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对建筑补风设计的要求不够明确,使得设计人员对规范条文有不同的理解,导致设计结果差异较大,不恰当的补风设计可能导致火灾烟气无法有效排除。分析了相关规范关于补风设计的差异,通过数值计算对某大空间建筑防排烟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补风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风速度对排烟效果有显著影响,防排烟设计中需重视补风速度控制。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的工程建设规范《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中要求;需要补风的排烟区间,其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如果简单地套用排烟量的50%作为补风风量,而不经过风量平衡的验证计算,很有可能遇到由于补风风量不足造成排烟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对于一些密封性能好,排烟量特别大的房间应由风量平衡计算来确定补风量。 相似文献
3.
地下商场防排烟设计补风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某地下商场防排烟设计为例,探讨补风方案对防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了地下建筑防排烟设计的重要性,其中补风方案会对实际排烟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7.
地下商业建筑必须通过设置机械补风和机械排烟来控制火灾发生时烟气的流动,以达到人员安全疏散的目的。以某一大型地下建筑的一个防火分区为基础.对其在相同的排烟条件下,不同机械补风条件的排烟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指出了要达到良好的排烟效果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晨,各地相继建设了不少高层建筑,由于导致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因素较多,扑救难度大,因此高层建筑应立足于自防自救,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施作了严格规定,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即所谓超高层建筑,在遵守一般高层建筑的通用防火规定外,增加了合理的防火技术要求。建筑高度超过250M的民用建筑采取的特殊防火要求,要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扑救难度更大,成灾后果严重。在超高层建筑防… 相似文献
9.
运用FDS对某地铁车站站厅层火灾工况下的排烟和补风效果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依照规范设计的排烟系统能够满足烟气蔓延范围控制和楼扶梯口下行风速的要求;单侧补风导致烟气滞留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起火站厅层人员疏散的安全性。针对模拟结果进行优化补风设计,通过优化补风口的位置,使站厅层形成双向补风,提高了站厅层的排烟效率。建议在楼扶梯口位置不能保证地铁车站有效补风的情况下,在补风盲区增设机械或者自然补风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大部分靠人工照明,无自然排烟的大面积厂房,采用每平方米15m~2/h~30m~3/h的排烟风量进行消防排烟系统设计。并针对工艺管道布置复杂,将各防火分区的排烟风管布置成各种形式。设计中还对风管穿外墙缝隙处渗水等问题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1.
12.
结合宜兴龙兴苑大厦的概况,从空调方式、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水系统及自动控制等方面深入探讨了该大厦的暖通设计,并归纳了该工程暖通设计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从而积累暖通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3.
14.
1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与日俱增,高度也是越来越高,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再加上部分微小型公司的入驻,使人流量和物资堆积越来越密集。大部分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复杂,甚至存在私自改建(如隔断)的情况,虽为人们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其建筑特点会引起许多潜在的消防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可为救援工作带来巨大困难。防火排烟是高层建筑消防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通过隔离明火和烟雾,可一定程度上为受困人员争取救援时间,且在火灾刚发生时,可通过防火排烟设置,争取疏散时间,最大程度降低财产损失,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重视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优化建筑设计水平,消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地下车库具有不占用地面土地资源和存取方便等优势被广泛使用在各大建筑的建设当中,但是地下车库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即地下车库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火灾,所造成的危害是相对较大的.为此,在设计地下车库时,设计人员应当着重设计车库内部的通风排烟和消防设计,结合实际车库的大小计算出所需排烟通风的功率,并设计合理的消防管线,以便于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对着火点进行扑救,从而有效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消防电气线路的敷设,消防水泵的控制启停,消防控制室反应消火栓泵和喷淋泵的工作和故障状态,消防联动控制制式,防火阀、排烟阀的控制及返回信号几方面就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该工程的空调、通风、防排烟及自控系统设计。提出博物馆类建筑,因其展厅的开窗面积少,应考虑常年通风。设置排风系统代替过度季节开启空调机,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为了确保参观者的安全,在展厅、报告厅、影像厅、中庭等处均应设置机械排烟及机械补风系统。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设计中发现的问题,谈及对《高规》和《建规》中部分条款的理解,对排烟设施的设置限定范围、限定条件以及自然排烟的限定条件、补风的设置依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火源两侧设置两道空气幕能有效阻隔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为了探明低射流风速下空气幕在点式集中排烟隧道内对火灾特征参数的影响,通过FDS研究了不同排烟量、射流速度和射流角度下隧道内烟气蔓延、温度分布和排烟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HRR为30 MW时,射流速度至少应不小于2.5 m/s才能保证空气幕的隔烟作用;当射流速度在2.5 m/s以下时,射流角度越大空气幕的隔烟效果越差,这明显不同于射流速度较大的情形;空气幕能很容易地将空气幕外的温度控制在40 ℃以下,射流角度对逃生区域的温度分布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火羽流的分布;相同射流角度下排烟量越大排烟效率先升高后减小,而相同排烟量下随着射流角度的增大排烟效率逐渐减小;对于30 MW的火灾规模,推荐的控烟方案为:射流速度为2.5 m/s,排烟量为120 m3/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