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通过对φ1 422 mm、X80级弯管母管的成分设计、管体及焊缝的力学性能以及热加工性能的研究,对比试制多个工艺参数,优化必选合理的推制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实现了弯管管体、焊缝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等性能匹配,试制出满足CDP-S-OGP-PL-016-2014-3《油气管道工程感应加热弯管通用技术条件》要求的φ1 422 mm×25.7 mm、X80大口径长输管道用热煨弯管样品,并通过了国家型式试验认证。  相似文献   

2.
董利明  杨莉  戴军  潘鑫  张宇 《焊接学报》2016,37(12):120-124
设计了NiMoTiB体系实芯焊丝用于低温管线K65热煨弯管的埋弧焊接,并采用φ4.0 mm焊丝、双面四丝埋弧焊开展了壁厚30.8 mm直缝管试制,然后利用热煨弯制工艺制成弯管,并分别测试了直缝管和弯管的焊缝金属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态直缝管焊缝组织以针状铁素体为主,以及少量贝氏体及马氏体-奥氏体岛(M-A);焊缝金属抗拉强度670 MPa,-40℃冲击吸收功为162 J.经过淬火+回火处理的热煨弯管焊缝主要由块状铁素体和尺寸1~5 μm的退化珠光体组成;焊缝金属抗拉强度665 MPa,-40℃冲击吸收功84 J,能够满足低温管线钢K65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直缝焊管(UOE)热煨弯管最佳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弯制工艺试验、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及硬度试验,对直缝焊管(UOE)热煨弯管弯制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范围。现场实际验证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最佳工艺参数制造的热煨弯管,符合Q/SYXQ16—2002《西气东输工程用感应加热弯管技术条件》等技术标准的质量要求,从而保证了弯管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生产现场收集的试样数据为依据,利用回归分析与神经网络研究螺旋缝焊管焊缝形状参数(余高、熔深及熔宽)与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电弧电压与焊速)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预测焊缝形状的目的。最终成功地利用BP神经网络创建了单丝焊准559mm×8.8mm与双丝焊准1219mm×17.2mm这2种规格焊管外焊缝形状预测模型,并且创建了螺旋缝焊管焊缝形状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5.
X80钢级Φ1219mm感应加热弯管用母管的研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延丰 《钢管》2009,38(1):30-35
介绍了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钢管制造公司X80钢级φ1 219mm感应加热弯管用母管采用的国内生产的两种钢板(钢A和钢B)的性能,以及采用JCOE工艺用钢A和钢B试制感应加热弯管用直缝埋弧焊母管的性能。通过对比试验分析,提出了X80钢级φ1 219mm感应加热弯管用母管的化学成分要求,结合感应加热弯管在二次热加工工艺过程中(感应加热弯制+全长、部分淬火+整体回火)的硬度变化特点,建议对国内相关感应加热弯管标准中的硬度要求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对φ325 mn × 8 mm的20钢无缝钢管分别进行860、940℃的感应淬火和940℃感应淬火+900℃正火,并对不同工艺加工的弯管进行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随感应淬火温度的升高,弯管的强度、硬度升高,韧性降低,淬火态弯管整体性能不均匀.经正火处理的弯管,与淬火态的相比,强度和硬度降低,韧性升高,弯管整体性能趋于一致,其组织和力学性能与20钢管接近.  相似文献   

7.
《铸造技术》2015,(12):2969-2971
对φ10 mm×1 mm、φ20 mm×1 mm和φ30 mm×1 mm等3种规格管件进行拉弯、滚弯以及数控弯曲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推弯加工成形工艺可以解决弯管内侧起皱、减薄以及椭圆度大的问题,弯管端部的收缩现象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赵春友 《钢管》2014,(4):33-37
介绍了COE中直径直缝双面埋弧焊管的研制要求,生产线的工艺设计、装备配置、成型原理和内外埋弧焊的焊接方法,以及该产品在国内管线工程中的应用。理化试验和实际应用表明:COE中直径直缝双面埋弧焊管管体成型好、焊缝质量佳、产品质量稳定,可替代Φ508 mm以下HFW焊管,也可替代部分无缝钢管和螺旋缝埋弧焊管,用途广泛,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刘云  杨军 《焊接》2019,(10)
采用埋弧焊接(SAW)工艺对规格为610 mm×(6+1) mm的Q235B/SUS304螺旋冶金复合管(基层碳钢厚6 mm,复层不锈钢厚1 mm)进行了试制生产试验。利用OM,SEM研究了复合管焊接接头各区微观组织特征,并测试了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研究开发的埋弧焊接工艺能有效抑制合金元素稀释,使得复合管复层焊缝金属合金成分保持在合理水平。复层焊缝金属微观组织为针片状奥氏体+条带状或蠕虫状铁素体,基层焊缝金属区微观组织为少量先共析铁素体+细小针状铁素体,碳钢焊缝热影响区(HAZ)为粗大魏氏体组织。试制复合管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平均值为478 MPa,0℃下焊缝和HAZ冲击吸收能量平均值分别为110 J和134. 7 J;焊接接头正弯、背弯(弯轴直径d=35 mm) 180°拉伸面无裂纹;高硬度值点分布于焊缝金属区,不锈钢侧硬度值处于244~297 HV10,碳钢侧硬度值则处于149~232 HV10。晶间腐蚀试验和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管复层焊缝具有优良耐腐蚀性能,电化学腐蚀速率为5. 14×10-4mm/a,约为母材的60%。  相似文献   

10.
池强  刘腾跃  燕铸  李小波 《热加工工艺》2012,41(13):113-115,118
针对油气管道用感应加热弯管,研究了3种感应加热工艺,包括局部加热工艺、连续式整体加热工艺和分布式整体加热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X70级别钢管,可采用局部加热工艺进行弯制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对于X80级别钢管,适于采用整体加热工艺,可改善弯管直管段焊缝的韧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直管段的强度和屈强比,使得弯管整体的强韧性匹配更加合理。分布式整体加热工艺与连续式整体加热工艺效果相似,二次淬火过渡段性能未出现明显变化,此工艺适合于不能进行连续式整体加热工艺的弯管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