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考察江水源热泵系统尾水排放口布置形式、数量和多口排放时排放口间距对水环境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的有限体积元法,针对长江重庆段某河道和江水源热泵系统实际工程,对江水源热泵系统温排水在江河水体中的温度扩散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就对水环境的影响而言,排放口垂直布置方式优于水平布置方式,多口排放优于单口排放;多口排放时,排放口间距越大,对水环境的影响越小,但综合考虑工程量及施工难度等因素,较优的排放口数量为双口或三口;双口排放时,较佳的排放口间距为30—40m.  相似文献   

2.
目前,分布式供能系统得到了更加频繁和广泛的应用,这也带动了微型燃气轮机制造质量的提升和进步.对于微型燃气轮机来说,其在当前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因为其具备非常强的环保能源转化能力,且自动化水平也较高,通过将其应用到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供能设计质量,转变过去供能网点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对微型燃气轮机在分布式供能中应用的可行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空调中,往往采用热泵(制冷).对热泵的热力学原理、节能机理,特别对吸收式热泵(制冷)的特点及使用场合等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地源热泵(制冷)系统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分散发电、分布式供能的特点对基于多种可再生能源混合发电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在混合发电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将分布式多Agent系统(MAS)的原理应用于其中,对混合发电的问题进行了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然资源随机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基于MAS框架下的单体采用了分层、模块式结构,功能及层次分明,因此易于实现,且便于功能扩充.此外,还提出了有关联合目标的分解规划算法,并将其在混合电站的建设中进行了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风力发电因投资省、发电方式灵活、环境兼容好等特点,日益普遍地与大电网联合运行,给现代电力发电系统运行与控制带来巨大的变化,因此,研究分布式风力发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应用价值。概述了分布式发电的意义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性问题,最后对分布式风力发电的未来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经济调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个小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分布式供能系统的调度策略和经济调度模型,通过考虑各种电源的约束条件,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使得分布式微网系统能够实现热电联供,满足用户的需求.算例系统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过去20~3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所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年人均能源消费量、SO2排放量、发电机组容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等的变化规律,得出了促进分布式供能系统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介绍了中国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类型、技术现状和有关特点,指出了中国分布式供能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预测了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市场潜力,为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分布式供能系统市场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分布式供能系统相关权威定义的基础上,对其内涵、外延进行了比较研究,摸清了不同分布式供能系统定义及内涵特点,并结合分布式供能系统在国内发展的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一种较全面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定义,并诠释了其内涵,为分布式供能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冷热电联产的进一步发展.从联产比例与终端需求比例的矛盾着眼,分析了从热电联产发展为冷热电联供的必然规律.通过对建筑物用能需求特点和优化配置的分析,了建筑物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特色、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并指出了工业能源终端利用系统发展冷热电联供的潜力;最后指出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天然气下游市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热泵调峰型热电联产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尽可能地提高燃气供热能力,分布式热泵调峰技术在热力站处二次网侧采用热泵进行供热调峰,同时利用热泵原理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为热源处低温余热回收创造有利条件,进而提高系统供热效率.为了评价分布式热泵调峰技术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以一套二拖一大型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背压供热机组为例,对分布式热泵调峰型燃气热电联产烟气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和常规燃气锅炉调峰供热系统在设计工况及运行工况下进行比较.在系统输入燃气量不变的前提下,新系统较低的回水温度有利于回收更多的烟气余热,在提高系统供热能力、降低供热能耗方面具有优势.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表明,该系统供热能耗降低6%,动态增量投资回收期为3.1 a,可实现良好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江水源热泵尾水排放方式优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江水源热泵尾水在不同排放方式下对江河水域温升的影响,利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构建实时温度传感器网络,针对江水源热泵尾水淹没式、表面式和射流式3种排水方式及其在12种出流方式下江河水域的温升情况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对各种排放方式下的温升均值、温升方差、最高温升值、超温升均值点数等指标项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优选值,并结合三维温升图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射流式排放方式优于表面式和淹没式排放方式,双口出流方式优于单口出流方式,其中对河道水域温升影响最小的排放方式为表面式排水顺流双口出流方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源热泵系统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对系统的设备选择、运行管理、经济性能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流体计算软件建立三维湖体模型,模拟设计日下湖体自然水温,用实测水温进行修正作为初始条件;根据别墅群全年逐时负荷的模拟结果,采用动态取排水温和水量作为边界条件;以典型气象年数据为基础,通过用户自定函数输入水面换热边界;分别对某别墅群水库水源热泵系统的排放水管网采用与雨水排水管网相结合的散点排水以及采用传统的集中排水方式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得到供冷季逐时排热工况下湖体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分散排水优势明显。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集中排水方案水体周温升0.33℃,分散排水方案水体周温升0.16℃;水体水道狭长体积有限的区域在连续排水的情况下,有明显热累积现象。连续运行条件下,散点排水取水口水温的模拟结果表明:7~10月,位于常年水位4.6m水深下的取水口取水温度在27~23.5℃之间,可实现热泵系统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4.
水源热泵节能原理与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水源热泵的组成结构,论证了水源热泵的节能原理,根据水源热泵的技术特点,讨论了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巨大优越性。结合工程实际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水源热泵,对水源热泵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此类水源热泵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热管作为集热器的水源热泵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分析了热管式真空集热管性能,指出太阳能保证率是确定最佳集热面积的关键问题,以实际工程为例进行了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江水水质是利用江水源热泵技术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影响江水源热泵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江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的水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主要水质指标及其取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利用实际监测数据,分析了作为水源热泵源水的江水水质类别。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检测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多个指标并同时满足的难度,提出了水质结垢潜能值的概念。作为水源热泵用水质综合评价指标,水质结垢潜能值既考虑了主要水质参数对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的综合作用,又能够简便快速地为工程应用中的水质判断和系统选择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大型小区水源热泵系统的工程实例,针对系统中设备多、控制复杂、布置分散等特点,具体分析了系统的控制要求,比较目前常用的控制形式,提出了由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组成的集散控制系统(DCS)的控制方案,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结构,并论述了从单机控制到多机群控直至整个系统优化运行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水输配形式、水泵配置和运行方式等对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能效的影响,通过建立水泵能耗模型,找到了取水高差与取水泵能耗的关系,并结合系统能效的限定值,提出地表水水源热泵临界取水高差的概念及计算分析方法。基于对取水水泵功率随流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并结合实例,研究了取水水泵一、二级两种配置方式的确定依据。综合分析流量对机组和冷却水泵的能耗的影响,对比了定、变流量运行下的能效,以系统整体能效最佳为目标,得到了研究实例中取水泵的节能运行方式。研究表明,与常规系统相比,水源热泵系统节能效果的实现,存在临界取水高差的应用限制;而且由于机组、水泵所占系统能耗比重的差异,运行方式应依据优化模型而确定。  相似文献   

19.
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通过比较土壤源热泵系统与风冷热泵系统的耗能量和土壤源热泵系统如何有效地利用地表热能两个方面,分析了土壤源热泵系统节能的原因并提出了影响其节能特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工作过程的分析,结合具体工程,阐述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中的节能优势以及水源热泵的优缺点,并分析了水源热泵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