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鼠在受到脂多糖(LPS)刺激时,褪黑素的抗氧化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脂多糖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检测血清、小肠、肝脏和脾组织中的ROS含量,肝脏、脾组织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在LPS刺激后的4h和16h,褪黑素均能降低血清、小肠、肝脏、脾组织中的ROS含量,提升肝脏和脾组织中的GSH-PX、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褪黑素有助于增强氧化应激小鼠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组织中NO含量与NO合成酶活性,增加了SOD、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
褪黑素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鼠在受到脂多糖(LPS)刺激时,褪黑素的抗氧化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脂多糖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检测血清、小肠、肝脏和脾组织中的ROS含量,肝脏、脾组织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在LPS刺激后的4h和16h,褪黑素均能降低血清、小肠、肝脏、脾组织中的ROS含量,提升肝脏和脾组织中的GSH-PX、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褪黑素有助于增强氧化应激小鼠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组织中NO含量与NO合成酶活性,增加了SOD、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
洋葱槲皮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洋葱槲皮素的抗炎作用,本研究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模型,采用MTT法检测洋葱槲皮素单药组、洋葱槲皮素与LPS复合药组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洋葱槲皮素单药组、洋葱槲皮素与LPS复合药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洋葱槲皮素能够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洋葱槲皮素单药、洋葱槲皮素与LPS复合药组刺激巨噬细胞,均能够抑制巨噬细胞IL-1β和COX-2的产生。结论:洋葱槲皮素可能通过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影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分泌,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探讨多穗柯三叶苷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的抗炎症作用。以3、30、300 mg/(kg·d)3 个剂量组的多穗柯三叶苷灌胃小鼠3 d后,腹腔注射0.1 mg/kg LPS,观察三叶苷预处理对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反应测定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和IL-6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肝组织中TNF-α和IL-6蛋白水平。结果表明,3 mg/(kg·d)三叶苷剂量组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6的分泌,降低肝组织中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多穗柯三叶苷对小鼠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预饲喂植物甾醇的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脂多糖诱导小鼠产生炎症,研究不同剂量的植物甾醇对炎症发生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与脂多糖组相比,植物甾醇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肝脏和脾脏炎症病变损伤明显改善,植物甾醇组小鼠肝脏、脾脏中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分泌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减少;在蛋白水平上,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蛋白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与脂多糖组相比,预饲喂植物甾醇的小鼠发生炎症后,其肝脏、脾脏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极显著升高(P<0.01)。据此推测负调控因子SHP-1表达上调后,抑制了NF-κB激活,进而降低iNOS表达水平,抑制下游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生成,起到了降低炎症对机体器官损害的作用。因此,植物甾醇在降低小鼠机体炎症方面有显著效果,在预防养殖动物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10.
11.
目的:研究虾青素酯对小鼠高脂高糖饮食(HFD)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养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低脂低糖饲料)、模型组(HFD)、溶剂对照组、藻油来源虾青酯组、丁酸虾青素双酯组和硬脂酸虾青素双酯组。灌胃剂量为50 mg/(kg·bw),连续灌胃60 d后,检测空腹血糖、葡萄糖耐受量、血清胰岛素水平、血清内毒素(LPS)水平,生物可接受率以及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小肠组织切片观察小肠形态。结果:丁酸虾青素双酯能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小鼠的血清胰岛素和LPS的含量(P<0.05),改善糖耐量及胰岛素抵抗(P<0.01);改善小肠形态,显著增加小肠绒毛长度和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明显提高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论:丁酸虾青素双酯可显著改善高脂高糖饮食导致的小鼠胰岛素抵抗反应,效果优于天然藻油来源虾青素和硬脂酸虾青素双酯,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肠屏障保护功能和调节肠道菌群产物LPS和短链脂肪酸有关。 相似文献
12.
谷维素(oryzanol)是米糠中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C57BL/6小鼠连续饮用1.0%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12 d,用以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评估谷维素的抗炎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研究。结果发现:谷维素组小鼠能明显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症,小鼠肠壁厚度、结肠长度、结肠重量、炎症细胞浸润、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DAI)等病理指标明显改变;谷维素也能明显改善结肠组织中炎症损伤重要生化指标如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同时减少血浆中亚硝酸盐的含量;RT-q PCR技术分析发现结肠组织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和IL-6等m RNA表达水平受到明显抑制,Western blotting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谷维素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谷维素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的分子机理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外源核苷酸对小鼠消化道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断奶小鼠在受到微生物刺激时,日粮核苷酸的抗氧化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PS)构建氧化应激模型,检测外源核苷酸对小肠组织中谷胱甘肽(GSH)、超氧化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结果:在LPS刺激后的4h和18h,日粮核苷酸均能升高肝脏和小肠组织的GSH水平和SOD、GSH-PX活性,降低肠道MDA、MPO含量以及血清ALT。结论:日粮核苷酸有助于增强氧化应激小鼠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组织NO含量与NO合成酶活性,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外源核苷酸可以减少核苷酸从头合成时与GSH争夺前体物质,增加了GSH水平,进一步增加了SOD、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强化褪黑素超高温牛奶(褪黑素含量:3 mg/250mL)进行老鼠30 d喂养试验。试验样的大鼠经0.96、1.92和3.83 g/kg BW剂量试验样灌胃的30 d后,大鼠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正常,病理学检查也均未见异常。因此,试验样的30 d喂养试验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探讨辣木油干预对LPS诱导雄性ICR小鼠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采用脂多糖(LPS,3.5 mg/kg)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肠道炎症模型后,连续7 d给予辣木油灌服,玉米油为对照。观察小鼠体重、结肠组织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及结肠中细胞因子[IL-1β,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qRT-PCR法检测结肠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白介素(Interleukin, IL)-1β的mRNA水平。辣木油显著抑制LPS造成的小鼠体重下降,降低小鼠结肠重量与长度比(p<0.05)。辣木油干预同时也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炎性因子(IL-1β:175.44 ng/L,IL-6:82.12 ng/L,IL-18:82.91 ng/L和TNF-α:51.75 ng/L)和结肠中(IL-1β:184.12 ng/L,IL-6:58.19 ng/L,IL-18:52.32 ng/L和TNF-α:81.31 ng/L)水平,且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结肠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至86.32 ng/L(vs 损伤组:113.59 ng/L,p<0.05)。与损伤组相比,辣木油分别抑制Nlrp3(39.31%),Asc(42.81%),caspase-1(35.59%)和IL-1β(28.62%)的mRNA表达。结论提示,辣木油具有改善LPS所致小鼠肠道炎症的效果。而这一机制可能与辣木油能够抑制结肠组织内NLRP3小体的过度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采后‘华优’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Huayou’)果实经0(对照)、0.05、0.10、0.20、0.50 mmol/L褪黑素分别浸泡10 min后,置于(0.0±0.5)℃、相对湿度90%~95%的低温条件下贮藏 90 d。结果表明:0.10 mmol/L褪黑素处理较其他浓度处理更明显地延缓了猕猴桃果实硬度和色泽L*值的下降,有效地降低了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且在贮藏结束后保持了较低的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与对照相比,0.10 mmol/L褪黑素处理降低了淀粉酶活力,延缓了淀粉质量分数的下降,维持了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力峰值,显著提高了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含量。这表明0.10 mmol/L褪黑素处理能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延缓猕猴桃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采后甜樱桃褐变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萨米脱’甜樱桃为材料,分别以蒸馏水、100 μmol·L?1外源褪黑素浸泡处理甜樱桃果实5 min,于0±1 ℃下贮藏,定期取样进行褐变和品质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处理能够显著(P<0.05)抑制褐变指数上升,降低了33.3%腐烂率,并显著(P<0.05)延缓了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褪黑素处理还显著(P<0.05)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P<0.05)抑制了脂氧合酶活性、O2?·产生速率、H2O2水平、丙二醛含量和相对膜透性的上升。同时,褪黑素处理显著(P<0.05)延缓了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上升,并显著(P<0.05)提高了多酚含量。这些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处理抑制甜樱桃果实褐变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保持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和抑制褐变相关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