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总厂常压装置原油电脱盐系统由二级脱盐改造为三级脱盐的情况,以及改造后装置的脱盐效果。装置改造后,按原油脱盐后含盐量3mg/L的指标,脱后含盐合格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9%以上,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总厂常压装置原油电脱盐系统由二级脱盐改造为三级脱盐的情况,以及改造后装置的脱盐效果。装置改造后,按原油脱盐后含盐量3mg/L的指标,脱后含盐合格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9%以上,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膜强化传质技术,通过在电脱盐装置前新增膜脱盐处理单元对600万t/a电脱盐装置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装置改造后,原油通过膜脱盐预处理后,灰分和水的脱除率分别达到85.7%,97.4%,含盐质量浓度下降了1.7 mg/L;再经过电脱盐装置后,三者均为痕量,原油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总厂常压装置原油电脱盐系统由二级脱盐改造为三级脱盐后,脱盐效果明显提高.按原油脱后盐含量≤3mg/L统计,脱后含盐合格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荆门石油化工总厂原油电脱盐装置由二级脱盐改造为三级脱盐的情况,以及改造后装置的脱盐效果。装置改造后,按原油脱盐后含盐量<5mg/L的指标,脱后含盐合格率由原来的82.2%提高到99%。  相似文献   

6.
原油脉冲电脱盐技术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炼油厂原油电脱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原油脉冲电脱盐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性。以荆门分公司蒸馏二装置为例,介绍了原油脉冲电脱盐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与传统电脱盐技术相比,脉冲电脱盐技术具有原油脱盐脱水效率高,电脱盐装置操作稳定,改善含盐污水带油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炼油厂原油脱盐脱水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南常减压装置 2 0 0 1年防腐改造中首次采用了国产高速电脱盐设备 ,对电脱盐工艺进行了改造 ,通过近 1年的生产运行 ,不断进行摸索调整 ,适应了加工多品种原油的需要 ,取得了较好的脱盐效果 ,脱后原油含盐降到 0 .62mg/L ,脱盐污水油含量降至 5 0 μg/g ,为后续加工装置降低能耗、减轻设备腐蚀、安全平稳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茂名石化公司近期加工的几种高含盐、高含水原油的电脱盐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脱盐效果对生产的影响,指出了影响电脱盐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原油性质、电脱盐的注水量、破乳剂型号、油水混合强度、脱盐温度、电场强度等。结合理论和生产实际,提出了改善高含盐高含水原油脱盐效果的几点措施,即增加原油在原油罐内的停留时间、适当提高脱水温度以及在原油罐区注破乳剂进行低温破乳等措施优化原油预脱水操作;通过调整破乳剂注入点及注入流程,优化注水、注剂流程,进行双向破乳,解决脱水带油问题;通过定期清除罐底油污以及优化各工艺参数等措施提高脱盐率,改善脱盐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丽景 《石化技术》2001,8(1):19-21
基于发展的需要,燕山炼油厂一蒸馏装置加工进口油扩量改造势在必行,为了减轻设备腐蚀,保证二次加工装置正常运行,必须对装置电脱盐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在设备充分利旧的前提下采用先进成熟的交直流电脱盐工艺,脱后原油含盐控制在3mg/L之内.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针对1.6 Mt/a电脱盐装置加工高含水原油过程中出现的电脱盐电流超高跳闸、冲塔事故以及严重带油等问题,先后对电脱盐装置进行了脉冲技术和三级电脱盐改造,解决了初馏塔冲塔问题,脱盐率上升至96.90%,脱盐合格率达到93.21%;并且提出了优选原油破乳剂、在原油罐区使用原油预处理剂、新增电脱盐乳化液排放流程等建议,以改善加工高含水原油的电脱盐装置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油田后期开发中含水率较高、原油提纯困难等问题,对含水原油进行研究是必要的。通过密度差、沉降分离等方法对原油进行脱水。目前原油脱水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法、离心法、化学破乳法、电破乳法、升温破乳法、润湿聚结法等,重力分离和离心式分离器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中。利用CFD方法对波形管、螺旋管油水分离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油水分离规律:波形管中第10个波谷处出现明显油水分离,在波峰处出现最大含油率,波谷处出现最大含水率;螺旋管中,在管道外侧偏下方出现最大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2.
双南地区以产正常原油为主,并伴有少量的凝析油.观察发现,凝析油和正常油的总体特征(密度、粘度、含蜡量和凝固点)和某些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较大.详细的地化分析表明,它们的成熟度相当.用多种分子标志物进行成熟度评估,可知液态烃的成熟度相当于Ro为0.7%~0.8%.这些原油有相同的生源构成,并形成于相似的沉积环境之中.原油总体组成和分子组成的变化归因于运移分馏过程,在该过程中气凝析油从与之相关的原油中分离出来,并运移到较浅的储层中聚集.认识运移分馏的过程和理解它在石油组分上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许多用于油油、油源对比以及原油蚀变、油源类型和热成熟度等方面的地球化学指标都可能受到运移分馏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加工的原油品种变化后,原油电脱盐装置使用的水溶性破乳剂消耗量大、脱盐罐排水中油含量高的现状,在电脱盐装置上对几种油溶性破乳剂进行了筛选,筛选出的EC2425A型油溶性破乳剂不仅消耗量低,而且脱盐污水中的油含量也降低。工业应用表明,破乳剂加入量(以原油中破乳剂浓度表示)控制在5mg/L时,能够满足工艺指标要求(脱后原油盐浓度不大于3mg/L,水质量分数不大于0.3%),并且脱盐污水中油浓度仅为200mg/L左右。  相似文献   

14.
在油田生产中,油水分离是原油加工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而从原油进入联合站以后,要经过诸如沉降、脱水等处理过程,原油达到含水率标准((0.5%)后,最后送到成品油储罐。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油水界面的测量。油水界面控制是分离效果的关键,同时油水界面的准确监测对油品的含水率、污水回收及处理成本都是极为关键的。沉降罐的油水界面检测与控制技术种类繁多,本文主要介绍CDBY油水双液位测量技术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及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北疆高酸原油进行了化学萃取-碱中和-电场组合工艺的脱酸处理,评价了脱酸前后原油的腐蚀速率和电脱盐脱水效果.与未脱酸相比,脱酸后原油的腐蚀速率从3.27 mm/a降至0.78mm/a,电脱盐脱水后原油水的质量分数由0.30%降至0.18%,盐的质量浓度由6.5 mg/L降至2.7mg/L;针对塔河重质原油电场处理后含盐高而含水少的特点,优选了一种高分子脱盐剂,用量3%时脱后原油盐的质量浓度由31.1 mg/L降至5.0 mg/L;就揭阳重质原油电场处理后含水高而含盐少的特点,将注水水质或破乳剂pH值调整至酸性后进行电场处理,脱后原油水的质量分数由0.50%降至0.20%.最后,针对上述原油的室内处理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工业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salt content of a crude oil consists of salts dissolved in the water, which are dispersed within the produced crude. This study has been done to fi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desalting and dehydration of two types of Iraqi crude oil (Naft Khana crude and Basra crude from the Iraq strategic pipeline), which were provided from the Daura refinery in Baghdad. Naft Khana crude oil is lighter than Basra crude oil and has higher API gravity and it is relatively easy to desalt. Also, Naft Khana crude oil has a salt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Basra crude oil.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desalting/dehydration process were 7 vol% ethylamine dosage, 100°F crude oil temperature, 20 vol% adding fresh water, and 30 min settling time. Basra crude oil required a high washing water ratio to increase the rate of water droplet settling in the desalter and the dilution efficiency of salts in crude oil.  相似文献   

17.
冀东油田大多数油井原油的沥青质-胶质和蜡的含量都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3方面的问题由于结蜡,产量不稳定;原油黏度大,用通常的采油技术工艺无法生产;地层堵塞,产量逐渐下降,甚至变成死井.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开发了油井清防蜡剂、原油降黏剂,地层解堵剂,文章介绍了研究过程及试验方法.现场应用表明,冀东油田仅1993年使用BJ-5油基降黏剂、BJ-7清蜡剂和HJ-2解堵剂后,全年增产原油超过20690t,创经济效益216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8.
含蜡原油热处理过程中若干组分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清林  权忠舆 《石油学报》1986,7(1):119-126
本文研究了大庆、南阳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石蜡—正构烷烃和微晶等组分在含蜡原油热处理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指出:(1)只有当原油中含有石蜡和适量的胶质—沥青质时,才具备用热处理方法来改善其低温流动性能的可能性。(2)胶质—沥青质在含蜡原油中具有非常显著的分散作用增粘作用。它们通过吸附、共晶等作用改变原池中石蜡的结晶习性、形态及结构强度,从而取得降凝、降粘等效果。(3)各种原油中胶与正构烷烃之比在0.43~5.2之间,经过最佳条件热处理就可显示出热处理效果。胶—正烷烃比在0.6~3.0之间热处理效果最佳。(4)微晶蜡在含蜡原油热处理过程中,其本身不能显示热处理效果,当加热温度高达微晶蜡能在原油中大量溶解的温度时,在降温重结晶过程中,微晶蜡的析出将恶化热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海上油田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地层流体取样少或无取样,而南海西部北部湾区域油藏流体性质变化较大,导致地层原油黏度难以准确预测。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收集北部湾区域已开发油藏地面及地层流体性质资料,分析影响原油黏度的主控因素,从主到次依次为含硫量、胶质含量、沥青质含量、含蜡量,其中胶质含量、沥青质含量和含硫量组合因素对原油性质影响显著,原油黏度对温度敏感,原油脱气前,压力对其影响小;运用数理统计学原理,建立了地面原油参数团、原油密度、地面脱气原油黏度与地层原油黏度间的3种评价方法,经乌石油田群15个样本点检验,平均绝对误差在0.5 mPa·s左右。该预测方法可为流体评价和油藏开发提供较为科学可靠的地层原油黏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