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的基础上,论述了劳动者一无所有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仅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这一历史时期相适应,而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论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原因和客观现实性的基础上,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劳动力是商品,这并不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及按劳分配原理发生矛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条件出发,阐明了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条件基本存在,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质,劳动力可以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场也需要建立。但是,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影响到劳动力商品性质的不完全性,劳动力也可以不成为商品,劳动力市场同时也就是劳动力流动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并未消失。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个人所有制,使劳动者具有双重身份,劳动力的商品性与劳动者的主人地位并不矛盾,确认劳动力商品性质也不违背按劳分配规律。突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个“区”,对最终确立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个人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所有权取决于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主体是劳动者个人,因此,劳动力所有权归个人所有。劳动力个人所有对方场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力是不是商品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理论界讨论的热点,这当中持肯定观点的呼声很高。但是,我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即认为社会主义主体经济中的劳动力不是商品(作为补充成分的非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劳动力成为商品自不待言)。这不仅是因为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①更主要的是,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7.
必须重视企业的劳动力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仍具商品属性,劳动力产权理应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劳动者把劳动力作为一种资产投入企业,除了要收回成本(劳动力价值)外,还必须有投资回报,即分享企业剩余劳动成果.把企业利润一部分转化为劳动力产权收益,有助于确立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地位.  相似文献   

8.
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劳动力商品价值最低构成和一般构成的含义,论述了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一般构成中包括劳动者享受性消费所需要的支出。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个人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所有权取决人于劳动力生产生财 生产的经济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主体是劳动力者个人。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有人在劳动力商品问题上的认识误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皆可存在;劳动力只能"出卖",不能"出租"。劳动力出租论根本就是错误的"理论创新",更不能以之来维护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在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将长期存在,这不仅不会影响社会主义的形象,而且会促进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学角度看,作为商品的劳动力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是劳动者的生产性支出.是劳动者同其他物品相交换的工具.劳动者通过就业让渡劳动力的使用权,从而创造社会财富,体现自己的价值.就业是劳动者实现其价值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属性,是我国深化经济改革迫切需要回答的实践问题,也是已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尚未回答的问题。科学地回答这个问回,对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新体制,乃至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不无神益.我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具有商品间性。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存在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客观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属性,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必须依据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理论来判定。马克思在《资本论》…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劳动力大量闲置的现象,其直接的原因是农业的经营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换及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结果。而深层次原因则是劳动者素质的低下,即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低,在生产活动中缺少竞争力。要解决我国劳动力大量闲置,其根本的对策应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4.
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赋予了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权利,使其成为独立的劳动主体,实现企业与劳动力的双向选择自由,从而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市场机制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一方面迫使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劳动质量,另一方面又迫使企业合理择工用工,尽可能地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劳  相似文献   

15.
在劳动力应实现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的理论基础上,分析讨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在培育、发展上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特别探讨了劳动力是商品这个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因而劳动管理永远是一切管理的中心。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合理配置劳动力,以提供更多有效的高质量的劳动。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难实现劳动管理的目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为实现这个目的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些条件,就一定能够搞好劳动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因而劳动管理永远是一切管理的中心。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合理配置劳动力,以提供更多有效的高质量的劳动。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难实现劳动管理的目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为实现这个目的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些条件,就一定能够搞好劳动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劳动者失业与再就业问题日趋严重,高失业率和严重的就业不足,将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定地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缓解就业矛盾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重大国策.一、我国劳动力供给大大超过需求,就业问题严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起失业增加的供给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劳动力存量的多少,二是劳动力增量的变化,即今后进入劳动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劳动人事体制是社会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就业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不但要把企业推向市场,而且首先要把劳动力推向市场.本文拟对将劳动力推向市场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探索以期抛砖引玉.一、简要回顾在解放初期,理论上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私有制的必然产物.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每个劳动者都  相似文献   

20.
分析劳动力与劳动范畴,阐明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的原因,提出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