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地震属性沿层分析方法研究河流相沉积环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地震垂向分辨率不足的情况下,可根据薄层地震反射振幅原理,利用薄层地震反射振幅在横向上的差异,研究每一种沉积微相地质体在横向上的几何形态和沉积特征。本文主要利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沿层切片和沿层地震频谱成像等技术,并结合河道的空间展布特征,开展了对河道砂体沉积的地质解释和研究,推断出了沉积物源方向和砂体发育带,指出了油气储层的有利区。其中沿层地震频谱成像技术是通过频谱成像的最大能量确定的频率检测对应的地层调谐厚度,而不是直接利用地震资料的主频计算地层厚度。  相似文献   

2.
地震反演的应用与限制   总被引:55,自引:8,他引:47  
地震反演是储集层横向预测的核心技术 ,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的地质目标和资料条件 ,所采用的方法应有明确的针对性。道积分是一种地震直接反演方法 ,一般在勘探初期使用 ,适于研究地层沉积规律 ,寻找有利相带。测井控制下的地震反演一般用于评价阶段 ,为评价井位部署和探明储量提供详实的地质依据。测井与地震联合反演主要用于开发阶段 ,其结果能分辨薄层目标 ,适合于精细油藏描述。道积分对地震以外无资料要求 ,其结果比较粗略。递推反演只需少量钻井资料进行控制就可实现 ,局限性主要是不能分辨薄层。测井与地震联合反演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但存在多解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与地下情况相符合的初始地层模型。地震反演结果的精度不仅依赖于研究目标的地质特征、钻井数量、井位分布以及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 ,还取决于方法选择的适合性、处理参数的正确性和综合分析的深入程度。  相似文献   

3.
提高地震资料解释薄层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薄储层、隐蔽性较强的圈闭已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在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达不到地质要求的情况下,解释环节在目标储层预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合实例论述了在碎屑岩目标储层预测阶段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手段,说明通过加强储层特征与地震响应研究、加强有效信息提取技术研究、加强沉积相和层序等综合性研究,开拓解释思路、提高解释技术并合理地加以运用,将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解决薄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利用地层切片研究沉积是否合理的问题,开展了正演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在地层厚度不大(特别是小于1/4地震子波长度)的砂泥岩薄互层条件下,地层切片较沿层切片更加贴近沉积等时面,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单砂体的平面分布轮廓及沉积纵向演化。影响地层切片地质效果的因素包括标志层选取是否等时、地层内部结构是否相对简单、沉积体规模是否小于地层切片范围、纵向上多层储集体叠置模式、复杂沉积环境及后生成岩作用、单位厚度地层内岩性组合的复杂程度、特殊地质体对下伏目的层地震反射的影响以及原始地震资料品质等。  相似文献   

5.
地震分辨力新认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地震分辨力一直是地震勘探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阐述了地震分辨力与地震分辨率差异的基础上,介绍了地震分辨力的定义、准则,讨论了地震分辨力同地震地质解释能力之间的关系和差异,重新认识了噪声与分辨力的关系。研究认为:地震分辨力是地震资料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只决定于地震子波的特性,与地震剖面中是否存在噪声无关。提高地震分辨力的惟一途径是改善地震子波本身的特性。.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只能提高地震地质解释能力,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分辨力。在地震分辨力一定的条件下,利用特殊的方法(技术)可以解释地层厚度小于1/4波长的薄层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地震分辨力的提高,仅仅说明地震地质解释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震沉积学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大庆长垣油田密井网开发区陆相砂泥薄互层储层预测出现地层切片优选效率低、井震信息匹配分析难度大、地层切片与储层厚度缺乏量化的对应关系等问题。为此,在波阻抗特征分析、基于地质目标的保幅地震数据处理基础上,研究了地层切片自动优选、地震属性平面可信度分析、井—震结合厚度定量预测等方法,构成了大庆长垣油田开发地震沉积学技术基本框架,并研发了井震结合储层预测软件,提高了长垣油田开发地震沉积学储层预测精度和效率。实际应用表明,在密井网开发区仍然存在很多井数据无法确定的砂体变化,在井间可能发育宽度小于半个井间距的窄河道,开发地震沉积学对这些地质现象的预测与分析对于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薄层砂体的识别为目的所进行的地震反演.通常由于地震频带宽度的限制.采用普通地震资料直接进行反演的结果.其精度和分辨率都不能满足油田开发对簿砂层识别的要求。然而.采用测井资料丰富的高频信息和完整的低频成分补充地震资料有限带宽的不足,综合地质认识等信息作为约束条件,可以得到高精度的波阻抗资料。根据XX地区X56区块实际资料情况和地质特点.应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其进行了储层反演,反演结果与钻井情况符合良好,为该油藏开发方案部署和油田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邮凹陷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油田高邮凹陷地震资料品质受构造破碎、野外地表复杂等因素影响,且目标砂体厚度往往小于地震垂向分辨率,从地震剖面上无法直接识别单砂体,利用现有地震资料提高储层预测精度难度很大。通过对高邮凹陷地质背景的分析和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沉积背景分析、沉积砂体发育特征与控砂机制研究,综合运用地质、测井、钻井、地震资料,建立了一套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按照定性到半定量—定量化储层预测思路,利用叠前地震反演、地震AVO正演及属性分析等特色技术判断砂体发育区,开展定量储层厚度预测,最终综合定性、定量研究成果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提供有利钻探目标。勘探实践的高成功率充分说明该方法在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中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地震时频属性及其在油气地震地质技术中应用的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基于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方法研究的认识和实践,综述了地震时频分析属性在地层层序分析和地震储层研究中的应用。在对地震属性的一般性和方法阐述的基础上,讨论了利用地震方法研究沉积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技术,指出频谱分解和分频解释是地震层序分析和储层研究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给出了地震层序分析和地震旋回分析的时频分析方法和实例,以及地震储层研究中的频谱分解和分频属性提取的方法和应用效果示例。研究和分析表明:分频解释可以在不同的频带上显示不同级别的地质现象,是地震资料研究沉积环境和储层的有效手段;时频分析是实现地震分频解释的重要手段。提高时频分析方法的精度和分辨率以及在各种实际地质情况下进行实践,将会不断促进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效果改善。  相似文献   

10.
唐文榜  刘来祥  樊佳方  姚姚 《石油物探》2012,51(2):107-118,103
探测厚度小于或远小于λ/4的薄层(薄煤层、薄砂岩储层等)以及宽度有限或长度、宽度有限且高度小于λ/4的非规则二度体(如地下暗河)和三度体(如溶洞)已是地震勘探的重要目标。近年来,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人们对厚度(高度)小于λ/4的薄层(非规则体)能否被检测出来产生了质疑。分析表明,常用的分辨率定义(如瑞利、瑞克的λ/4、威迪斯的λ/8等)是用地震波的特征确定薄层厚度的,可以用其回答"薄层有多薄"的问题,因此,准确地说,上述分辨率应该称之为薄层厚度分辨率。用这类分辨率定义来判断薄层是否可被检测,有其不适应性。研究表明,薄层(非规则体)能否被检测的关键是其反射波(属性)能否从背景反射(属性)中区分出来,用这一思想可以回答"多薄的薄层、多小的非规则体可以被检测"的问题,这即是地震可检测性分辨率。讨论了薄层和非规则体可检测性分辨率的一些定量指标,给出了薄煤层、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和薄砂岩储层检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吐哈盆地SN地区三间房组油层段储层沉积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含油砂体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且分布在厚砂岩附近5~10m的砂体在地震剖面上响应不明显,造成地震预测困难。因此,通过在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应用正演模型分析结果,对目的层段地震资料进行针对性的目标处理,在处理后的地震剖面上,应用从岩层到层段、由点到面的研究思路,确定运用地层切片、属性分析、地震相分析、频谱分析以及岩性反演技术,对该区薄层砂体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对比,该方法可预测的单砂体符合程度高。通过该项研究,形成适合该区薄砂体—窄河道地震预测的方法系列,提高该区储层和油气预测精度,指导老油区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2.
对于陆相盆地中小于1/4地震波长的薄砂体,地震剖面上难于直接预测。因此,利用地震水平分辨率来提高垂向分辨率的思路,通过精细的井震结合和层位标定,依据参考标准层为基准面,利用多种地震属性,对英台油田目的层段进行等时属性切片,在结合钻测井资料和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对砂体进行沉积演化解释,揭示砂体在空间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砂体的分布和演化规律,为下步油田开发调整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于厚度小于地震调谐厚度的薄储层, 受地震分辨率极限的限制, 从地震资料上无法识别。为此,文中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谱反演技术, 采用薄层陷频理论, 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以求取谱反演的输入数据, 再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反演。该法依赖温度的柯西分布状态产生函数, 在高温状态下可进行大范围的搜索, 在低温状态下只对当前模型附近进行搜索, 改进了退火过程及抽样过程, 并在改进过程中增加了记忆功能, 提高了模拟退火算法的效率与精度。该方法能够突破Widess模型分辨率的极限, 拓宽地震频带, 清晰刻画微小目标地质体及其内部特征。通过理论模型及实际地震资料的试算, 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综合应用井间地震等多种资料确定精细地质模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井间地震资料有着比地面地震资料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为丰富的波场信息。通过对吉林地区野外井间地震资料的处理,我们得到了精确的井间物性参数及高分辨率的地下构造剖面。从我们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层析速度可以分辨出十米左右的速度层,而其主要的速度界面面与地面资料、VSP资料及测井资料等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塔北隆起西部玉东地区白垩系巴西改组广泛发育薄层砂岩,形成受构造控制的岩性圈闭。储层厚度约3~5 m,而常规地震资料分辨率有限,储层预测难度大。从正演模拟出发,结合实钻井资料,设计不同的正演模型,分析了不同薄储层发育模式对地震波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厚层块状砂岩发育时,振幅最强,而薄砂层发育时,振幅相对减弱;块状砂岩内部泥岩隔层发育时,振幅降低的同时波谷变宽。通过波谷宽度与振幅2种属性聚类交会,参考已钻井岩相信息,形成地震相平面图,平面上实现储层的定性预测;在此基础上开展相控约束下的高分辨率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明确含油砂体分布范围。实钻结果证实储层预测吻合率较高,纵横向上符合地质认识,从而明确了玉东地区白垩系巴西改组千万吨级油气勘探潜力,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对后期薄砂层油气藏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时间切片、沿层切片、地层切片、层拉平技术等是目前地震资料地质解释中分析构造、沉积与古地貌等的常用方法。针对沉积体系精细研究的特定需要,提出地震地貌切片的概念并归纳其制作方法。地震地貌切片是指沿地震数据体中反映一定时期古地貌特征的部位制作的一种地震切片类型。地质体空间追踪法和小时窗透视法是地震地貌切片制作的有效方法。地震地貌切片具有对约束层位等时性要求低而适应性广、从古地貌角度出发易于被地质人员理解而实用性强、采用将今论古对比分析方法而预测结果可靠的优势,是利用切片技术进行精细地震沉积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实际应用,证实了地震地貌切片概念的科学性、切片制作方法的合理性及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