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投机并行化中如何权衡策略并确定合适的执行模型来获取理想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信息的投机并行化方法,利用交互信息来确定投机并行化的执行模型,建立相关评价模型,并着重从线程抽取创建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及对应的性能评价。通过实验表明,基于交互信息进行“按需”并行化,可以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并行编译技术能够在编译期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有效地并行化循环程序,但是对于程序运行时潜在的并行性却无能为力.因此,并行编译技术必须使用实时依赖分析技术,尽可能挖掘循环级并行性.本文提出仿射依赖关系,消除了循环迭代依赖;基于投机并行思想,提出了SPAD方法.实例分析表明,SPAD是有效的.与LRPD和SPNT方法相比较,SPAD做了重要的改进,因此是更通用的投机并行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事务性执行的投机并行多线程是一种适合未来多核微处理器架构的新型并行程序设计和编译技术.但在此基础上的并行程序执行过程更为复杂,程序执行过程的模拟成为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提出利用二进制代码级动态插桩技术对投机并行多线程程序进行功能性模拟,设计并实现了完整的软件平台,可精确地模拟和监控并行程序的线程级投机执行过程,检测访存冲突,从而实现投机并行多线程的语义.该软件平台同时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投机多线程并行程序真实执行过程的基础,并有效支持投机并行多线程编译器的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吴家皋  夏轩  刘林峰 《计算机应用》2017,37(5):1282-1286
带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功能设备的增多,产生大量的时空轨迹数据,给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减轻这种负担,各种轨迹压缩方法也随之产生。提出了一种基于MapReduce的并行化轨迹压缩方法,针对并行化导致的分段点前后轨迹的相关性被破坏的问题,首先,采用两种分段点相互交错的划分方法划分轨迹;然后,将分段轨迹分配到多个节点上进行并行化压缩;最后,对压缩结果进行匹配合并。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并行化轨迹压缩方法能够大幅提高压缩效率,而且能完全消除因分段导致分段点前后相关性被破坏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构造并行化系统交互环境的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博  王鼎兴  郑纬民 《软件学报》2001,12(5):698-705
交互式并行化系统通过提供友好的交互功能并引入用户知识来协助程序的并行化,是解决自动并行化能力不足的一条有效途径.描述了一个并行化系统交互环境TIPSIE(interactive en vironment of Tsinghua interactive parallelizing system),并就构造该环境的性能预测、增量编译和数据相关查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并行化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并行编译器在处理非可规约循环时一般使用结点分割法,但由此带来的代码复制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使用投机的方法来挖掘非可规约循环的并行性,该方法在编译时查找程序中的非可规约循环,在运行时使用"持续引用"策略预测该循环的入口,进而实现非可规约循环的并行化。  相似文献   

7.
8.
刘雷  李晶  陈莉  冯晓兵 《计算机工程》2014,(3):99-102,112
投机并行化是解决遗留串行代码并行化的重要技术,但以往投机并行化运行时系统面临着诸多的性能问题,如任务分配不均衡、通信频繁、冲突代价高,以及进程启动,结柬频繁而导致开销过高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进程实现的投机并行化运行时系统。采用隐式单程序多数据的并行任务划分和执行模式。通过实现重甩进程的投机任务调度策略和委托正确性检查技术,降低投机进程启动/结束和通信的开销,提高投机进程的利用率,同时利用守护进程与投机进程协同执行的方式,确保在投机进程出现异常情况时程序也能正确执行。实验结果表明,该基于进程实现的投机运行时系统比同类型系统的性能提高231%。  相似文献   

9.
随着CPU多核架构的普及,应用的复杂和数据集的膨胀,基于Matlab的遗留系统中的串行程序代码无法充分发挥系统潜在的性能优势,无力应对当前大型数据集的处理应用需求。Matlab的并行计算模型为数据密集型的处理任务提供了并行支持。本文首先从系统架构扩展和业务代码并行化入手,分析遗留系统并行化重构过程要点和方法,应用案例的并行化重构实验数据表明了系统重构处理大型数据集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0.
并行化编译器通过发掘串行程序中的并行性来提高程序的运行性能。但当可并行的工作量与并行的线程数目之比较小时,有可能采用并行执行反而会降低程序的整体性能。本文工作基于SUIF结构.研究精确的工作量计算方法,并实现了基于工作量的条件并行化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并行程序的执行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混沌优化对初始值敏感、搜索精确解效率低等不足,研究一种基于竞争一协作式信息交互的并行混沌优化(ICPCO)算法.ICPCO算法采取并行混沌迭代机制,在每一次迭代搜索之后.根据并行优化解分布状况不同,分别采取竞争或协作式信息交互再次寻优.描述ICPCO算法思想和实现步骤,分析其收敛性和优化性能.仿真实验表明,ICPCO算法不仅具有全局搜索能力,而且以信息交互方式提高了优化效率和搜索精度,算法收敛,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杨利  周兴铭 《计算机工程》1996,22(2):6-9,32
提出一种新的并行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模型,称为“半重写变换”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一种并行数据库系统的结构。这一结构由多个DBMS Instances和并行查询服务器(PQS)组成。文中首先描述了“半重写变换”模型,然后描述了基于这个模型实现的一个并行查询原型系统ParaBase,最后给出基于Wisonsin Benchmark的一组性能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详细分析快速多极算法FMM(Fast Multipole Method)的基本原理,并对引力场的势函数的多极展开和泰勒局部展开进行了详细的推导.给出了串行FMM算法的伪码描述,并对其进行并行化分析、处理,对FMM算法进行了并行化研究.最后,在基于MPI的群集并行计算环境下进行大量的实验并采集实验数据,对算法进行并行化性能分析,得到较好的并行加速比和较高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两种有效的并行LQ优化算法,分别用于求解多输入及单输入情况下控制参数合成。这两种算法都可以用脉动阵列结构并行实现,通过对数据流时序以及控制器利用率的分析,说明了并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元信息的粗糙集规则并行挖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健  高济 《计算机科学》2003,30(3):35-39
1.引言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为从大量积累的历史数据中获取有用的知识,使得数据挖掘已成为研究热点。Pawlak教授提出粗糙集合理论,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完善,已成为数据挖掘的重要手段。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挖掘方法的速度将直接影响整个数据挖掘系统的性能,如何有效地提高数据挖掘方法的速度,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存在大量的运算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是提高数据挖掘方法速度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提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线程并行的大规模场景交互漫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规模三维场景的交互漫游,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程并行调度解决方案,并给出了相应的交互漫游算法.该方法使用离散层次细节技术结合视点相关的动态连续层次细节选择和过渡的批LOD技术.在预处理阶段,对大规模场景进行分层分块处理;在实时漫游阶段,采用多线程并行技术:绘制线程利用四又树层次进行可见性剔除和视点相关简化获取当前可绘地形,并将其提交给GPU进行绘制.预取线程通过预测视点的位置,从外存预取相关的几何数据并调入内存.将该方法应用于具体实例,取得了良好效果,证明了该并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复杂系统的信息化,其组分间的信息交互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并在系统内部出现了信息的链式运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信息价值链的多粒度信息交互网络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粗粒度信息交互网络模型建模和细粒度信息交互网络模型建模两个阶段,对复杂系统内部组分间的信息交互关系和信息链式运动建模。实验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可以定量描述复杂系统内部各组分的信息交互关系和信息链式运动,为研究复杂系统中如何利用信息创造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函数式语言并行化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sp作为一个表处理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而COMMON LISP提供一r丰富的数据集和多程序设计模式:函数的,强制的和面向对象的〔“·幻。我们以COMMON LISP为蓝本完成T XJD一LISP/CLOS,它是为我国曙光一号机配备的.现已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鉴定。最近我们正在开发COMMON LISP的并行版本,作为863计划资助项目,这个工作很有意义。该并行系统将加速计算,并且还能对XJD一 LISP/CLOS提供支持。本文就函数式语言并行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KD-Tree的串行创建效率不高的问题,文中对KD-Tree创建的并行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串行创建的方法;结合GPU的并行特性,改进了原有方法;并对三种不同的并行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其中基于GPU构建的并行化方法既保证了稳定性和性能,又具有比较满意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