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提高油茶果的制油效率,对传统油茶果制油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先整果压破果壳再鼓风加热进行干燥达到蒲、壳与仁分离,得到的油茶籽仁经破碎烘干后进行压榨制油,经冷冻过滤得到成品油。对油茶籽仁烘干工艺条件和压榨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常温过滤为对照,对成品油的品质进行测定并考察了其在45 ℃储存18个月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油茶果干燥采用先压破果壳再鼓风加热可节约爆蒲(果壳炸开)时间0.5 h;油茶籽仁最佳烘干条件为烘干温度140 ℃,油茶籽仁颗粒直径6~8 mm,采用鼓风干燥;油茶籽仁含水率和油茶籽壳添加量对出油率有明显的影响,在添加30%油茶籽壳条件下,当含水率为3%时,出油率最高;油茶籽原油采用冷冻过滤得到的成品油的酸值(KOH)、过氧化值和苯并芘含量分别为0.6 mg/g、0.2 g/100 g和3 μg/kg,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且储存稳定性优于常温过滤。该工艺节约了油茶果制油时间,提高了出油率和成品油的储存稳定性,可实现油茶籽油的快速制备。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省恩施市原始生态油茶林中自然成熟的饱满油茶果,经自然风干、去茶蒲、精心筛选所得的油茶籽为原料,采用改进与优化并且获得多项技术专利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生产油茶籽油。生产实践表明,生产的油茶籽油色泽晶莹剔透,在较低温度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情况下可保证产品澄清透明,油茶籽油酸值(KOH)和过氧化值分别为0.18 mg/g和0.45 mmol/kg,油中活性成分α-生育酚含量、角鲨烯含量和β-谷甾醇含量分别为28.4 mg/100 g、130.0μg/g、1.53 mg/g,油中油酸含量较高,达79.0%。经检测,油中苯并(a)芘含量极低,为0.1μg/kg,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0.5μg/kg,油中有害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均未检出。油茶籽油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家压榨一级油茶籽油标准(GB 11765—2003)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  相似文献   

3.
以脱壳油茶籽为原料,对比研究了冷榨法、浸出法、水酶法和热榨法(100、130℃)4种工艺对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氧化稳定指数、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成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酶法制得的油茶籽油酸值(KOH)最低(0.51 mg/g),过氧化值最高(5.89 mmol/kg),氧化稳定指数最低(0.77 h);130℃热榨油茶籽油中多酚、角鲨烯和总甾醇含量最高,分别为25.5、151.89、3 297.26 mg/kg;浸出油茶籽油中β-胡萝卜素和生育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0.33、524.90 mg/kg;水酶法油茶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低,抗氧化性最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油茶籽以及压榨油茶籽油品质,探讨了油茶籽发育后期不同采收时间及干燥处理方式对油茶籽及其所榨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茶籽的逐渐成熟,油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日渐增多,总酚、β-谷甾醇含量也随着油茶籽的成熟而增加,在10月末、11月初达到最大;油茶果采后60℃烘干处理需要60 h,相比晾晒需要5~6 d,脱蒲后的茶籽还需要9~21 d的晒籽时间,不但节约时间、节省人力,还不受天气和外界环境影响,可控性强。综合实验数据得出,10月29日前后为浙江衢州地区油茶果最佳采收时期,采后烘干处理对于控制油茶籽品质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处理方法油茶籽及其油脂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油茶籽成熟过程中营养物质积累变化的动态规律,确定了适宜的采收期和适宜的采后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浙江省及相似气候区,普通油茶籽以10月末采收为宜;过早采收或过晚捡拾落地籽都有造成油脂酸值和过氧化值升高的风险;过早采收还会导致油中油酸含量、角鲨烯、β-谷甾醇及V_E等含量偏低;与10月7日相比,10月28日采收的油茶籽出仁率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19.80%和38.03%,油脂中的油酸含量提高了2.52%,酸值和过氧化值降低了57%和36%,油中的角鲨烯、β-谷甾醇和V_E的含量分别增长了64.7%、108.5%和22.7%。油茶果采后应及时脱蒲取籽尽快晒干,遇到阴雨天气时脱壳后低温烘干,避免采用传统的堆沤处理,以防止油脂品质的劣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浓香油茶籽油的概念,研究了浓香油茶籽油加工工艺对其挥发性成分、微营养成分、出油率以及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通过对压榨原料油茶籽仁含壳率、含水率、炒籽温度和炒籽时间的研究试验,得出浓香油茶籽油较适宜的加工工艺条件为:油茶籽仁含壳率20%~30%,含水率4.5%~6.0%,炒籽温度130~140℃,炒籽时间30~40 min;在此条件下浓香油茶籽油微营养成分总酚、维生素E、角鲨烯及β-谷甾醇含量最高,分别为93.63、18.70、15.55、36.56 mg/100 g,酸值(KOH)和过氧化值最低,分别为0.99 mg/g、0.06 mmol/kg,出油率最高可达38%,香味最好。感官评价表明,影响浓香油茶籽油加工的主要因素是炒籽温度,其次是炒籽时间、含水率和含壳率。  相似文献   

7.
为更多地保留活性成分,提高油茶籽油品质,研究了油茶鲜果6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剥壳-摊晒、直接摊晒、堆沤-摊晒、剥壳-烘干、直接烘干、堆沤-烘干)对油茶籽主要成分以及低温压榨油茶籽油中3种理化指标(酸值、过氧化值、多环芳烃)和4种微量活性成分(维生素E、维生素K1、角鲨烯、多酚)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鲜果预处理方式对油茶籽主要成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影响不大;6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低温压榨油茶籽油的理化指标和微量活性成分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剥壳-烘干处理油茶鲜果在油茶籽油的酸值、多环芳烃、维生素E、角鲨烯指标上较其他预处理方式存在一定优势。综上,采用剥壳-烘干对油茶鲜果进行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茶籽油品质。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延长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油茶籽经过不同条件加热后其压榨油氧化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测定压榨油过氧化值、酸值、水分、脂肪酸、油脂伴随物等指标探讨影响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油茶籽经过不同温度加热20 min后,其压榨油的氧化稳定时间显著延长,30、60、90、120、150℃加热条件下分别比初始延长了1.1、4.2、5.2、3.5、3.9倍,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60、90℃和120℃的加热温度下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变化趋于平缓,30℃和150℃下加热40 min后氧化稳定性仍有提高,在加热60 min时,5种温度氧化稳定时间分别比初始延长了4.4、5.0、4.4、3.1、5.8倍。水分、酸值、过氧化值、角鲨烯含量、β-谷甾醇含量与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的变化呈现负相关,说明水分、酸值、过氧化值低的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好,角鲨烯和β-谷甾醇等抗氧化物质并不是提高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活性成分。总酚、5-丁基二氢-2(3H)-呋喃酮、3,4-二甲基-2,5-二氢呋喃、正辛醇、苯甲醛、戊酸、辛酸、苯乙醛、壬醛等物质的含量与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呈现正相关,说明总酚和美拉德反应产物可能是延长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油茶籽油加工过程中理化性质和营养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龙  邓泽元  胡蒋宁  李静  范亚苇 《食品科学》2015,36(23):111-115
本研究通过测定精炼过程不同阶段油茶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精炼工艺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茶油的酸值最高,为0.746 mg/g,碱炼油的酸值最低,仅为0.037 mg/g,碱炼过程酸值降低最多达95.04%。水洗脱水油的过氧化值最高,达5.81 meq/kg,脱臭油的过氧化值最低,仅2.22 meq/kg,整个过程过氧化值降低率为61.79%。从毛茶油到精炼油的加工过程中,茶多酚、α-生育酚和角鲨烯含量变化均呈递减趋势。毛茶油茶多酚、α-生育酚和角鲨烯的含量分别为54.698 5 μg/g、251.337 0、136.680 0 mg/kg,而脱臭油含量分别为25.134 1 μg/g、101.301 0、89.140 0 mg/kg。在精炼过程中脂肪酸种类和比例都有一定的变化,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降低0.188%,而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比例分别增加0.029%和0.089%。精炼可降低酸值和过氧化值使油茶籽油达到食用油国家标准,但同时也造成茶多酚、α-生育酚和角鲨烯等活性成分的损失。因此应该提倡适度精炼以达到安全与营养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孟橘 《中国油脂》2021,46(7):20-22
为了考察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微量成分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工艺(冷榨、热榨、浸出精炼、鲜榨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微量脂肪伴随物,如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总黄酮含量,以及过氧化值、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鲜榨油茶籽油的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和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其他3种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鲜榨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均低于其他3种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远高于其他3种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适宜的油茶籽预处理工艺,采用微波、焙炒、烘烤和湿蒸不同方法处理油茶籽,测定油茶籽的出油率和茶油的品质,并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预热处理方法能显著提高油茶籽的出油率,茶油的感官品质和茶油中黄酮、多酚、植物甾醇等营养功能成分的含量,对茶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茶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但仍符合压榨一级油茶籽油国标。4种预热处理的效果以微波最好,焙炒、烘烤,湿蒸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stereospecific positional distribution of fatty acids of camellia seed oil (also called camellia oil) was determined. The camellia oil was mainly composed of neutral lipids (88.2%), and the oleic acid (86.3%) was found to be a major fatty acid of neutral lipids. In the glycolipids and phospholipids, the oleic acid was also found to be a major fatty acid at 62.5% and 54.2%, respectively. The oleic acid was distributed abundantly in all sn‐1, 2, and 3 posit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oleic acid was present more at sn‐2 (93.6%) and 3 positions (94.7%), than at sn‐1 position (66.0%).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information of stereospecific positional distribution of fatty acids in the camellia oil can be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uctured lipids for food, pharmaceutical, and medical purposes.  相似文献   

13.
无色茶油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传统的脱色方法很难使荼油达到化妆品和医药用油的色泽要求,采用生物酶脱胶、膜技术、碱脱酸、吸附脱色等方法综合处理,使茶油精烁后达到无色.方法: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吸附脱色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7℃,吸附剂用量2.7%,反应时间30min,荼油脱色率为90.22%.结论:经上述方法综合处理后所得荼油色泽为ROY0(25.4mm比色槽),达到化妆品和医药用荼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油茶籽油及茶叶籽油特征组分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比较了油茶籽油和茶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三酰甘油组成、甾醇、生育酚、角鲨烯等特征组分。结果显示:油茶籽油主要脂肪酸为油酸、棕榈酸和亚油酸;其单不饱和脂肪酸占77.50%~84.44%;茶叶籽油主要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其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8.86%~23.04%,单不饱和脂肪酸为56.53%~58.54%。2种油脂主要三酰甘油均为OOO、SLO、LOO,但相对比例各不相同;甾醇含量分别为1 099~2 298,499~927 mg/kg,主要组分为β-谷甾醇和Δ7-豆甾烯醇,占甾醇总量80%以上。油茶籽油和茶叶籽油中生育酚以α型为主,占总生育酚90%以上;前者角鲨烯含量为21~336 mg/kg,后者为108~198 mg/kg。研究可为油茶籽油和茶叶籽油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傅长根 《中国油脂》2003,28(6):23-24
介绍了茶籽油在储存期间,因储存不当或储存时间过长,发生氧化时过氧化值上升的速度;并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利用现有工艺设备对氧化茶籽油进行再处理,使之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辅助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微波辅助水代法从油茶籽中提取油茶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对油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分别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4,微波功率800W,在此条件下,油茶籽油提取率可达到91.85%。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我国贵州地区独特的高寒山区和低热河谷区2个自然环境下本地特有油茶物种的油茶籽油品质的差异性,同时选育优质木本油料品种,从威宁短柱油茶和册亨红球油茶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稳产、抗病的优株共计14份,对2种类型油茶单位冠幅产量、茶籽油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与功能性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油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威宁短柱油茶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册亨红球油茶,而单位冠幅产量低于册亨红球油茶;2种茶籽油的脂肪酸均由SFA、MUFA和PUFA组成,3种成分含量最高的分别为WN-8(14.72%)、QXN-5(84.75%)和QXN-4(11.17%);茶籽油功能性活性物质主要包括α-VE、总酚、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7.90 mg/100 g(WN-1)~34.27 mg/100 g(QXN-3)、3.41 mg/kg(WN-9)~40.46 mg/kg (WN-8)、79.33 mg/kg (QXN-2)~364.73 mg/kg (WN-7)、204.40 mg/kg (WN-6)~350.10 mg/kg (WN-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油脂质量排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茶树花多糖的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茶树花多糖提取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超声波功率、浸提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超声波功率90W,浸提温度为70℃,在此工艺条件下茶树花多糖提取得率1.324%。  相似文献   

19.
以茶组植物新资源元宝山茶和九万山大茶树(对照)的鲜叶固定样、红茶工艺样和绿茶工艺样为材料,分析两种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差异,采用DPPH、FRAP和ABTS三种方法对比分析二者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元宝山茶鲜叶固定样茶多酚、可溶性糖、黄酮、可可碱、没食子酸、DL-C的含量分别为31.33%、10.96%、0.41%、2.84%、0.21%、9.28%,显著高于对照茶树鲜叶固定样(p<0.05),其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总儿茶素、EGC、EGCG、GCG、ECG含量分别为1.17%、0.39%、12.55%、0.21%、1.45%、0.12%、0.86%,显著低于对照九万山大茶树鲜叶固定样(p<0.05)。DPPH IC50和ABTS IC50以两个绿茶工艺样最小,其次是两个鲜叶固定样;FRAP IC50以元宝山茶绿茶工艺样最小(225.21 μg/mL),以对照九万山大茶树红茶工艺样最大(862.63 μg/mL)。元宝山茶各样品的DPPH IC50小于ABTS IC50和FRAP IC50,均以FRAP IC50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黄酮和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与各供试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相关(p<0.01)。因此,与茶(Camellia sinensis)相比元宝山茶属于高茶多酚、高DL-C、高可溶性糖、高可可碱、低咖啡碱的特异性资源,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油茶籽粕的提取利用,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油茶籽粕提取液中油油茶皂素含量的影响,并就油茶籽粕提取液对各种污布的洗涤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液中含有的油茶皂素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时去污效果明显,尤其是去除皮脂污垢的能力显著,是开发环保型洗衣液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