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基底结构复杂,潜山形成机制多样,潜山的分布预测、储集性能评价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是进一步评价潜山勘探潜力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钻井岩心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技术,研究了潜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潜山的形成主要与控盆断裂、褶皱构造、反转构造的发育相关;基岩储层普遍低孔低渗,构造裂缝是改善储集性能的关键,总体上越靠近断裂带,裂缝越发育;潜山能否富集成藏取决于基底与烃源的接触方式、裂缝的方向及开启性与烃类运移方式是否一致;桑北、桑南基底潜山直接与烃源岩接触,供烃有利,有利于形成基底油气藏;中央构造带、七棵树和秦家屯等地区基底潜山幅度低,距离大断裂位置相对较远,基底主要以断层和不整合面与烃源岩呈间接接触,对基岩油气成藏相对有利;通过该研究在梨树断陷识别出20多个潜山圈闭,显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西部桑树台潜山带和中央构造潜山带为下步潜山勘探的重点区带。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基岩油气资源预测与勘探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长岭断陷东部火山岩气藏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长岭断陷东部火山岩气藏具有储量规模大、丰度高、气层厚度大、储集物性好、单井产量高的特点,是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通过对该区火山岩气藏成藏要素研究,认为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湖-沼相暗色泥岩和煤系地层为主力烃源岩;营城组上部中-酸性火山喷发岩为主要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和裂缝为主;断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根据长岭断陷火山岩气藏成藏特征,总结出3种成藏模式,即构造成藏模式、构造-岩性成藏模式和火山岩岩性成藏模式,其中构造-岩性复合型成藏模式为研究区最主要成藏类型. 相似文献
3.
4.
松南十屋断陷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十屋断陷是断坳叠置的复合盆地,充填了巨厚的断陷地层。其深部地层包括登娄库组、营城组、沙河子组以及火石岭组。在十屋断陷深部沉积了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两套烃源岩和良好的储盖层组合;由于断陷构造运动,形成大量的断裂构造和不整合面,构成了油气运移的有效通道,同时还形成有效断裂、断鼻构造圈闭以及不整合圈闭。综合分析认为,十屋断陷深部具有有利油气成藏生储盖组合。主要有下生上储式、自生自储式和上生下储式三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束鹿凹陷西斜坡潜山油藏特征复杂、主控因素不明等问题,运用石油地质学、沉积学综合研究方法,对该区的潜山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束鹿凹陷西斜坡主要发育块状残丘潜山、断块潜山和地层楔状体潜山;盖层的有效性是块状残丘潜山成藏主控因素,侧向封挡条件是断块潜山成藏主控因素,底板层的有效性是地层楔状体潜山成藏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山坡断棱块状油藏、山坡断棱层状油藏、山坡断沟侵蚀型油藏、山坡楔状体层状油藏、高位风化体块状残丘油藏等五种成藏模式。该研究有效地指导了束鹿西斜坡潜山目标的落实与钻探部署,实现了潜山领域勘探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江汉断陷盆地潜山油气成藏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汉断陷盆地潜山发育,且具备基本的成藏地质条件,是该盆地的一个重要的勘探领域,但油气勘探一直未获得突破,其油气成藏模式是倍受关注的问题。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从潜山成因类型和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方面探讨了古潜山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万城潜山带、潜北潜山带和通海口潜山带主要形成残丘型块状和层状油气藏;新沟潜山带和天门潜山带主要形成断块型块状和层状油气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次洼基本油气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营城组一段形成于断陷发育的鼎盛时期,发育稳定的大套泥岩夹薄砂岩地层.地化特征表明该段泥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较好、有机质类型丰富、热演化处于生气的成熟—高成熟阶段等特点.泥页岩中平均孔隙度达到3.52%,裂缝和微裂缝相对较发育,不仅可以为游离态气提供有利的储集空间,且脆性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为41.1%,石英含量在15.1%~23.4%之间,岩石具有较好的可压性.钻井现场解析结果表明该段泥页岩中含气最高可达3.09 m3/t,且钻井气测全烃异常以及测试资料也表明该区页岩气的存在,说明该泥页岩中蕴藏着一定规模的页岩气资源,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和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海月潜山的油气成藏条件,探讨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与油气聚集规律,从潜山的油源条件、储层条件、油气运移通道和油藏保存条件等诸多要素入手,开展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月潜山东西两侧分别为两大主力生油洼陷,长期持续活动的深大断裂和潜山不整合面构成良好的油源通道,多期次发育的裂缝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沙河街期和东营期稳定分布的湖相泥岩披覆潜山之上,为潜山成藏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其中,位于西侧深大断裂附近,侧向直接与生油岩对接和位于构造转向部位的低潜山是油气成藏的最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9.
松南盆地十屋断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隆起区油气成藏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油气成藏区别明显,十屋断陷烃源岩为J3-K1断陷地层。在部分断层不能成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的条件下,油气赋存在源岩层内以横向运移为主,形成原生油气藏。对于后期改造强烈的背斜圈闭,在有持续烃源供给的条件下,能够形成次生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
东营凹陷潜山成藏条件及成藏规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系统分析储层、盖层、油源条件及潜山圈闭供油通道的基础上,阐述了东营凹陷潜山油藏的成藏条件,并探讨了油气富集规律,提出了拆离断层带、张扭断裂带、缓坡带(渐次升高型和渐次降低型)、褶皱披覆构造带四种潜山聚油模型,总结了潜山圈闭油气富集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对寒武-奥陶系野外岩石露头的实地观测与调研,结合岩心偏光薄片鉴定、铸体薄片鉴定、化学全分析、物性分析、扫描电镜、X衍射等资料分析,对南堡油田古生界潜山的油气成藏特点与油气富集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南堡油田潜山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主要储集类型为孔隙、裂缝及溶蚀孔,碳酸盐岩基质孔隙度低,晚期未充填的构造缝对油气聚集有利,油气沿断层和不整合面联合运移;有效烃源岩是成藏的基础,良好的成藏要素配置是关键,供烃窗口控制油气成藏,优质储层决定富集高产,构造高部位为油气聚集区。针对南堡油田古生界潜山的源、储关系,结合控藏因素,构建了油气成藏模式,指导有利圈闭落实和井位部署,对下步深化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是一个为二叠系生油凹陷所围绕的继承性隆起区,南面又面临侏罗系的生烃区,具有充足的油气来源。该区拥有四大套储盖组合:以石炭系火山岩体为储集层,其上的风化壳为盖层;以二叠系夏子街组为储集层,下乌尔禾组为盖层;以上乌尔禾组和中下三叠统为储集层,上三叠统为盖层;侏罗系自储自盖。该区圈闭以构造圈闭为主,形成早、容积大。因此该区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对该区地层压力结构的研究表明,该区存在上下两个流体压力封存箱:下封存箱包括二叠系和三叠系,形成于三叠纪末或侏罗纪早期;上封存箱主要包括侏罗系下部,形成于白垩纪晚期。该区存在的3次成藏事件与封存箱的演化有重要关系。三叠纪和早侏罗世是下封存箱的箱内成藏期,源于风城组的油气在二叠系和三叠系形成原生油气藏;中晚侏罗世和白垩纪是下封存箱的箱外成藏期,源于二叠系的油气在下封存箱外的侏罗系形成油气藏;第三纪至今,对于上、下封存箱都是箱内成藏期,上封存箱形成侏罗系自生自储气藏,下封存箱则形成源于二叠系的油气藏。莫索湾地区常压带、上封存箱和下封存箱都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图5参2(张年富摘) 相似文献
14.
依据研究区的基本地质特征,运用变质岩潜山成藏特征分析方法分析茨榆坨地区变质岩潜山成藏条件,认为构造与储层是控制油气成藏的要因。首次采用变质岩潜山顶界识别技术、断裂识别技术及变质岩裂缝预测技术等手段,有效地研究成藏条件,并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指出本区可发育变质岩风化壳型或不整合面型和变质岩内幕型2种油气藏;提出中高部位的潜山是寻找风化壳型或不整合面型油气藏的有利区带,而中、低部位的潜山是寻找变质岩内幕型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十屋断陷源岩分布的不均一性、复杂性,以及多期构造活动使源岩类型、演化程度的不均一性,是造成不同成熟度石油、油型气、煤型气有规律分布的主因。纵向上多套储盖红合,多类型、多期次圈闭为油气富集提供了多层次的场所。断层和不整合面的垂向和侧向输导作用,构成油气运移富集的空间网络。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为嫩江期末,关键因素为圈闭形成期与油气生、运、聚的配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种类型(油型、煤型),两个期次(早期、晚期),三种方式(跨越式、近源式、混源式)的油气成藏规律和六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屋断陷源岩分布的不均一性、复杂性,以及多期构造活动使源岩类型、演化程度的不均一性,是造成不同成熟度石油、油型气、煤型气有规律分布的主因。纵向上多套储盖红合,多类型、多期次圈闭为油气富集提供了多层次的场所。断层和不整合面的垂向和侧向输导作用,构成油气运移富集的空间网络。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为嫩江期末,关键因素为圈闭形成期与油气生、运、聚的配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种类型(油型、煤型),两个期次(早期、晚期),三种方式(跨越式、近源式、混源式)的油气成藏规律和六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7.
凤河营潜山成藏条件再认识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廊固凹陷凤河营潜山已有40多年的勘探历史,发育有潜山顶和潜山内幕两种油气藏类型,潜山顶勘探程度较高,但潜山内幕勘探程度却很低.通过对潜山构造发育特征、油源条件、储盖组合、油气输导体系、圈闭类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凤河营潜山具有形成早、定型晚于生排烃高峰期的特点,但潜山内幕圈闭却具有形成、定型均早于生排烃高峰期的特点.潜山内幕发育多套含油层系,内幕油藏多次充注、持续运聚,分析认为,凤河营潜山内幕具有更好的勘探潜力.其中京101潜山具有潜山顶和内幕(府君山组、雾迷山组)两种类型圈闭3套目的层段,是突破凤河营潜山及潜山内幕勘探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8.
廊固凹陷河西务潜山带永清—刘其营潜山油气成藏时间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油气藏形成时间,成藏期次和流体运移路径是油气成藏动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廊固凹陷河西务潜山带永清--刘其营潜山油气藏为例,在前人地质,构造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生排烃史模拟,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油藏流体压力场和化学场特征研究,综合分析了该区油气的成藏时间,期次和油气运移通道,总结了该区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9.
箕状断陷湖盆滑脱潜山油气成藏模式--以富台油田为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王永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4):13-15
以济阳坳陷富台油田为例,研究了箕状断陷湖盆下古生界滑脱潜山的形成机制、分布规律与储集体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建立了滑脱潜山的成藏模式。提出了滑脱型潜山的形成受控于盆地边界的坡坪武断层,沿边界断层呈带状分布,滑脱型潜山发育不整合面型储集系统和内幕型储集系统,形成多套有效储集层。油藏的空间分布受储层的控制,各油藏在纵向上呈层状分布,各自形成独立的油水系统。平面上台阶断层控制油气的分布,纵向上储层发育程度控制油气的富集高产,潜山内幕油藏是主要的富集高产层系,并预测了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滑脱潜山的资源潜力及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东濮凹陷凝析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濮凹陷凝析气资源丰富,搞清其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对指导该区天然气勘探意义重大。通过解剖典型凝析气藏,综合分析凝析气成因类型、埋藏史与热演化史等资料,总结了该区凝析气成藏主控因素。综合考虑凝析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油气运聚输导体系及其组合特征,以及凝析气藏成因类型和油气分布规律,建立了“主控断层控浅不控深”和“气源断层深浅层双控”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凝析气运聚成藏模式。结论认为,构造发育特征,尤其是主控断层与深层烃源岩的接触关系,直接决定了凝析气藏的形成及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