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能够降低系统对燃煤备用机组和输电线路扩容的需求,具有显著的经济、环保效益。考虑到系统动力学系统性、动态性的特点,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需求侧资源贡献度的综合评价体系。首先,分析了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的驱动关系;然后,构建了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贡献度的测算栈流图,具体包括分布式发电优化负荷预测测算环节、提高供电可靠性测算环节、发电组合经济性测算环节、可再生能源消纳因子构建环节、可再生能源消纳贡献度测算环节;最后,提出了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贡献度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需求响应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需求响应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运作模式设计目标,将需求响应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促进关系融入小同的电力市场组织结构,就交易和价格机制、融资和技术服务方式的内容展开对比研究,形成适于小同环境的运作模式.并对相应的配套政策内容进行探讨,为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家电网》2017,(12):12-13
1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的总体目标,要求各地区和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推动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取得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4.
《电网技术》2021,45(7):2791-2800,中插30-中插31
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波动性大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诸多挑战,这也直接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共享储能–需求侧资源"联合跟踪可再生能源发电曲线的市场化消纳模式。首先梳理了用户参与该交易的全过程步骤,然后以用户的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模式优于仅考虑"共享储能"模式、峰谷分时电价需求响应模式。所提出的联合跟踪模式增强了用户利用自身需求侧资源和共享式的储能设备提高其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为进一步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提供了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5.
数据中心是用户侧重要的灵活性资源,通过对其合理调度与引导需求响应可有效提升数据中心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就地消纳能力,进而为实现中国的"双碳"目标提供支撑.在此背景下,文章研究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的数据中心优化调度与需求响应策略.首先,考虑数据中心用能特性,建立包含数据中心能耗与用户服务质量要求的数据中心常规运行...  相似文献   

6.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胡江溢  王鹤  周昭茂 《电网技术》2007,31(18):10-14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为确保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有效实施,作者在对国外电力需求侧管理运作模式和激励机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深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并基于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推进我国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彭涛 《湖北电力》2004,28(B09):106-107
“节电和DSM(电力需求侧管理)不是在电力紧张时期的应急手段,而应当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当业界开始对缺电进行一系列的冷思考和检讨时,有电力专家提出,节电和DSM是应对电力供应紧张压力的最好办法之一,树立走跨越式节电道路的观念,把节电和DSM作为除开发水电、火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外的“第五电力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习借鉴欧洲国家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验,对促进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深入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全面介绍了欧盟成员国在开展需求侧管理、能效管理、能源服务等方面的行政法规、标准标识、财税政策以及市场激励、市场交易、市场竞争机制,在建筑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形成的相关的制度体系。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不足,并从出发点、政府作用、实施重点和实施手段上进行了国际比较,对进一步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标准和评估体系建设、大力开发应用新技术等政策性建议。深入挖掘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应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学习借鉴欧洲国家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验,对促进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深入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全面介绍了欧盟成员国在开展需求侧管理、能效管理、能源服务等方面的行政法规、标准标识、财税政策以及市场激励、市场交易、市场竞争机制,在建筑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形成的相关的制度体系。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不足,并从出发点、政府作用、实施重点和实施手段上进行了国际比较,对进一步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标准和评估体系建设、大力开发应用新技术等政策性建议。深入挖掘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应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0.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电力工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途径,也为电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重点研究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开发利用与电网发展和改造、节能发电调度及需求侧管理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悉尼西部地区的实施情况,阐述有关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监管环境、可持续电网发展和气候变化问题。讨论了如何获得客户参与的战略和方法,以及过去项目实施的经验。通过个案研究证明了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是支持互动用户服务和需求侧响应,鼓励用户参与电网互动,这不仅有利于电网的运行和控制,还将进一步提升电力供应商的客户服务水平。通过智能用电技术的应用,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电力供应商可以开创新的业务模式,实现用户与电网互联互动以及创新的用户服务。能源互联网的建立,将进一步拓展能源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为能源生产、输送、供应、服务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也为能源用户带来更加完善和丰富的用能体验,同时也有利于建立环境友好和低碳的能源利用形态。  相似文献   

13.
可再生能源超额消纳凭证交易有助于满足用户愈发强烈的对于绿色电力的消费需求.在交易中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为交易的准确追踪、验证和数据账本的安全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区块链在市场主体身份认证、凭证核发以及凭证链上交易等环节的应用模式.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超额消纳凭证交易平台,估算了业务量需求,提出了大票交易、原子合约等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为了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国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消费配额相关政策。首先从容量效应、电网联通效应与限制效应3个方面分析了可再生能源配额政策带来的影响,再从挖掘本地能源潜力、接纳跨区输送电力、优化区外送电曲线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新能源消纳策略,最后以时序生产模拟模型为基础,通过对某省电网2020年不同策略作用下的消纳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影响因素关系错综复杂,提出了一种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分析影响因素关系的方法.以某地区为实例,在确定该地电力需求侧管理影响因素基础上,求解可达矩阵,构建解释结构模型,从而理顺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到了表层、浅层、中层和深层因素.对进一步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电力需求侧管理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影响因素关系错综复杂,提出了一种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分析影响因素关系的方法。以某地区为实例,在确定该地电力需求侧管理影响因素基础上,求解可达矩阵,构建解释结构模型,从而理顺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到了表层、浅层、中层和深层因素。对进一步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微网在孤岛运行期间,若微电源和储能装置容量不足,则无法保证网内所有负荷的正常供电。为提高微网供电可靠性,同时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侧响应和储能电量预估的微网运行调度策略。该策略针对孤岛运行期间的微网,根据微源发电功率和负荷用电功率的超短期预测结果,对储能功率和剩余电量进行预估,结合预估结果和需求侧信息对各类负荷实施不同的调度策略。通过对可平移负荷的平移优化和对可中断负荷的适时逐级投切,达到微网内重要负荷可持续供电和其他负荷停电时间最短的目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基本概念和国外的实施情况,阐述了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在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支持环境和技术支持措施,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基本概念和国外的实施情况,阐述了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在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支持环境和技术支持措施,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Outage recovery is important for reducing the economic cost and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a distribution system (DS) in extreme weather and with equipment faults. Previous studies have separately considered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NR) and dispatching mobile power sources (MPS) to restore the outage load. However, NR cannot deal with the scenario of an electrical island, while dispatching MPS results in a long power outage. In this paper, a resilient outage recovery method based on co-optimizing MPS and NR is proposed, where the DS and traffic network (TN) ar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DS, the switch action cost and power losses are minimized, and the access points of MPSs are changed by carrying out the NR process. In the TN, an MPS dispatching model with the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power outage time, routing and power generation cost is developed to optimize the MPSs’ schedule. A solution algorithm based on iteration and relaxation methods is proposed to simplify the solving process and obtain the optimal recovery strategy. Finally, numerical case studies on the IEEE 33 and 119-bus systems validate the proposed resilient outage recovery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the access point of MPS can be changed by NR to decrease the power outage time and dispatching cost of MPS.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system operation cost can be reduced by considering power losses in the objective fu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