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多拷贝脑钠肽(BNP)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并探讨BNP基因的拷贝数与其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人工合成和PCR技术扩增BNP基因,将其克隆至载体pCW111中,构建表达质粒pBNP11,并通过亚克隆构建含有不同数量表达盒的正向串联表达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DH5α和BL21(DE3),经温度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并经激光扫描测定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测序及酶切鉴定证明1~3拷贝BNP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正确,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DH5α和BL21(DE3)中均可获得表达,表达量分别为菌体总蛋白的8.12%、9.94%、和9.18%。结论已构建了多拷贝BNP的重组表达质粒,BNP的表达水平随BNP拷贝数的增加而升高,但并未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的相关性,评价APN水平在预测心衰进程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选取90例男性CHF患者及90名男性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APN和BNP水平,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计算LVMI,比较CHF患者和对照组的APN、BNP和LVMI水平;不同病因所致CHF患者血浆APN和LVMI的水平;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APN和BNP的水平;并进行APN与BNP及LVMI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CHF患者血浆APN和BNP水平及LV-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同病因所致CHF患者的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Ⅳ患者血浆APN和BNP水平明显高于NYHAⅢ及NYHAⅡ患者(P均<0.05);APN与BNP和LVMI均呈正相关(r=0.528,P<0.001;r=0.269,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APN水平随心功能的恶化而增高,并可能参与心肌重塑的病理生理过程,测定CHF患者血浆APN水平有可能作为预测CHF进程及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调脂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尿激酶和奥扎格雷钠长期联合使用。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增加。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和奥扎格雷钠长期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安全的且有效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并改善心电图ST段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救治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4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急救措施的同时行监护生命征、注意饮食、排便情况,对患者用药情况、心理状况、并发症预防、康复措施等进行全方位护理。结果 46例患者经过及时、科学的救治后,45例患者恢复正常,1例患者由于大面积心梗、心衰而死亡。结论严密监测生命征、全方位护理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救治率。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恢复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化工之友》2008,(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关系。方法测定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30例)和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30例的血CRP浓度。结果ACS患者组(A组)血CRP浓度为(14.53±16.87)mg/dL;非ACS患者组(B组)血CRP浓度为(4.07±4.56)mg/dL;对照组(C组)血CRP浓度为(3.67±4.43)mg/dL,A组与B组之间CRP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B组与C组之间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CRP浓度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反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CRP浓度测定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是冠状动脉的常见急重症,其发病原因是冠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所致,在由稳定向不稳定转变中,纤溶系统及血小板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调脂下,分别检测纤溶系统及血小板的功能,探讨他汀类药物对ACS可能的防止机制及不同剂量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化工之友》2008,(19)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心绞痛(UA)组。其中急性心梗组98例,不稳定心绞痛组92例,测定治疗前及抗血小板活化、抗凝诊疗后1周时血浆溶血磷脂酸值,并设立健康体检者286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中溶血磷脂酸值。结果两组患者血浆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48±0.5)umol/L,(4.56±0.65)umol/L,(3.63±0.16)umol/L,P值<0.01)。结论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析标记物L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的病情预测及指导合理及时应用抗血小板活化,抗凝治疗药物筛选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07年至今符合1981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低分子钠肝素、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治疗,并注意卧床休息、同时给予吸氧吸入,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CO变化情况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C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对照组有差异,但差异较观察组小,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心悸气短、胸痛胸闷和心绞痛均较前明显好转。结论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一定的增加疗效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6例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后疗效以及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术后患者近期心功能指标影响。方法70例AMI患者随机分成BNP治疗组(PCI术后静脉滴入rhBNP,持续48h)和对照组(PCI术后常规治疗)。AMI急性期及术后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功能检查。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左室心功能各项指标分布接近(P均>0.05),6个月后治疗组LVESV和EF测试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0.01)。结论rhBNP可明显改善AMI患者PCI术后近期各项心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他汀序贯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我院的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序贯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诊,随诊时间6个月以上,并对2组患者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进行对比显示治疗组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序贯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明显降低患者发生死亡、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达11.4%,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心电图表现主要是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异常率为53.3%,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尽早采取心脏保护干预措施对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arte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而引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P)、急性Q波心肌梗死(MI)和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丹参酮Ⅱa磺酸钠,为钙离子拮抗剂。我们在治疗3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改善临床症状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23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为26.1%,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为46.8%,明显高于同期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7.4%)(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脑卒中类型有关;机制可能与脑卒中直接或间接导致植物神经中枢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等有关;脑心综合征预后不良的因素:①年龄大;②脑部病变重;③有无重视心脏异常。脑心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应及早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作者之一在上海“95中国国际香料香精化妆品学术交流会”上报告了“脑素肽在化妆品中应用”的论文后[1]引起某些化妆品厂的兴趣。为此,我们同杭州安丽日用化学品公司双方合作,积极研制,在1996年下半年研制成功:脑素肽活性乳液新产品.并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市场反映良好,受到用户的欢迎。一、概述脑素肽是1931年为瑞典科学家VonEuler等人发现,是从动物脑中提取的一种活性物质,当时认为是一种多肽类的物质,就命名为p-物质(nentidessubstance)[2]。在化妆品领域中开发应用时,将它称为脑素肽。脑素肽的结构是70年代阐明的,是由… 相似文献
19.