找到1~2个五千万吨级的优质储量;瞄准三湖地区,2~3年内新增1000×10~8m~3的天然气探明储量。(2)在难采储量动用上,通过机制创新和技术攻关,尽快从5000×10~4t难采储量中优选储量投入效益开发。  相似文献   

6.
经全国储量委员会油气专委会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储量处审查,199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完成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2948.4×10~4t,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171.03×10~8m~3,油气当量合计84658×10~4t,高于“七五”以来最高的1994年,形成了“九五”连续第二年在高增长值位上稳升。控制油气储量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石油控  相似文献   

7.
据日内瓦Petroconsultants(石油咨询)公司报道,1994年底统计的世界油气剩余储量中,石油和凝析油为9 050亿桶(1438.86亿m~3)、天然气为4.645×10~(15)ft~3(130.06×10~(12)m~3)。其中,浅海储量:石油和凝析油为2010亿桶(319.57亿m~3),天然气为1.364×10~(15)ft~3(38.19×10~(12)m~3)估计可开采迄今已发现的所有石油储量46%、天然气储量31%。  相似文献   

8.
凡年产天然气在60×10~8m~3(相当年产油500×10~4t)以上盆地(地区)称为大产气区。中国陆上按年产量从大至小有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四个大产气区。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大产气区煤成气或煤型生物气的产量占86%以上,其气组分为烷烃气占95%以上的经济效益高的优质气;四川盆地大产气区以产含H~2S油型气为主,页岩气次之,煤成气最少。四大产气区2017年底共累计探明气层气地质储量100 450×10~8m~3,年产量为1 060. 5×10~8m~3,分别占全国气层气地质储量和年产量的82. 97%和85. 99%,因此,四大产气区气层气的储量和年产量是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主要保证和基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60年的重大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49年到2009年60年来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增长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煤成气理论的意义和勘探成就,梳理了大气田的勘探开发成果和意义。研究认为6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储量上从贫气国跃为世界前列国。1949年中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只有3.85×10 8 m 3 ,2009年超过了7×10 12 m 3 。2)天然气年产量跃为世界第七。194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只有1117×10 4 m 3 ,2009年则达852×10 8 m 3 。3)煤成气理论推进了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1979年中国煤成气理论的出现,开辟了天然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使指导天然气勘探理论从“一元论”发展为“二元论”。4)勘探开发大气田是快速发展中国天然气工业的重要途径。至2009年底中国共发现44个大气田,大气田总储量占全国的80.5%,天然气年产量占全国的66.4%。60年间中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3):358-358
2006年,新疆油田公司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841×10^4t、可采石油地质储量1578×10^4t、控制石油地质储量6849×10^4t、预测石油地质储量8400×10^4t,超额完成三级石油地质储量任务。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6.5×108m^3、可采天然气地质储量50.6×10^8m^3、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274.7×10^8m^3.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海天然气勘探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天然气勘探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发现天然气储量4876.54×108m3.但是,陆上近年来天然气勘探发展迅猛,不断有新发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8100.42×108m3;而我国周边又是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前苏联、中东、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天然气可采储量共占世界总可采储量的83.6%.近海天然气勘探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必须抓住机遇,加强勘探,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勘探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区,截至2001年底探明加控制天然气总储量3561×10~8m~3。有效勘探面积约5.63×10~4km~2,资源量约为10000×10~8m~3。从第四系天然气勘探历程、生物气资源量现状、生物气勘探潜力分析、生物气勘探目标及方向等方面阐述了该区第四系生物气勘探现状及前景,并着重强调:丰富的资源条件、巨大的勘探面积、较低的勘探程度是第四系生物气勘探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根据以发现气田的规模及解剖,预测在主力生气凹陷南北斜坡还可找到2~3个1000×10~8m~3的大型气田。该区已成为“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据2018年7月10日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我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全国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从2012年的15.22×10~8 t降至8.77×10~8 t,天然气从9 610×10~8 m~3降至5 554×10~8 m~3,煤层气从1 274×10~8 m~3降至105×10~8 m~3。2017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和页岩气可采储量分别增长1.2%、1.6%、62.0%,煤层气则下降9.5%。  相似文献   

14.
关于21世纪初叶中国天然气勘探方向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1世纪初叶中国天然气勘探任务将极其繁重,全国需拿到8×1012~10×1012m3天然气地质储量,并为开拓出新领域作好准备。提出从战略高度考虑勘探方向定位的原则:①资源质量定位,21世纪头10年主攻方向应是常规资源,第二个10年应加强低级别资源(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的升级转化;②勘探程度定位,新区、新领域是我国增加天然气储量的主要方向;③资源分布定位,以西部、中部和海域为主;④大中型气田分布规律定位;⑤勘探效益定位。近年天然气勘探的三个新趋势(砂岩气田储量稳定上升,中生界和新生界增储比重增大,致密气藏开发前景看好)在今后选择勘探方向时不宜忽略。提出今后5~10年我国陆上天然气勘探继续发展的三大领域:①中、西部前陆盆地,包括6个发育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地区(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塔西南,四川盆地西北缘,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准噶尔盆地南缘,柴达木盆地北缘);②三大克拉通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③东部陆内裂谷盆地深层。21世纪初叶主攻方向是西部三盆、中部两盆和海域;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天然气勘探应作为找油副业予以兼顾。图2表3参10(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海天然气勘探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天然气勘探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 ,发现天然气储量 4876 .5 4× 10 8m3。但是 ,陆上近年来天然气勘探发展迅猛 ,不断有新发现 ,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1810 0 .42× 10 8m3;而我国周边又是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 ,前苏联、中东、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天然气可采储量共占世界总可采储量的83.6 %。近海天然气勘探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必须抓住机遇 ,加强勘探 ,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6.
“九五”期间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石油勘探总体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天然气勘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新发现油田49个,气田31个,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4.42×10~8t,天然气9187×10~8m~3,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股份公司管理、各油田分公司努力以及采用先进适用的主导勘探技术是分不开的,虽然油气勘探工作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但从资源潜力、勘探技术进步及近期发展趋势看,都具有持续发展的势头,为“十五”期间油气勘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指出了“十五”油气勘探的主攻目标和天然气勘探的主攻区域。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我国渤海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中海油渤海油田渤中19-6凝析气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 000×10~8 m~3、凝析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10~8 m~3。凝析气田在世界气田组成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拥有较多凝析气田的国家为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中国海油通  相似文献   

18.
剩余油气资源是盆地勘探部署的基础,对其进行预测是勘探研究的关键。针对南海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在勘探部署中剩余油气资源认识不清的问题,根据该坳陷油田及储量的现状,运用勘探效益法和分形模型2种非线性统计法,从历年石油探明储量和单井发现率以及油田探明的储量规模等方面对其油气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部坳陷原油总探明储量约为2.75×10~8m~3,待探明储量约为1.40×10~8m~3,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研究成果对该坳陷中长期规划和勘探部署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天然气工业正处于大发展的早期阶段。天然气勘探蓬勃发展,天然气开发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新一轮资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92×1012m3,2005年全国天然气总产量已近500×108m3、2006年全国天然气总产量近600×108m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所属区块拥有的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的60%左右;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石油”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3.6×1012m3,200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年产量达440×108m3。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储量仍将大幅度增长,天然气产量还将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20.
截止 1999年底 ,中国 (未统计台湾省 ,下同 )共发现以烃类气为主的天然气田 171个 ,探明地质储量 2 0 6 35×10 8m3,可采储量 13 0 49× 10 8m3,剩余可采储量为 10 2 13× 10 8m3。从 1981年至今的 4个五年计划中 ,由于勘探和研究力度加大 ,指导勘探的天然气成因理论从“一元论”(油型气成气理论 )走向“二元论”(油型气成气论加煤成气成气论 ) ,探明天然气储量连续翻番。中国共发现探明地质储量大于 10 0× 10 8m3 的大中型气田 47个 ,总储量为 15 171× 10 8m3,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 74 ;储量大于 5 0 0× 10 8m3的 6个大气田中 ,前 4个气田均是煤成气田 ,煤成大、中型气田的储量对全国天然气储量举足轻重。最新评价表明中国常规天然气的资源量为 5 0 6×10 12 m3,可采资源量可达 13 3× 10 12 m3。 1999年底中国天然气可采储量探明率仅 9 8 ,如果达到加拿大的探明程度 ,则探明率可达 41 9 ,探明可采储量可达 5 5 8× 10 12 m3。预计中国 2 0 0 5年和 2 0 15年可以年产天然气5 0 0× 10 8m3和 10 0 0× 10 8m3。罗马尼亚、意大利、墨西哥和德国在达到年产 12 0× 10 8m3 左右时储采比为 14~ 2 7,至今已稳产 30年甚至更长 ;而目前塔里木盆地剩余可采储量为 3 397× 10 8m3,按年产 12 0× 10 8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